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第一位钦差大臣(第2/3页)

如今,自己要救助她出元宫,可她再也回不了高丽,高丽都亡了。

仁州金氏全族,都迁到了南方。

她的父亲金崇信,还做了户部郎中。她要回,也只能南下。

想到几个无关紧要的人能换回三万多头南方缺少的母牛,李洛的心情就更加不错。

李洛刚回到龙章宫,侍卫就来禀报,户部郎中金崇信求见。

李洛猜到了金崇信的目的,吩咐让其入宫觐见。

“微臣金崇信,拜见陛下。”金崇信一进来,就郑重的大礼参拜,连磕三次头,咚咚有声。

“金卿平身吧。”厚道的唐主说道,“来人,给金卿端一碗冰镇酸梅汤,去去暑气。”

李洛看着一头大汗的金崇信,知道北人更加怕热。

这次圣寿,金氏出手很是大方,李洛还算满意。

“谢陛下。”金崇信再次下拜,“微臣这次进宫面圣,是谢陛下换回小女金光若。陛下仁慈之心,普照万方,臣感激涕零。”

“无妨,举手之劳耳。朕与令嫒,也算故人,自不忍见她在元宫受苦。”李洛瞧着金崇信的神色,倒似还有其他话。

果然,金崇信恭敬地说道:“臣身为唐臣,金氏得陛下宽恕,心满意足,却无以报效,愿献家资一半,充入国库。”

金氏原本家财何止百万,虽然九成被唐军抄没,但仍然有十几万家财。献出一半,那就是好几万。

李洛当然不在乎这点钱,这只是金氏的表忠心的法子罢了。

“无需如此。”李洛拒绝道,高丽豪族其实也没太多钱了。国家要是富人太少,商业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金氏之意,朕已知矣。”李洛表示忠心已经收到,“待到令嫒南归,朕也不会亏待与她。”

金氏主动派出两百多个读书的族人,帮助东州百姓学习汉话汉字,还是很懂事的。在金氏和李氏的带头下,曾经的高丽大小世族和寺庙,纷纷派出家族子弟和僧人,担任东州乡村教师,教授汉字,瓦解谚语(高丽话)。

截止现在,担任东州乡村教师教授汉文的高丽世族子弟和僧人,多达三千余人。他们既写汉字,说汉话,在高丽百姓面前也很有威信,是推行汉语、消灭谚语最得力的群体。

对此,李洛“圣心甚悦”。他当然不介意对这些人怀柔。

金崇信放心了,“谢陛下……臣告退了!”

有了皇帝这句话,女儿回来后起码不至于太凄惨。女儿这身份是很难再嫁人了,可如果得到一官半职,那就很好了。

大唐女官虽然很少,却是正儿八经的官员。他希望女儿最好能在司妇寺任职,哪怕做个七八品的司妇巡察使,那也足够保她无忧。

君臣之间根本不需要明说,都是心有默契。

陛下会封光若什么官职呢?金崇信患得患失的陛辞出宫。

金崇信刚走,皇后崔秀宁就进来了。

“特察局收到广州的情报,南海郡乡民为争水,上万人持械斗殴,死伤九百人。”崔秀宁脸色难看的将一份情报递给李洛。

“夏季因为争水而械斗,不单广州,闽州和越州都有。五月全国发生了二十三起。可这次南海械斗,最为严重!”

什么?上万人械斗,死伤九百?这还得了?

李洛顿时大怒,“什么!广州牧干什么吃的!南海郡守呢?县令和乡正呢?上万人械斗,为何不制止!”

崔秀宁道:“说起来也是可恶。这县中各乡村争水越演越烈,县令只好召集各地乡正村正开会协商分配之法,可等到乡正村正去了县城,各乡就爆发了械斗,死了三百多人,负伤的五百多!”

“等到乡正和村正们回来,已经打成了一锅粥,甚至相互占领对方的乡村公所,还有人趁机打砸抢。”

“此时,估计事情已经被平息,但这善后,还真是个麻烦。”

李洛听到这脸都绿了。

死了三百多人?那真是下死手啊,什么仇什么怨?

还相互占领对方乡村公所?还有人乘机打砸抢?

这特么的不是造反了?

“反了反了!”唐主狠狠扔掉文件,“来人!传警部尚书商铣!”

不一时,警部尚书商铣一身是汗的进宫。商铣的神色有些紧张,陛下和老师很少召自己进宫啊,这次不用说,肯定出了大案子,上达天听的巨案!

“拜见陛下,拜见老师……”商铣看见皇帝皇后脸色都不好,心里咯噔一声,赶紧下拜磕头,不敢抬首。

“起来吧。”崔秀宁神色稍霁地说道,把情报递给商铣,“你看完再说话。”

“谢陛下,谢老师。”商铣松了一口气爬起来,看了情报后,这才知道为何陛下和老师神色不渝。

真是大案啊!

按照警部和诸法司的规定,死二十人以上的刑事案件,叫重大案件,地方州郡已经无权立项审理,必须由警部和大理寺,大检堂,甚至宪兵联合立项处理。

死人五十以上的刑事案件,叫特大案件,必须政事堂宰相和御史大夫领衔督办。

死人一百以上的刑案,属于钦案,必须天子指派钦差大臣督办。

民间械斗,当然属于刑案。

这一下子死了三百多,负伤五百……开国以来可是头一份!

“陛下,这民间械斗,古已有之,前宋南方械斗就屡禁不止,地方官吏莫可奈何,只能各打五十大板。可我大唐新朝新法,官府之权直达乡村,却仍然发生如此大案,必须要严惩!”

“臣以为,可定为谋逆作乱,诛杀凶徒,传诏天下,以儆效尤!”商铣直接说道,竟是要将械斗往造反上面靠。

相互占领对方乡村公所,还有人乘机打砸抢,这难道不是造反?

乡村公所是什么?那是官衙,是代表朝廷的!

崔秀宁脸色一沉,“别动不动就造反,大唐海清河晏,天下太平,哪有那么多人造反?”

“是,学生想的差了。”商铣赶紧纠正,“造反作乱说不上,那就定为钦案。臣作为警部尚书,监管不力,以至于出现如此大案,请陛下和老师责罚。”

钦案,必须陛下指派钦差大臣督办了。

“罢了。”李洛冷冷说道,“乡村警士和治安使就那么几个人,如何阻止得了上万人械斗?此事错不在你。商铣,朕任命你为钦差大臣,赐予王命旗牌,即刻赴广州南海郡,会同当地有司审理此案。”

“你记住,该严的要严,该松的要送,必须有所区别,不能一刀切。此案死伤近千人,很快就会传遍整个广州,甚至闽州赣州等地,万众瞩目,一定要办好。这州县乡村官吏,失职者立刻停职查办,责重者,锁拿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