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令人迷惑的帕米兰·罗塞特(第3/3页)

“在这个彗星上,难道你们怀疑除了我之外,还会有第二个人能够观测出这些记录?”罗塞特教授自豪地说。

“我们当然不会怀疑。”铁马斯彻夫伯爵郑重地答道。

可是,罗塞特教授对加利亚的未来却只字未提。关于这个问题,他似乎在有意回避。船长助理普罗科普正要继续追问下去,塞尔瓦达克上尉认为对付这个古怪的老人应该有些耐心,因此他转开话题问道:“老师,你能不能告诉我们,经过这么大的碰撞,我们为什么没有受到很大的震动?”

“这最简单不过了。”

“你是不是这样认为,地球这次与彗星发生碰撞,除了个别地方被撞离地球之外,其他方面对地球自身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尤其是它的自转轴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影响?”

“这的确是我的看法,塞尔瓦达克上尉。”罗塞特说道,“我的结论是基于以下理由:地球当时的速度为每小时115200公里,彗星则是以每小时228000公里的速度运转。那么,这和一列火车正以每小时344000公里的速度撞上一个障碍物有什么分别呢?你们自己完全可以想象其结果。这颗彗星有着无比坚硬的彗核,它对地球的冲击就好像从近处对着一块玻璃发射了一颗子弹一样,彗星穿过了地球却并没有对地球造成任何的危害。”

“的确如此,”塞瓦达克说,“或许,事情就是这样……”

“毫无疑问!”罗塞特斩钉截铁地说道,“因为加利亚是斜着穿过地球的表层,反之,如果它是垂直撞上去,很可能就会撞得很深,那后果就难以想象了。那样,包括蒙马特高地之类的山脉肯定会被夷为平地。”

“教授,你怎么可以这样说!”本·佐夫大叫起来,好像彗星突然撞在了他的蒙马特高地上。

“闭嘴,本·佐夫!”塞尔瓦达克上尉说道。

现在,面对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艾萨克·哈克哈伯特也不得不相信了。他走到罗塞特教授身旁,阴沉着脸问道:“教授先生,我们还能返回地球吗?要是有可能,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

“你们这么快就想回去?”罗塞特教授问道。

“先生。”这时,普罗科普插了一句,“艾萨克刚才提出的问题,我想从科学的角度对它提出疑问。”

“请说吧!”

“你刚才说加利亚的双曲线轨道已经改变。”

“毫无疑问。”

“那它的新轨道是不是抛物线呢?如果是抛物线的话,我们将被加利亚带到无限遥远的太空中,那么返回地球的希望可就成了泡影。”

“不,不是抛物线。”罗塞特说。

“那么它现在走的是椭圆形轨道吗?”

“是这样。”

“加利亚的轨道平面仍同地球轨道平面重叠在一起吗?”

“对。”

“如此说来,加利亚已经成为一颗周期彗星了?”

“对。而且是一个短周期彗星。关于它环绕太阳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如果把木星、土星和火星的引力对其产生的影响全部计算在内,那么它环绕太阳一周将需要整整两年的时间。”

“那么两年之后,”普罗科普兴奋地叫了起来,“它将再次在原来相撞的地点与地球碰面了?”

“是的,先生。不过这真不是一件妙事。”

“为什么?”塞尔瓦达克上尉惊讶地问道。

“先生们,”帕米兰,罗塞特跺着脚说道,“我们在这里多么好啊,如果按照我的心愿,加利亚永远也不要返回地球了。”

————————————————————

(1) 比约(1774-1862),法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

(2) 赤经,天文学名词。指赤道坐标系的经向坐标,过天球上一点的赤经圈与过春分点的二分圈所交的球面角。天球上相当于地球经线的线,通过天球两极并与天赤道垂直。赤经计算的起点为春分点,春分点是太阳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前后)所处的位置。

(3) 赤纬,从天赤道沿着天体的时圈至天体的角度称为该天体的赤纬。以天赤道为赤纬0度,向北为正,向南为负,分别从0度到9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