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月考(第3/3页)

“我没什么问题了。”这位评审笑笑说道。

“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另一位评审说道:“就是你们设计的这个装置未来是应用于普通群众的,过于复杂的设计过程可能会导致机器很大,就像现在的家庭跑步机一样,占地方,麻烦,没用,这个你们有想过吗?”

听到这个问题,顾惜想了想,点点头,又语气自信地说道:“未来这个设备的设计我相信不会太过于庞大的。”

说着,顾惜举了例子:“这就像是通过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能够将计算机的计算功能从160平方米浓缩到一台手机上一样,我们这个设计未来的大小也可以做到只有手机那么大,完全成为一个轻便的小型附加设备。”

“而且,就拿现在的技术来说,目前我们模型上所使用的运算芯片、敏感元件等等,实际上的体积都可以缩小到现在的5~10%,而其他很多辅助元件也已经可以做到微米级了。”这个顾惜是在顾邵书房里某天在他的笔记本上面瞄到的。

顾邵能写的,一定是有的,只不过不一定已经面世了而已。

说这话时,也不知道是不是顾惜的错觉,她总觉得好像在现场、后台控制室的方向看到了顾邵。

——大概是看错了吧。

顾惜默默摇摇头,心里嘀咕道。

——原本今天的答辩顾惜是想顾邵能来看的,不过一方面这个环节并不对外公开,另一方面顾邵今天有一个很重要的峰会,所以这个想法也只好作罢。

对于顾惜的回答,显然,现场的评审惊讶之余都十分满意。

“好了,没什么问题了,谢谢。”

“谢谢评审老师。”三人又朝着评审们行了一礼,离开了会场。

至于她们课题还有这次答辩的评分不会马上揭晓,需要等到3天后才会统一公布出来。

——

三人离开,刚走出赛场,顾惜手机上便收到了一条消息。

看着消息,顾惜双眸一亮,脸上满是惊喜。

【答辩不错。】

这条消息是顾邵发的。

所以顾邵刚刚真的来了?!

顾惜心里雀跃,一旁的董茗茗还有盛修言不知道她在乐呵什么,还以为是因为答辩成功了,所以高兴的。

——

顾惜他们的课题的确很成功。

不仅拿到了高分,甚至还和另外两个课题一起登上了专门的媒体报道。

只是,就在这时,却有人跳出来对顾惜他们的参赛课题提出了质疑。

最先提出质疑的人叫做刘德兴,这人是历年青创大赛都邀请的重要专家之一,唯独今年没有参加,不过,也因为刘德兴在这方面长久以来的权威性,他的话很有分量。

刘德兴一通:这个设计就是海市蜃楼,想法花里胡哨,根本毫无合理性和可行性。

简单来说,在他看来,顾惜她们的想法根本无法实现。

这番评价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与争议,也因此,大赛组决定要对顾惜她们的课题进行重新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