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提亲事宜(第4/7页)

“可是在外为官,也有大官啊,我看巡抚啊总督啊,都是大官,也都是外任官。”“满朝文武,有几人能熬到巡抚总督位上?而且,这样的外任实权高官,一旦出缺,无数人眼红!更不知有多少人打这样实缺的主意!你便是样样都好,可想谋这样的实缺,人家直接说你同进士出身,这便是个理由。看遍总督巡抚,又有几人是同进士出身?”李镜道,“凤毛麟角。”

李镜细细与他说道:“今再等三年,以你的资质,文章再磨三年,三鼎甲都是有机会的。”

“这么说,你也想我下科再考一回?”

“要是长远说,自然是下科再考一回。”李镜道,“这做官与做生意相似,阿凤哥,你想想,都是做生意,有那成天在外风吹雨打的小商小贩的生意,也有你家日进斗金的生意,你觉着,是哪个生意好?”“这还用说吗?”

“这便是了,你若是同进士做官,开始升迁容易,可是越往上走就越难,便是外任官,都不容易做到高位。做生意,都是往大里做。做官也是一样,自然要往高里做的。”

秦凤仪点头道:“你这样说,我就明白了。”与李镜抱怨道,“你不晓得岳父,与我说不了三两句,就要发脾气的,跟你没法儿比。”

李镜笑:“父亲是替你着急。”

“这有什么着急的,离殿试还有好几天呢。”秦凤仪看着李镜道,“就是可惜往赌庄投的那些银子,可是打水漂的。”

李镜道:“与你前程比,那些银子算不得什么。”

俩人说着话,便有小丫鬟过来,说是老太太那边传晚饭了。李镜笑道:“咱们这就过去吧。”

“嗯。”秦凤仪挽住李镜的手,俩人是手挽手过去的。

结果,男女分席用饭,把秦凤仪遗憾的,尤其看着岳父那张黑脸,他还一个劲儿地抖机灵:“我过去服侍祖母吧,哎哟,祖母没我服侍,怕是吃不好。”

景川侯瞥他一眼:“给我坐下。”

秦凤仪只得扁扁嘴坐了,还得给岳父斟酒,拍岳父马屁,与岳父商量明日过来提亲之事。好吧,因为有允婚的喜事,他也只是略遗憾不能与媳妇同坐罢了。不一时,他就笑嘻嘻起来,还说起自己”孙山”的事,笑道:“要不是岳父给我提个醒,我都没想到。”

李钦、李锋都笑起来,李锋举杯道:“虽则阿凤哥你这回是三百名,可也是榜上有名啊,今年是因为考生格外多,你这名次才显得靠下了。可话说回来,有几人能在阿凤哥你的年纪就榜上有名呢。我敬阿凤哥一杯,给阿凤哥道喜。”

秦凤仪笑着与小舅子碰了一盏,道:“阿锋你好生念书,这会试一点儿不难的。你看我,随随便便念四年书就能考中。”那副得意嘴脸,就甭提了。

李钦笑:“是啊,也就比大哥差点罢了,大哥在你的年纪,可是当科传胪。”“要不怎么是大舅兄呢。”秦凤仪笑道,“我这虽比不得大哥这传胪,可我二十岁的时候,也是贡士榜有名,阿钦,接下来就看你了,你可得比阿凤哥要强啊。来,咱们哥儿俩吃一杯。”秦凤仪早便知道,李钦这小子念书十分笨,至今都十七了,连个秀才都没考出来呢。秦凤仪还给他算了算,“到下科春闱,阿钦你正好二十,我就等着听你好消息啦。”

李钦给秦凤仪气得脸都青了。

景川侯也只凭他们互相打趣较劲,并不多管。

秦凤仪在景川侯府吃过饭便告辞了,因着明天提亲之事,他得回去准备一二。待得第二日,秦凤仪一身大红绣牡丹的锦袍,秦老爷、秦太太也都是绛红衣裳,反正吧,就这一家人的打扮,秦凤仪胸前再绑朵大红花,直接拜堂都不算失礼的。

方阁老与平珍也一早就到了,看到秦凤仪这一身,都只有赞的。大家寒暄一二,自然是正事要紧,便上轿的上轿,上车的上车,骑马的骑马,一并去景川侯府。

景川侯府显然也早做了准备,起码方悦就觉着,今日侯府大门前头的青砖似乎也打扫得格外干净。一行人一到,景川侯府中门大开,景川侯亲自出门相迎,方阁老德高望重自不消说,平珍也是景川侯正经小舅子,再者,方悦是服侍着方阁老一并过来的,秦家人更不必提,这是正经亲家。便是秦家出身略有不如,但看到这媒人阵仗,便是一向有些小势利眼的李钦心里也没有别的想头了。

除了方阁老、平珍这两位有身份的媒人,秦家还请了两个京城有名的官媒,这两个官媒婆娘,惯是行走公门侯府,开始秦家命人去请,一听举人门第,她们还不乐意来着,觉着有失身份。到底孙大管事老练,便将事换了种说法,道:“景川侯府嫡女与我家神仙公子的亲事,嬷嬷若是不愿,我也不好强求!”那官媒变脸之快,揽月回家都说,要是孙叔叔不允,怕我们都回不来了,死拦着不让走,还说要叫一品楼的席面儿招待我们!

两个媒婆子也打扮得颇是喜庆庄重,她们做久了,名声都很不错,也晓得侯府规矩。有一位还说,当初李钊与崔氏的亲事,她便是襄永侯府的媒人,今再帮着秦李两家跑腿,以后出去说起来,又是一桩资历啊。

方阁老、平珍只管与景川侯闲谈,一应婚书事宜自有这俩官媒指点着,包括聘礼单子,秦家都是一一备好的罗列清楚的。纵这俩媒人见多识广,也觉着秦家这份聘礼不薄了,想着果真是扬州盐商,并不逊于京城豪门!

双方在婚书上签字,再加上双方媒人的名字,如景川侯这样有身份的人,还要落上自己的私印。之后,还有一道,就是要请官府的人来,落下官印。

所以,婚书可不是随随便便能许的,这是有律法保护的婚姻。此婚书一定,两家的亲事便是定了。

之后,定亲成亲,便是民俗上的事了。

通俗来说,婚书就是民证局落了钢印的结婚证。

从这一刻起,秦李两家的亲事,已是板上钉钉,再难更改!而秦凤仪那眉眼间的喜悦与意气风发,便是威仪如景川侯、儒雅如方阁老、出尘如平珍、俊秀如李钊,一时间都被秦凤仪身上的辉耀之气压了下去,厅外不知何处飞来的两只长尾巴的喜鹊,便停在一株碧桃树上,叽叽喳喳地叫了起来。

景川侯正式应允秦家提亲之事,哪怕两家尚未举行定亲礼,也先在京城传扬开来。主要是两个官媒人,哎哟,这可真是实实在在地见识到了神仙公子的风采,哪怕秦家出身寻常,但神仙公子这般神仙风范,便是侯府嫡女,也是配得的。

何况这桩亲事还颇多曲折之处,譬如,四年之前神仙公子过来提亲,景川侯立下的条件。如今,神仙公子已是贡生,景川侯应诺许亲。当然,还有神仙公子如何美貌出众,景川侯府的大姑娘如何端庄贤淑,经这两个官媒的嘴再添上三分渲染,立刻就传扬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