独孤伽罗 下(第6/6页)

“不必散布流言、离间众人,要想让突厥各部分裂,但挑动一人足矣。”

“谁?”

“阿波可汗,阿史那大逻便。”

独孤伽罗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道:“阿波可汗本是木杆可汗之子,木杆可汗去世时,阿波可汗已经成年,论理应当继承突厥王位,可木杆可汗还是把王位传给了三弟佗钵可汗,佗钵可汗临终前想把王位交回阿波可汗手中,又被阿波可汗的堂兄沙钵略可汗夺走,最终只能成为小可汗,他心里不平,也情有可原。”

高颎道:“正是,阿波可汗本来就是佗钵可汗之子,也是佗钵可汗指定的继承人,如今他统辖西域之地,武勇出群,一直不服沙钵略可汗被立为突厥共主,二人常有嫌隙,倘若我朝派人与阿波可汗结盟,夹击沙钵略可汗,沙钵略可汗后院起火、自顾不暇,也就无法进兵关中了。”

独孤伽罗点了点头,转眼望着长孙晟道:“长孙将军上次为千金公主送亲时,曾在沙钵略可汗帐下居住数月,想必尽得突厥王室的内情,独孤公的离间计,你以为如何?”

长孙晟道:“臣以为独孤公的离间计十分高明。如今我朝志在灭陈,如能离间计分崩突厥王廷,让他们陷入内乱,便不会再合力南侵,造成我朝腹背之患。不过臣以为,与其联盟阿波可汗,不如先结盟达头可汗,达头可汗阿史那玷厥是突厥的西面可汗,兵势最盛,帐下十六万人马,如果达头可汗愿与隋朝结盟,沙钵略可汗的力量便足足削弱了一半,阿波可汗见沙钵略势力一弱,更会趁机作乱,如此一来,突厥王廷便会陷入连连内战,再也不能成为我朝心腹之敌。”

独孤伽罗眼神一亮,坐直身体,深感兴趣地道:“达头可汗从未与我朝来往,长孙将军何以如此有把握?”

长孙晟道:“突厥本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这些年来东突厥势大,西突厥可汗不得已向东突厥称臣,受封为东突厥的西面可汗,听调不听封,所以这次沙钵略可汗为千金公主报仇,以王命调用西面可汗达头的十六万兵马,一路让达头可汗的兵马为前驱,攻城野战,都让西突厥的人先去送死。连下武威、天水六城后,达头可汗见帐下死伤累累、牛羊也掳获众多,便有意要撤兵回返,沙钵略可汗为替妻子出气,非要挥兵直捣长安城,不肯收兵,达头可汗已生了一肚子闷气,只是不敢公然撕破脸。以我朝兵势,若愿与达头可汗结盟,助他与东突厥平分天下,甚至助他侵吞东突厥,绝非难事,是以臣以为,只要派使臣携皇上诏书前往达头可汗营中,与他结盟,夹击沙钵略可汗,一纸承诺下,达头可汗必然大喜,以为是千古良机,会卖力效劳,而阿波可汗见沙钵略被达头可汗攻击,也必然会乘间作乱,乱势一起,突厥大军便瓦解崩摧,不足为敌。”

独孤伽罗与高颎都是大喜,独孤伽罗兴奋地道:“长孙晟,我大隋有你一人,便抵得上百万大军,你就是大隋的塞上长城!长孙晟听旨!”

隋宫圣旨,常出于独孤伽罗口中,因此长孙晟见她下旨,也不以为怪,跪下道:“臣听旨!”

独孤伽罗道:“本宫任你为奉车都尉,前往达头可汗营中,与之密盟,夹击沙钵略可汗,以远交近攻、离强合弱之策,分裂突厥!”

长孙晟高声应道:“臣遵旨!”

独孤伽罗又道:“为施离间之计,当先行分崩之策。长孙晟,你带去本宫手绣的狼头大纛一面,当众亲手赐给达头可汗,以王礼参见达头可汗,入突厥所带贡礼,只进献给达头可汗一人,以显尊崇,其余可汗仅赐金牌一面,以藩国礼相见。”

长孙晟与高颎深觉独孤伽罗想得更加周到,长孙晟道:“皇后英明,计策周全,臣此去必不辱使命!”

站在一旁的独孤菩提冷眼看了半天,虽然内心深处仍有些不服气,她还是不得不暗自承认,此时此刻,端坐极辉殿中杀伐果决、洞见万里的七妹独孤伽罗,的确有几分垂治天下的贤君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