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三合一(第4/4页)

其他人也纷纷响应,都嚷嚷着要亲自去地里看一看。

就连景隆帝都没忍住,开口道:“朕也要去瞅瞅。”

真要像虞衡折子说的那般,这得是多大的功绩啊!

自古以来农耕就是大事,但田地有限,粮食产量也并不尽如人意,太平年间都有许多百姓食不果腹,更别提灾年了。要是红薯产量真的有两千斤,那这不就解决大半百姓的温饱问题?

作为解决百姓口粮问题的皇帝,景隆帝别说被史官夸明君了,就算直接称他为圣君都不过分!

这等名垂青史的功绩就在眼前,景隆帝能不在意吗?想一起去看看,完全不意外。

事实上,见了虞衡,又看了那本记录本后,景隆帝和阁老们心里都已经信了大半,主要虞衡这一路顺风顺水的,不用搞事情也能有个号前程,再做出这个骚操作完全就是得不偿失。之所以没全信,那是怕虞衡年轻,一个不慎就被人给忽悠了,上当而不自知。

景隆帝要出宫,这可是大事。秦首辅等人拦了许久都没能拦住,只能提心吊胆地跟在景隆帝身后,生怕路上碰到什么曲折。

好在景隆帝为了避免麻烦,选择的是微服出巡,不然的话,光是天子车架出巡,还得提前封路,不是一般的麻烦。但这样,对护卫们的要求也更高了,近卫们都提着一口气不敢有任何懈怠。

最轻松的就是萧蕴了,他本来就是个透明体质,就算站在景隆帝身边都不会让景隆帝觉得碍眼,毕竟他存在感太低,就算站在景隆帝旁边景隆帝都能自动忽略掉他,想迁怒都忘了人。

另外,萧蕴对虞衡也很有信心,明白他绝对不会信口开河乱吹牛,也就是说,这一次虞衡立大功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作为好朋友,萧蕴自然替虞衡感到高兴。

庄子上的人还奇怪呢,怎么三公子又来了?仔细一看,好家伙,这回来的车架可不少。佃户们当即想起虞衡的话,大概猜到这可能是朝廷的人过来查看红薯了。想着自己辛辛苦苦挖出来囤好的红薯马上就要被带走了,佃户们心里还怪舍不得的。

虞衡每家分了一点让他们尝尝鲜,愣是没人舍得吃,这可是种一个能得三四个的好宝贝,本就没多少,吃什么吃?赶紧收好,等到了明年种下去才是。

胡尚书一下马车便直奔红薯地,入眼所见确实是一片刚刚被挖完的土地。红薯藤也是能吃的,佃户们舍不得浪费,挖完红薯后就全都收回家准备煮着吃,这又是好几天的口粮。现在胡尚书等人也只能看到一片光秃秃的松泥地。

胡尚书目测了一下,暗暗点头,小声禀报景隆帝,“确实是五亩地没错。”

虞衡便带着他们去看昨天挖出来的红薯。

这可比刚才那光秃秃的几亩地的冲击力大多了,一万多斤红薯,一间屋子都放不下,佃户们空出了一排屋子来装红薯,每间屋子都堆得满满当当。事实就在眼前,哪怕胡尚书他们再怎么觉得这事儿非常梦幻,也不得不相信,这世上真的有农作物的产量能高到这么变态,那可真是……太好了!

胡尚书当即双眼放光,紧紧握住虞衡的手,一副快要昏过去的表情,激动道:“这些都让户部拿去,我给你补银子!一万多斤呢,九个州再加上京城,每个地方能分上一千斤呢!先让各州领了红薯试着种上一年,确保每个地方的土地种出来的红薯产量都有这么高后,立即让百姓们开始种!早种早享福,多少人都不用再挨饿了呢!”

秦首辅也点头,瞥了虞衡一眼,又叹道:“只可惜先前挖红薯时我们不在,没能见到那个振奋人心的场面。”

虞衡眼前一亮,“侯府还种了半亩红薯,现在还没挖呢!陛下和诸位阁老若是有兴趣,不若去侯府瞧瞧?”

那可太好了,亲眼看到从地里挖出这么多红薯才放心啊!胡尚书再三向虞衡保证,“把这些红薯卖给朝廷,朝廷定然不会亏了你的!”

虞衡无奈,只能摊手叹道:“下官若是不愿意,也不会挖出红薯就赶紧将此事禀明陛下了。胡大人也别再说什么银子之事了,先前陛下赏了下官那么多东西,下官心中很是惭愧,这回终于能有机会为陛下分忧,下官高兴还来不及,哪能要什么银子?”

这话说的就很到位,景隆帝亲眼见了这么多红薯后,面上的笑容就没下来过,闻言立即乐道:“朕可不好占你这个小辈的便宜,收了你的东西,定然不会让你吃亏。”

景隆帝都这么说了,虞衡也没啥好推辞的,又说自己要留个一千斤预备着送亲朋好友,胡尚书对这个零头完全不在意,瞧着小山似的红薯嘿嘿直笑。

一行人又去了侯府,虞启昌还懵逼着呢,阁老们来也就算了,陛下您怎么跑来了?

当然是来挖你家红薯的呀。

在所有人的亲眼见证之下,侯府这半亩地挖出了一千零几斤的红薯。胡尚书当即一拍巴掌,“太好了,今年赈灾的粮食可以多放点!”

有了红薯,明年国库不得爆满?

胡尚书顿时觉得阔气了不少,也敢大手笔发粮食了。

挖都挖出来了,众人也挺好奇红薯的味道到底如何。考虑到诸位阁老都不算年轻了,虞衡便让人简简单单地将红薯蒸熟,景隆帝和诸位阁老一尝,嘿,味道还真不错,比一般粮食强多了。好东西啊!

景隆帝啃着红薯,又猛然想起来,“上回你不是用红薯做了好些个零嘴,承恩公还在朕面前念叨过一回来着。赶紧的,这两天继续做一些,朕也尝尝鲜,看看味道是不是像承恩公说的那般好。”

原来上回把消息透露过景隆帝的人是承恩公啊,虞衡当即点头,“是,臣马上让人去做,明天便给陛下送一些过去。”

景隆帝满意地点头,觉得红薯的滋味确实不错,又命人装了一大袋,准备带回宫去。太后牙口也不太好,这几年都食欲不振,这红薯指定合她口味!

景隆帝抢了一波虞衡的红薯,美滋滋地回了宫,一路上,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口粮问题竟然就这么解决了大半?这等功绩,不说功盖三皇五帝,起码也能排进历代帝王前十吧?

虞家这小子,是真不错!

景隆帝摸了摸下巴,仔细思忖着:就这功劳,给这小子一个爵位,应该不为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