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三合一(第3/4页)

就这样忙活了将近九个月,才有了自行车雨靴这些东西的问世。

胡尚书得了虞衡让人运过来的五十万两银子,心里那股高兴劲儿就别提了,见天笑眯眯的,让人忍不住怀疑这老小子是不是捡了钱了。

胡尚书眉飞色舞,“本以为给虞衡那笔银子是白给的,没想到还能还回来。这还不够让人高兴的?”

那确实挺让人高兴的。

虞衡又不是那种做了好事不留名的高尚人士,这家伙做出了什么成绩都想嘚瑟一下的。尤其是这种还国库拨款银子的光荣事迹,虞衡怎么可能不低调地吹一把自己?

事关五十万两银子,也不可能由虞衡和胡尚书两人说了算。

胡尚书特别高兴地表示,“虞衡说了,现在他手里那个橡胶厂还需要银子周转,赚的银子得用在整个怡阳府的发展上,所以先还了一半银子,剩下的一半,等他趁手了再还回来。”

这事儿用“还”字就离谱。其他人仔细一琢磨,这还是大宣历史上头一遭,朝廷拨给地方的款项又被还回来了,按道理,虞衡就是不还这个银子,其他人也没法说什么。那是拨给怡阳府的,现在怡阳府也就风碣县有发展起来的苗头,虞衡完全可以拿着这笔银子搞其他的事,心再黑一点的,还可以虚报几个项目,层层倒腾,最终这笔钱大部分就能落进自己的口袋。

但看虞衡这架势,竟然是一点歪主意都没打,光明磊落得不行,哪怕是最会挑刺的御史,都说不出什么话来。

这份诚意,就胜过朝中九成九的官员啦,还想挑什么刺呢?

胡尚书更是得意,“先前你们反对的那个劲儿,就跟虞衡掘了你们祖坟一样。看看,现在拨出去的款项,虞衡都还回来了,你们要是也能全部还回来,别说一百万两银子了,就算是两百万两银子,户部能拿的出,也可以拿啊!”

有本事就自己挣去,没本事就闭嘴别瞎逼逼。

其他人还能说什么呢?只能保持沉默,并一致决定,下次再碰上和虞衡有关的事儿,别先跳出来反对,多观望观望总没错。

不然的话,总是被打脸,脸还是挺疼的。

没看到御史大夫都不再和虞衡死磕了吗?那位可还是曾经被虞衡气晕过去的,他都保持沉默了,咱们沉默一下,又有什么关系?

虞衡就这样用他丰富的打脸经历给朝中所有官员上了生动形象的一课:参他是没有好结果的,反对他的人,极大可能被打脸。

反正就记住一句话,以后碰上虞衡的事儿,不说站在他那边,只要沉默别反对就行。

昭宁帝也挺高兴,还跑去找景隆帝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景隆帝单脚撑着自行车,一派潇洒的模样,悠哉悠哉地骑了一小段路后,这才开口笑道:“朕都给他造了那么大的声势了,他要是还抓不住这个机会把自行车卖个高价,那你也别想着把他擢升至内阁当阁老了。”

连一般的商人都比不上,还妄想当什么阁老呢?

昭宁帝看着瘦了一圈下来更显精神的亲爹,看向他脚下的自行车的目光,就更灼热了几分,嘴上还埋怨道:“那小子贼得很,先前倒没看出来,他哭穷也是一把好手。就他那漫天要价的做派,还好意思跟朕哭穷,不知道的,看了他的折子,还以为整个怡阳府都要吃不起饭了呢。”

“这不挺好,当官的,脸皮就不能太薄。”景隆帝很是欣赏虞衡这种滚刀肉的做派,还在昭宁帝面前为虞衡说好话,“你只看到了他哭穷,怎么就不想想,他为什么哭穷呢?好歹他也是一个国公,又有虞启昌分给他的丰厚家业,你觉得他哭穷是为了什么?”

那当然是为了怡阳府百姓啊。

这么一想,竟然还挺让人感动。

昭宁帝忍不住感慨万千,“最开始见虞衡时,他还是个略显稚气的少年郎,六元及第,春风得意的状元郎,倒是没想到,他会有一天,为了银子和我耍心眼。”

说完,昭宁帝又是一笑,“胡尚书他们功不可没。”

“这不挺好的吗?”景隆帝很是淡定,“摊上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官员你才该头疼,别人说我们是真龙天子,其实我们就是一俗人,银子越多越好。”

昭宁帝也撑不住笑了,“儿臣就是觉得,先前好好一个目下无尘的状元郎变成如今这般为了银子同朝廷耍心机的官员,颇为意外。”

“那小子什么时候目下无尘过?”景隆帝砸吧一下嘴,“他也就相貌同这四个字沾点边。那小子什么都好,就是心肠太软了。你要是想让他入阁,他那心软的毛病,你还得治一治,好好调教一番才是。”

说也奇怪,虞衡也是杀过山匪宰过边关外敌的猛人,文官中有他这样经历的官员根本没几个,都是上过战场的猛将了,还捣鼓出火药这玩意儿,扔下去就炸翻一堆人。

这样的人,不管从哪方面看,都得不出一个心软的结论。

但是不管是景隆帝还是昭宁帝,甚至是齐王,都觉得虞衡有些奇怪的坚持,总会在不该心软的事情上心软。

就拿怡阳府八个县同时修路的事儿来说吧,原本朝廷就有徭役的,前来干活的百姓,干活用徭役抵,多出来的部分给工钱倒也不是不行,但虞衡定的工钱是不是稍微高了点?还有给修路百姓提供的那餐饭,要求油水要足,那岂不是天天有肉?就算没有肉,做菜时放的油指定不少。

这样的待遇,甭管放在哪里,都是一等一的好,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天底下独一份的优厚待遇。

景隆帝和昭宁帝可不是那等能问出百姓何不食肉糜的帝王,相反,他们对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各地物价有着清晰的认识,虞衡这么一搞,花销几乎比一般流程多出一倍,就没把钱当钱看。

但你能为此斥责他吗?那当然不行,虞衡那都是为了百姓着想,爱民如子的名声响亮得很。重点是人家是真这么想的,而不是为了沽名钓誉做样子收买人心。

景隆帝和昭宁帝认为虞衡心软,就软在这地方。

说白了还是价值观不同的锅,景隆帝和昭宁帝作为皇朝的统治者,要的是自己的权力集中,天生帝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其他人必须得无条件听他们的,人命在他们眼里,有些时候不值一提。

虞衡就不一样了,他尊重每一个人,还因为上辈子是社畜,对员工们更多添一份理解和同情,制订员工的时候,自然是贴心至极,怎么好怎么来。

不然的话,哪家厂子为工人们考虑得这么周到,还把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儿女的教育都考虑到了?

再爱民如子的官都没这么贴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