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4页)

提及这些往事的时候,老太君略有些怅然。

魏若还是第一次听到老太君说起她娘家的这些事,她就说为什么老太君从不帮扶在西北的娘家,只是按照礼节送了年礼便罢了,原来这中间还有这样的事。

不过老太君的这位哥哥确实有些薄情,为了小家的利益,丝毫不顾及兄姐情分。

但这世间又有多少有情有义的男子呢,如李浩淼兄弟这样,愿意在长兄去后,照顾侄女,真心实意为侄女考虑的人才是少数。

老太君和老夫人以及魏若三人的情绪都因为这件事有些低落。

三人沉默了一会儿后,老太君对魏若道:“自那以后我再看见那人前人后两幅面孔的人,心内就先起了提防心。你日后给男孩们找媳妇,给女孩们找婆家时,要记得,绝不能和这样的人结亲。她们这样的人惯于拿别人当靶子,和她们打交道绝对会吃亏。”

魏若闻言连忙点头道:“我记下了,不过孩子们的婚事,到底还是要祖母和娘帮着掌掌眼才是,我到底年轻,看人还是有些不准的。”

老夫人闻言就道:“多看一看就知道怎么识人了,我们也是和这样的人打过交道,才琢磨明白她们惯用的伎俩。不过娘还是要额外提醒你一下,那个高五奶奶如此殷勤的对待我们,必是对我们有所求,她见我们对她淡淡的,自是不会来找我们。但你对她一直比较和气,她保不齐会来找你,到时你若是抹不开面子,便只往我头上推,让她过来找我便是了。”

魏若连忙应是。

不得不说老夫人还真是料事如神,这位高五奶奶对公府的人如此殷勤,确实是有事相求。

她求的事情也很让人乍舌,她是来问魏若能不能想办法把她一个娘家妹妹送到大皇子府上做庶妃。

魏若听后眼神就是一凛,她们公府现在恨不得和哪个皇子都保持距离,又怎会在这个时候主动把姻亲家的姑娘送到大皇子府上呢。

她想起老夫人的话后,便说她先去问一问老夫人的意见,看老夫人那边怎么说。

高五奶奶见她不肯一口应承下来,虽有些不满,却也不好说些什么。

魏若便单独去找了老夫人。

老夫人听说娘家的侄孙媳妇竟想借由魏若的关系将妹妹送到大皇子府上,脸色大变。

高五奶奶想把她妹妹送到大皇子府上,只是她个人的私心。

可若是让启和帝及京内各王公贵族认为这是他们公府的意思,可怎么得了?

她立马让人套马车去了高府。

老夫人怎么与高家老太爷和高老爷说的,魏若不知道。

但自那以后,魏若就没有见过这位高五奶奶了。

她听高大夫人的儿媳高大奶奶说,老太爷同高二爷说了,不许高五奶奶再上公府的门了,也不许她打着高府的名义把妹妹送到大皇子府上。

他老人家说高五奶奶如果不听的话,那他就一纸休书把高五奶奶休回娘家。

高二爷夫妇好像也因此被高老爷骂了一通。

高二爷虽说为人有些寡恩,但他是个识时务的人。

他自是看出了京内局势十分的复杂,正是恨不得别人不要关注到他们高府的时候,又怎会任由高五奶奶为了一己私利把高家拉上贼船了。

他让高二夫人给高五奶奶下了禁足令,等闲不许她出门。

魏若听高大奶奶说完高家的应对后,方才真正放下心来。

不过她也因此看出了自同皇后娘家的姑娘结亲后,大皇子现在在京中是如何的抢手了,就连高五奶奶这样的人都想把女孩送到他们府上去,更遑论其他人呢。

李浩淼早就听魏若提起过这件事,他听魏若感叹大皇子现在得势了,就笑着对魏若道:“那几个皇子现在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你且等着吧,二皇子和三皇子绝对会想办法拉他下来的。”

魏若听完后就半信半疑的问道:“是吗?”

李浩淼闻言就笑了起来道:“你且等着吧,也过不了多久了。”

魏若闻言就道:“那到时外面若是有了什么新的消息,公爷可要告诉我。不过这几天要等许夫人进京。”

“许夫人要进京了吗?是因为锦姐儿怀孕的事吗?”李浩淼闻言问道。

魏若点头笑道:“是呀,许夫人担心锦姐儿路上颠簸,想让她在京里坐稳了胎再回南平。她又想早些见到锦姐儿,便说进京来看一看。”

李浩淼闻言就点了点头道:“锦姐儿怀这个孩子很艰难,许夫人担心也是正常的。”

魏若也颔首道:“别说许夫人了,就是祖母和三婶婶也很担心锦姐儿这胎会出什么意外。三婶婶现在每天都在家求神拜佛的,希望神佛保佑锦姐儿能一举得男。”

李浩淼听到三老夫人在家中求神拜佛,忍不住捏了捏额头,似是极为头疼的模样。

魏若见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李浩淼见她在那笑,便眯了眯眼睛。

等魏若再次反应过来的时候,她已经躺在床上了。

秋云和兰儿适时的关上门,退到了廊下站着。

屋内红烛摇动,屋外秋云看着自己手上的镯子,愣愣的发呆。

京城内,安国公府的人正扫榻相迎等待许夫人进京。

南平这边,许夫人也兴高采烈的准备着进京的事宜。

许老爷和许夫人原本正为了许英明不肯纳妾发愁,哪想到没过多久,竟听到儿媳妇怀孕的消息。

两位老人家自是高兴的不行。

许老爷就对许夫人道:“现儿媳既有了身孕,自是不好在亲家那里在住下去了。我们一道去京城把她接回来吧。”

“现在吗?”许夫人闻言却有些犹豫的道:“可是儿媳妇怀孕还未满三月,这路上又颠簸,要是有个万一可怎么是好?”

许夫人这话说的也有道理。

锦大姑娘这一胎怀的不易,若是路上有了什么闪失可怎么得了?

许老爷闻言就有些拿不准要不要接儿媳回来了。

许夫人想了想道:“咱家在京里不是也有宅子吗?那宅子虽说小,但好歹也能住人。不如我去带着下人们去京里一趟,让人把那宅子收拾出来。让儿媳妇现在那里养胎。”

许夫人这么做也是有由头的。

时人为了避讳,一向不许怀孕的女儿住在娘家的,说是怕女孩把娘家的气运给带走了。

许夫人既担心儿媳妇现在上路会影响到孩子,又担心儿媳妇住在娘家会犯了忌讳。

因此,她才提了这么一个提议。

许老爷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想了想道:“让英勇陪你一起进京吧。”

有他儿子在,许夫人也能有个照应。

许夫人颔首应是。

许老爷便派人去知会了许英勇此事。

许英勇听说大嫂有孕,父亲派自己送母亲进京探望大嫂后,自是没有不愿意的,且他很为哥哥有后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