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2/3页)

陆续又有新菜端了上来。

有用澄粉做皮的豆腐面圆子,有里面裹着肉馅的吉祥豆腐卷,还有可以蘸酱吃的豆皮和撒子,以及吃上去酥酥脆脆的金丝豆腐虾。

但这在后面两道菜的对比下,都只能算作“开胃小菜”。

当后面这道,盛放在洁白器皿里,盛开如菊花般形态的豆腐羹端上桌时,所有人都忍不住发出惊叹的声音。

“这是菊花豆腐,是我们这里的代表菜之一,还曾被列入招待外宾的菜单中。”服务员介绍道。

这道菊花豆腐盅,汤底是清澈透亮的,里面是一块切成菊花样子的豆腐,浸泡在汤汁里,宛若一朵盛开的菊花。

菜品的实物比先前在菜单上看到的还好看,光这么看过去,就像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这道菜实在是太考验刀工了。

丁灵觉得,哪怕让丁兴海来切,都切不出这种样子。

后厨这位大师傅的刀工,至少是练了好几十年才练出来的。

丁灵拿着勺子,都有点不知该从哪里落了,她实在是不想破坏这件艺术品。

但一道好菜,不光是用来看的。

她从最边上舀了一勺豆腐。

入口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嫩”,紧接着便是“鲜”。这道菜的汤底用的是鸡汤,但把鸡汤里的油完全撇干净了,只留下了鸡汤的鲜,却没有丝毫一般鸡汤会有的油腻,再配上一抿就化的豆腐,喝着十分润口,给人种惊艳的感觉。

这道菜已经足够引人瞩目了,更有意思的,却是下一道菜。

它有一道和豆腐由来典故相似的名字,叫作“刘安点丹”。

实际就是现场制作出的豆腐脑。

服务员亲自演示,将豆浆点卤后形成豆腐脑,之后再配上黄豆做的咸浇头,就能吃了。

现做出来的豆腐脑滑嫩鲜美,再配上店里特制的浇头,味道远胜平时在早餐店里吃到的豆腐脑。

直播间有不少观众,都是第一次看到制作豆腐脑的过程。

【原来豆腐脑是这么做出来的,看上去也不难啊,我是不是可以以后熬了豆浆,在家里自己做呀?】

【理论上可行,但你做出来的一定没有主播吃的这个好吃,毕竟人家这里是豆腐的发源地啊!】

【这个豆腐脑看着可真嫩,好像都不用勺,直接端着碗喝就行。好想尝尝啊。】

现在已经陆续上来了十几道豆腐菜,豆腐宴已经接近尾声,只剩下最后一道菜和两道小甜品,就上齐了。

当这最后一道菜端上来,弹幕上发出不少问号。

【这是菜?不应该是主食吗?】

【这是饺子吧?】

“没错,这道菜是豆腐饺子。”丁灵用勺子舀起一只,这个豆腐饺子并不是豆腐馅的饺子,而是用豆腐做外皮,包裹住里面的肉馅,端上来时浸泡在清汤里,看上去真跟平时吃的水饺长得一模一样。

口感却是不同的。

少了些面皮的筋道,却多了独属于豆腐的醇香滑嫩,整体调味偏淡,突出了食材的本味,吃着新鲜清爽。

单看丁灵品尝时的表情,就能猜出这道菜口味不错。

【我只吃过豆腐馅的包子,还没吃过豆腐饺子呢,看铃铛吃的好香,我也好想试试啊。】

【说真的,我一直嫌弃豆制品有股豆腥味,不大爱吃,但今天看铃铛吃的这些菜,好像没有踩雷的,看着都挺好吃……】

【我数了一下,这桌豆腐宴一共有十八道菜,铃铛可不可以点评一下哪些最好吃啊,以后我来玩的话,就照着你推荐的点。】

丁灵见弹幕上不少人提议,让她给这桌菜排个序,想了想说:“那我给大家说说,我最喜欢的几道菜吧,但这只是我个人口味,可能每个人的喜好都不一样。”

她指指那盘菊花豆腐羹,“这个应该是豆腐宴里当之无愧的冠军了,既有造型,又有味道。”

剩下她比较喜欢的,除了豆腐饺子和金丝豆腐虾外,还有一道鱼头豆腐煲,她给直播间里的观众们描述了一下,“这道菜有红汤和白汤两种,我个人更喜欢红汤,就是红烧口的,鱼头特别嫩,据说是用这边山上的山泉水养出来的,值得一尝!”

“其实这里每一道菜都不错,你们也可以听听其他人的看法。”丁灵指指卢檬檬等人那边。

镜头转过去,卢檬檬说:“我最喜欢的其实是最后这个甜品,豆腐做的有一点慕斯的口感,吃上去有豆香味又有奶香味,不是特别甜,而且不是说吃豆腐不会胖嘛……一想到它是豆腐做的,我吃着心理负担都没那么大了。”

小祝一如既往的偏爱辣菜,她指着桌上那盘干锅脆皮豆腐,“这个特别好吃,外面是脆的,里面还有一点流心的口感,再配上干锅里的辣椒,绝了!”

【宋导呢?】

【宋导最爱吃哪道啊?】

宋熙和回答:“我和铃铛一样,最喜欢的也是那道品相与口味兼具的菊花豆腐。”

【果然,宋导和铃铛连喜好都一样!】

【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个菊花豆腐羹其实就像是铃铛和宋导,既有外貌,又有实力,两个人都是颜值与才华兼具的呢!】

远在大洋彼岸的黛妮和伊莎贝拉,已经饿得拆开了两包薯片。

这是她们平时最爱吃的牌子,最爱吃的口味。

可现在嚼在嘴里,却觉得一点也不香了。

当看到那像艺术品似的菊花豆腐时,两人已经傻眼了。

忍不住发出惊叹,“这真的是食物吗,这真的是人做出来的,不是机器雕刻出来的吗?”

当丁灵用勺子舀起一勺,发现这东西竟然这么柔软后,两人更是震惊不已。

这不是普通的菜肴,更像是一场视觉盛宴。

唯一的遗憾是,她们只能看,不能吃。

伊莎贝拉放下薯片,眼巴巴地问:“你说我们明天去唐人街,能吃到这样的豆腐吗?”

“也许可以?”黛妮不太确定地说。

她们最近吃了好多顿中餐,但还真没有吃过直播里这么特殊的豆腐宴。

第二天中午,两人一下课就直奔唐人街,先去了熟悉的那家长安餐馆。

今天刚好是林雨斌打工的日子,他接待过黛妮和伊莎贝拉几次,走过去问:“今天吃点什么?”

黛妮找出看直播时截屏的图片,“我们想吃上面这个,菊花豆腐,还有这个豆腐饺子,还有……”

一连串报了四五个豆腐菜名。

“可我们这里没有这些菜。”林雨斌回头看了眼墙上的餐牌,他们店的豆制品菜,就只有一道卤豆干。

据他所做,这条街上也没有做菊花豆腐和豆腐饺子的,徽菜倒是有一家,口碑也不错,里面的臭鳜鱼和毛豆腐堪称Y城第一。

林雨斌把这家店推荐给了黛妮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