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三合一(第4/4页)

景隆帝和昭宁帝父子二人还不知道虞衡是怎么规划橡胶厂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虞衡进行评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站在景隆帝和昭宁帝的角度,说一声虞衡心软也没错。

但心软本来就不是贬义词,太过心软的人成不了事,太过心硬的人根本无法取信于人,相比之下,还是心软的人好一点,起码还能让人觉得有情有义。

景隆帝和昭宁帝与虞衡相处的时间都不是很长,但以他们的相人之术,有那么一段时间也就够了。

昭宁帝点头称是,“虞衡一直被靖安侯和阁老们护着,有些心软也是寻常。大事上不犯糊涂,拎得清就行。”

虞衡尚且不知道天底下最尊贵的父子俩为他心软的事儿讨论了小半个时辰,他现在忙得很,自行车的订单越来越多了,虞衡每天都能收到从各州送来的信件,全都是要买自行车的,一个个都有些来头,当然,没什么来头的,也没那个勇气给虞衡来信。

要知道,现在一帮人达官显贵都在抢自行车呢,要是其他贵人还没抢到,地位不够的人先抢到了,那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有些风头,是不该出的,出了就会为自己招货。

虞衡手里握着那么多银子,心思丝毫不慌。现在自行车的名气已经打出去了,其他橡胶制品也得安排上。

目前橡胶厂共收了一百二十名员工,每天五个时辰的工作时间,原本虞衡是想定四个时辰,也就是后世的八个小时工作制的,结果员工们特别不乐意,觉得自己干的活少,不配拿那么高的工钱。他们农忙的时候,可是没日没夜地守着庄稼,白天天不亮就开始干活,晚上更是直接在庄稼旁边打地铺,守着庄稼别被其他东西霍霍了。现在拿那么高的工钱,就干这么久的活?他们心里过不去那道坎。

再说了,厂里还有那么多订单没完成呢,哪能休息那么久?

为此,朴实的员工们还自发地开始加班,要不是虞衡及时发现,他们能无师自通地实现三班倒制度,坚决不让自己闲着。

这样强烈的工作精神也是没谁了,虞衡无奈,这才把工作时间上调了一个时辰,员工们虽然还是觉得自己占便宜了,每天干活就跟打了鸡血似的,热情亢奋得不得了,工作环境那叫一个积极向上,人人都是积极分子,工作热情高涨得不行。

也不怪这帮员工的工作热情这么高,想想他们平时过的是什么日子?地里刨食,看天吃饭,一年下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累得半死不活,也只能勉强糊口。后来有了红薯土豆这些好东西,收成是上去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但是,侍弄庄稼,能有不累的吗?要挑着好时候种下去,种了之后要时不时去看看,除草施肥,天气有什么变化就开始提心吊胆,生怕遭了灾,一年辛苦全都成了空。

在这样的对比之下,橡胶厂每个月给他们发工资,发的那笔钱足够他们过上较为富裕的生活了,养活一家老小不说,攒个几年,都能送孩子念书去了!再说了,橡胶厂的工作环境是什么样的?干净明亮的厂房,日晒雨淋风吹雨打都无妨,在屋子里根本碍不着他们。又不用干体力活,比先前不知道轻松了多少,这两相比较,傻子都知道哪个好。

再说了,厂子后边还在施工挖地基,听说那是嘉国公吩咐下来的,给厂里员工们建的福利房,到时候会选出优秀员工,分一套房子,价格肯定公道,甚至要比大家自己建房子要出的银子更少,不然,怎么能叫福利呢?

这风声一出,本就老老实实埋头干活的工人们干活更有劲儿了,那可是一套房子啊,还就在厂里,到时候把一家老小接过来,就近照顾家里也方便。厂里造的房子,肯定比他们自己建的好,不赶紧抓住这个机会,那就是脑子有坑!

所以,橡胶厂开工以来,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就一直没有下来过。

虞衡忙完了最艰难的起步阶段,好不容易能喘口气,赶紧回家好好陪陪妻子和孩子。

小汤圆是个聪明的宝宝,才两岁,口齿已经十分清晰,说话还特别有逻辑,虞衡想糊弄他都糊弄不过去。

先前虞衡回来晚了,还能用其他的办法转移小家伙的注意力,现在这招不好使了,小家伙严肃地和虞衡讲道理,“爹爹,你照片跟我说过,做人不但要诚实守信,还要守时。你回来晚了,不守时。”

天知道两岁多了小屁孩怎么能说下这么长的一段话的,这记性,这口才,虞衡忍不住骄傲:不愧是我的崽!

【拉倒吧,那大部分都是本系统的功劳。要不是本系统帮你涨了智商,你的崽崽能有这么聪明?】

这确实是系统的功劳,虞衡点头表示赞同,更想夸自己,“那也是我足够努力,撑过了你的魔鬼训练。”

不过,就算在家,虞衡也没闲着。

现在,橡胶厂慢慢走上正轨,以后肯定是扩大招人的,除了风碣县境内的百姓外,其他县的百姓也能报名参加,这可不是风碣县的私产,其他几个县的发展也要开始搞起来了。

想搞发展,就得有钱。

虞衡数了数这段时间自己收到的银票,又将该给朝廷的剩余的五十万两拨出来,看着另外一堆银票陷入了沉思:就这些,够吗?

钱到用时方恨少,虞衡穿越后,第一次体会到银子不够的艰辛。这是公账,虞衡也不能拿自己的私库去填,想了想,虞衡还是决定走别的路子。

眼下自行车还非常火爆,其他新出炉的橡胶制品也是抢手货,像雨靴,虞衡定价五百文一双,这价格真的是非常友好了,一般的百姓,这几年红薯等物的收成好,家里也攒了点银子,买上一双雨靴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玩意儿看上去不起眼,穿进去也不如布鞋舒坦,但到了雨天,就知道它的好处了。虞衡送进京城的二十双雨靴,虽然不像自行车那样有两代帝王为之抢夺,风头无两,但好东西从来就不会被埋没,京城一下雨,收到雨靴的人一琢磨,虞衡先前送雨靴来时,就提过雨雪天可以穿来着?

拿出来一穿,顿时发现了新世界。

皮靴好是好,但贵啊!雨靴的功能和皮靴差不多,但就五百文的售价,比起皮靴来就相当于不要钱,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赶紧买!买买买!

就在这样的情景下,钱铎收到了虞衡给他的信,信上的内容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少年,有兴趣做笔大买卖吗?

钱铎当即一个激灵:财神爷都向自己招手了,那必须有兴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