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的文学(第2/2页)

三是诗人的创作出身。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忘记,朱自清最早是以一个诗人身份出现在文坛的。他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读大学的时候在《时事新报·学灯》上的新诗《“睡罢,小小的人”》;他的第一部出版著作,是1922年文学研究会出版的八人诗歌合集《雪朝》,其中朱自清排在第一辑,收诗十九首。他的第一部个人作品集《踪迹》,其中大半也是新诗。自从1925年进入清华教书后,他调整方向,自认“国学是我的职业,文学是我的娱乐”,虽然新诗是不大写了,却从此开始学习写旧诗,自编过《敝帚集》和《犹贤博弈斋诗抄》,从不发表,只是朋友相娱,却终身不辍。一个人若是热爱诗歌,这个人真实的一面我们就可以多一分把握,因为诗歌有时是比日记更能见真性情的。说到朱自清的性情,钱基博三十年代中期曾赠书给朱自清,其中一册上题言道:“十年不见,每一念及短小沉默近仁之器,辄为神往。”据说朱自清颇爱此语,所谓“短小沉默近仁”的评断,大概他自己也是心有戚戚的。

他的诗歌风格,和他性情也很相仿,多是一种淡淡的天鹅绒样的悲哀,不耀眼,却有其打动人心之处,叶圣陶以为他的旧诗气味近于贺铸,茅盾则对他的新诗称赞道:“我个人的偏见,极喜欢朱自清先生的诗……我觉得那中间的悲哀,只要地球上尚有人时,总是不灭的。”这不灭的悲哀,亦就是人人同有之情。很多年后,他寄居在成都,于抗战烽火中开始为《古诗十九首》一一作释,虽只完成九篇,但那些游子思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古今同有之情,再次化作清和平远的文字,在我看来,那显然是朱自清最好的作品。

3

清华最早是留美预备学校,得西风浸润之先,后又有国学院四大导师,立中西会通之本,朱自清是清华中文系的创始人之一,后历任中文系主任十六年,深得众望,几次想辞职都辞不掉,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同时也受清华整体学风影响至深。

清华老校歌云,“东西文化,荟萃一堂”,所谓东西文化,在当时,其实又可替换为新旧文化,我们今天常会提到当年北大蔡元培提出的“兼容并包”,但其实那主要还是在管理用人的层面,强调学者的思想自由,辜鸿铭和胡适,刘文典和陈独秀,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新人旧人能共存一处,最终受益的,是大学和学生;而清华的“荟萃一堂”,则率先指向学者自身对新旧文化融合会通的理解,是先体现在每一个清华教授的个体身上,再折射给每一个学生。所以,从王国维、陈寅恪,到吴宓、钱锺书,再到朱自清、闻一多,他们在学术和性情上都有会通古今中西的相似之处,所以,后来王瑶会提出“清华学派”的说法,也基于此。

纵观朱自清后半生的治学与文章,这种会通的特色也很明显。从事诗学批评,他每每古诗、歌谣与新诗、译诗并举,结合传统和现代;谈论语文写作,他在分析语言文字的欧化和实用趋向同时,也不忘汉语自身的本土特色;讲解文学鉴赏,他强调唯有在透彻了解源流的基础之上,才可能有好的鉴赏和发挥。他刚入清华不久,就写过一篇《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于古代,于西洋,他最后都要归结到现代上来。

眼前这本朱自清选集,也是遵照如上的特色所编。“楔子”里的两篇,可以看到一个人面临的矛盾其实就是这个人,他最好的办法,不是去解消矛盾,而是理解它,并在矛盾中生活,成就。第一辑“诗学批评:传统与现代”,选择作者论古诗、新诗的批评文章二十篇,是作者一生最为用心之处;第二辑“语文写作:致用和守正”,收作者谈语言文字及具体写作的文章十四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关心现代汉语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运用的朱自清,他曾预断,好的新闻写作要比文学写作更重要,这个判断,在今天慢慢成为现实;第三辑“文学鉴赏:了解与欣赏”,收文十三篇,其中《〈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本是写给中学老师的教参,却几乎是一篇唐诗简史,从中也可以看到,好的文学鉴赏,唯有深入然后才有可能浅出。

而这三辑所概括的三类文章,诗学批评、语文写作、文学鉴赏,也可视作朱自清后半生努力的三个方向。如果说,诗歌和散文写作都必然是从创作者主体出发,从执笔的“我”开始的,那么这类批评、鉴赏和知识性的文章,则都首先要感受到作为普通读者的大众的需求,从将要阅读到这些文字的“你”开始,而朱自清一生,似乎可以判作从“我”开始、最后走向“你”的一生。我们一定还记得那个刚刚编订完《你我》的朱自清,《你我》是其中一篇谈论现代汉语中人称代词使用的文章,之所以被用作书名,据朱自清自己说,只是因为这是其中较长的一篇,但我们现在就能明白,其实并非这么简单,我们曾把这本集子看成他一生创作的分水岭,正是因为无论从实际内容还是比喻的意义上,这本被唤作《你我》的小书,都见证了这样一条从“我”走向“你”的旅途。

因此,我把这本选集取名为《你我的文学》,并力图呈现这样一个更为真实和更有价值的朱自清,他强调文学与普通读者的关系,不作抽象的谈论,只是从一个词、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些具体问题出发,却最终令我们明白,所谓文学,其实不是一种外在的装饰,它就在你我中间。

本文系作者所编朱自清选集《你我的文学》(东方出版中心,2009)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