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第4/6页)

  在他们的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背叛,有的只是互相利用、各得其所。

  陆茗眉甚至能够猜到,时经纬今天来找她,大概是为了什么。

  虽然她不知道,时经纬将以何种理由来劝服她。

  多么精妙的配合!

  这对师徒,甚至不需要事前的计划,就可以自发自觉地将事态的发展,引导到对自己最有利的局面中来。

  还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

  明爱华的矛头直指从纸媒到网络的全体媒介,所谓法不责众,打倒一片就意味着谁也没有被打倒。她说这一切都是炒作,那就是媒体之罪,与时经纬无关,时经纬要么为人所利用,要么为人所蒙蔽。总之,时经纬不是有意要背叛自己的老师的,他只是受人误导,以为自己发掘了什么真相,甚至在这种新闻真相面前,不惜背叛自己的老师 多么伟大的新闻人!

  接下来的内容更有趣,明爱华详细剖析程松坡的身世。她声称自己是受到王总编的委托,暗中资助程松坡并照顾他、培养他走上绘画事业。字里行间,充满程松坡其实和王总编有不可告人的关系的影射,拜明爱华在这一行强劲的人际关系所赐,王总编的遗孀甚至对明爱华的说法表示默认。

  陆茗眉冷笑不己,原来谎言是可以这样环环相扣的。明爱华昔日靠出卖程松坡的父亲一举上位,这其中王总编扮演了什么角色,人死灯灭,许多事如今己不得而知。总之这样一番胡话,抹掉明爱华自己的污点,也抹掉时经纬的污点。既然程松坡不是毒枭遗孤,他就无法证明明爱华的上位是靠背叛得来;既然这一切都是世风日下恶性炒作盛行的结果,那么时经纬只是受人利用的一颗棋子。

  谁也没有道德污点了,连程松坡也没有,因为明爱华说,程松坡的声明,真伪难辨,或许出自小道消息,或许出自策划方之手。

  程松坡依然是蜚声国际的青年画家。

  时经纬照旧是形象正面的新闻记者兼专栏作家。

  至于明爱华,她还活在战地攻瑰的圣坛上,永远饱含对贫困地区人民的同情,永远冲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一线……

  陆茗眉关掉刚看完的页面,转过身来,微笑着间时经纬:"So,你来找我什么事?"时经纬摸摸下巴,斟酌良久后说;"也许……你可以试着劝程松坡保持缄默。" "否认他自己的身份?否认生他的父亲母亲?"陆茗眉好笑道,"你以为所有人都和你们一样无耻吗?饮水思源,人不能忘了自己在哪里生,在哪里长。,以前我不希望他的身世被闹出来,因为这会给他带来麻烦。但如今事己至此,你想让程松坡也和你们一样,当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时经纬朝天花板使劲儿翻了好几个白眼,极恼怒地敲着桌子说:"陆茗眉,你能不能别这么夹枪带棒?" "我陈述事实。"时经纬眯起眼,很失望的模样,"你总有一句话气死人的能力。"陆茗眉摊摊手,神情轻蔑,"真可惜,我们认识这么久,你还活着!"时经纬扶着额头,用力地揉揉太阻穴,半晌后无奈叹道:"OK,我们先不谈这个。陆茗眉,我请你——认真地、仔细地考虑我们的提议。我和老师都没有要程松坡否认自己声明的意思,我们的提议是,"时经纬一字一句道,"请他保持缄默。" "凭什么?

  "凭什么?"时经纬指指最初的主题页面,"你看看中间一条缅甸政府的回应。"。陆茗眉极不信任地瞪了他一眼,又回到方才看的页面上,果然搜到一条缅甸政府的声明。时经纬的文章所引发的后续反应远远超乎陆茗眉的想象,因为程松坡原本就先在欧洲成名,所以相关新闻迅速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在网络上流传。在程松坡承认自己当年被掉包逃出缅甸,并呼吁缅甸政府释放如今在押的张副官之子后,缅甸政府并未任何回应。但在今早明爱华的文章发表后,缅甸政府迅速召开小型新闻发布会,并请出正在仰光生活的"毒枭之子",宣称最近所有关于己逝毒枭的家庭传闻均属谣言;且满星叠地区已在缅甸政府的管理下展开有序发展,不会因所谓的"外逃毒枭遗孤"而产生任何动荡。

  "你们配合得真好。"陆茗眉低下头,气势不如先前尖锐,心中只觉悲哀。

  世界就是如此弱肉强食,强强联手制造舆论,就可以把他们对弱者的伤害,粉饰得好像不存在一样。

  时经纬轻叹一声,沉声道:"缅甸政府不可能公开承认当初软禁错了人,你明白吗?" "事情因你而起,如果你没有写那篇文章,这件事情根本就不会公开。况且,你们也太高估我了,程松坡凭什么听我的话,要他保持缄默,他就真的一句话也不说?" "现在事情己经公开了,我们想回头也不可能,对不对?"时经纬试图劝服陆茗眉,"至于程松坡那边,我们有办法让他接受。

  老师因为曾经进入过金三角地区,多年来一直和缅甸不少政府官员

  有联系,他们答应只要程松坡在这件事情上保持缄默,可以考虑私下释放那个副官的儿子,也可以允许程松坡私下移灵回国。"陆茗眉沉默下来,她知道时经纬所言非虚。程松坡最大的愿望莫过于讨回父亲的骨灰,这是作为人子最卑微的要求;而他们,明爱华和时经纬,如今竟用这样的条件来要挟程松坡。

  更悲哀的是,他们真的拥有这样的能力。

  现在他们要程松坡彻底消声,来掩盖他们做过的所有不道德的事。

  陆茗眉站起身来,晃晃悠悠的,摸索到放空调开关的地方,关掉冷气,依然浑身哆嗦。再看看时经纬那张"诚挚"的脸,真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好,还有她的母亲,明爱华,声名显赫的战地记者……真是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可笑的是,她不得不考虑他们的提议。

  陆茗眉这回学乖了,她没有直接答应时经纬,只淡淡地应道:"你们太高估我了,拜你所赐我和程松坡己经分手了,不要指望我能帮到你们的忙。"她知道程松坡那里现在情势必然是一团糟,但她知道时经纬和明爱华现在更焦躁,名誉,这是他们在这一行赖以生存的东西。为了挽回局面,时经纬和明爱华愿意付出的,也许不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