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五十年代极品(28)(第4/5页)

那几个臭小子,也知道,时常来打秋风。知道闺女有贴补他们。

一个个的 ,都是坑爹的家伙。

老爷子又习惯性的思绪涣散,东想西想。

“爹,我再收拾收拾。”媛媛找出来几个自己要找的物件以后,坐在一边。

“建国,咱家有白菜萝卜这些菜吗?”快中午了,得做饭,估计都饿了。

大宝小宝坐在沙发上,小嘴一直吃着零嘴,就没有停过。

“爸爸,爸爸,我和弟弟都饿了。”大宝是妈妈的最好助攻。

举起小手,报告情况。

“有,阳台上堆放了不少白菜萝卜,在京都冬天不囤这些,没法做菜。”

何建国在京都多年,哪怕不做饭,也知道。

“这里不好,还是咱老家好。想吃什么绿叶菜都有,在京都吃个叶子菜都难,真的不好。”

彭母不喜欢,隔家老远,她以后不能时刻瞧着闺女,她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哟。

但也不能阻止闺女夫妻,外孙子父子团圆。

“妈,在北方冬天吃叶子也不难。只要自家有地方,搭一个暖棚就是。想吃什么菜就有什么菜。”

对于老妈的嘀咕,她晓得是因为牵挂,还没有真的分开,老妈就已经开始牵挂。

也担心父母,想了想,又说,“建国,过几天我带爹,妈还有孩子们进城,你什么时候能再休假?”

忙里偷闲抬起头来的何建国想了想,“下周星期天应该可以,到时候咱全家一起去。”

见到沙发上的儿子还有妻子,何建国冷硬不苟言笑的脸上,有了傻傻的笑容。

他想这一刻想了几年,今天终于实现了。妻儿都来到了部队,以后他再也不是单身一人。

做午饭,厨房里,两个煤炉,锅碗瓢盆,自来水,柴米油盐酱醋茶,全都摆放整齐。

厨房外还有一个生活小阳台,够先进的,这是给各家各户储存煤球的地方。

上面几排的结实绳索,吊着腊肉,腊鱼,腊香肠,还有各种腊货。因为随军的原因,提前寄来大量的腊货。

一袋一袋好多袋的腊货,在阳台外,用一圈的袋子围挡着,楼下经过的人也看不到里面挂的这些腊货。

中午,彭母帮着一起做午饭。一小块块腊肉被切下来,煤炉中的火,烧的旺旺的,腊肉下锅,滋滋的响。

香味顺着另外一侧的窗户飘散出去,楼上楼下的,只要是活的在家的,全闻到了那浓郁的腊肉香味。

大葱炒腊肉,再用腊肉剩在锅里的油炒白菜。

再炸点腊鱼,用腊肉皮炖萝卜,香飘家属区。

楼上的吴琪在家里闻着那楼下传来的香味,都不断的吞吐沫,真是香。

刘林团长一路回家,也闻到了,身边还有那陶政委陶科。两人今天回家吃饭,想着中午抽空去楼下看看。

小何的家属今天来,还有他丈人丈母娘也来。他们作为领导来打个招呼。

他们其实也挺佩服小何的爱人,自身的条件好,虽然是在农村,可她每个月挣的工分还有钱,都是城里的一般工人一般科员挣不了的。

工作轻松,挣的也多,还能放弃一切来随军,人家是付出巨大的。

当初陶政委拿到小何爱人的资料时,都惊了一下。

凤山村,那可是全国闻名的富裕村。也是全国有名的种子优化基地,在那里有奇迹也很神秘。就是那群科学家也解释不了,为什么凤山村的土壤和水质对人体有那么多的好处。

蕴含了多种他们也无法知道的神秘物质,对人体有巨大好处。

在凤山还发现多种连各种史料上都没有记载的药材。都是一些各有用途的药材。

他们多少知道一点,但具体的也不会让他们知道。

能知道大概也是因为小何的爱人,她的资料上写了一些大概。

两人哒哒的上楼刘团长咽几下口水,“真香,是谁家做的肉。这味道应该是腊肉吧?”

刘团长是北方人,到现在也就吃过一次腊肉,还是在老首长家里吃到过。

身边的陶政委笑笑,“可不是,就是腊肉。我也好些年没有吃到过了,以前还是老张带到部队的,就吃过两次。”

老张是两人共同的战友,已经牺牲在解放初期国外的战场上。

说到老张,刘团长也有些黯然。

陶政委也知道说起老张,话题有些沉重,忙转换话题,“你猜猜是谁家做的腊肉?”

“不知道。”刘团长摆摆头,他才不费那个脑子,懒得猜。

又不是战术战略问题,费脑子不划算。

“肯定是小何家里。”陶政委胸有成竹,中南省可是传统做腊货的大省。

这些肯定是小何爱人带来的或者寄来的。

“是吗,这小子福气不错啊。等下吃过午饭以后,咱俩下去一趟。”

“嗯,行啊。”

说完,两人各自进家门,吃午饭。

午饭,媛媛给两个小的单独做了适合他们吃的菜。

“大宝,二宝,乖乖自己吃。妈妈给你们夹点大白菜。”

“好,妈妈,我会照顾二宝,你吃你的。”大宝像个小大人一样 ,一点也不用妈妈操心。

二宝就比大宝小一岁多点,也有四岁多了。

两个孩子都很聪明也很懂事,一点也不用媛媛多操心。

二宝眨巴眨巴大眼睛,乖巧的点头,“妈妈,我会听你和哥哥的话。”

说完感觉苗头不对,又讨好的对着嘎公(外公)嘎嘎(外婆)笑,“我也听嘎公嘎嘎的,我是你们的小乖乖二宝。”

说完还比心(跟他妈学的)。

有意无意的忘记了一直眼巴巴的望着他和大宝的爸爸。

没办法,不熟,他出生以后,除开这次就见过不熟的爸爸一次。

其余的都是在家里看照片,凭着照片记住了爸爸。

不熟就不在他讨好的范围内。

无视不熟爸爸。

二宝继续卖萌讨好嘎公嘎嘎,“嘎公,嘎嘎,我和哥哥舍不得你们回去,陪我们过完年好不好?”

二宝的提议获得了亲妈赞赏的目光。

瞬间二宝知道妈妈的心思,饭也不吃了,拉着身边的嘎嘎,摇摆着嘎嘎的衣角,撒娇,“嘎嘎,就依二宝的好不好,二宝不舍得嘎嘎。”

大宝也拉着嘎公的衣角,眼泪汪汪的瞅着,不说话,泪珠儿一直啪嗒啪嗒的掉,看的彭爹一个老男人心软的一塌糊涂。

好在保国他们几个没有看到,要不然又得感叹,“爷爷,奶奶,是表弟的。他们是捡来的。”

“好,好,嘎公答应你们。过完年再回去,反正冬里也没有啥事。”

彭爹一松口,彭母就不矜持了,抱着小外孙一个劲的啃,“满意不?”

小乖乖任由嘎嘎啃,小脸上都是笑,欢喜的说,“满意,嘻嘻,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