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3/4页)

哪想到他回去跟许二奶奶说后,许二奶奶却大发脾气。

她原以为锦大姑娘再也没法怀孕了,还在私下嘲笑她是下不了蛋的母鸡。

前段时间许英明提出的过继一说,也让许二奶奶将这许家视为自己儿子,不对,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她正在做着要活的长一些,等许家这些人死后,自己称霸许家的美梦的时候,就听到许英勇过来说大嫂怀孕了。

许二奶奶自是又急又气。

她一边在心里咒骂锦大姑娘这次又生个女儿,一边借口自己也有孕在身,不许许英勇进京。

许夫人自是知道自己儿媳妇就是个搅家精,她也不和她计较,只说那她就独自上京吧。

可许英勇却不愿意,直说儿子还在,怎么能让母亲独自上京呢。

许二奶奶见许英勇不听自己的,坚持要护送许母上京,便总说自己肚子疼。

可大夫来了却也诊不出什么毛病。

许夫人一看就知道许二奶奶在装病,可她担心自己若是真让儿子护送他上京了,她这位儿媳妇会在家里惹出一些事情。

她不欲欲在这种大喜的时候节外生枝,便坚持让许英勇留在这里陪许二奶奶。

许英勇也拿不准许二奶奶是真的肚子疼还是装病,也担心自己离开了后,许二奶奶会真的出事,只好留在了南平。

最后,许夫人是由许老爷的侄子护送着上京的。

老太君听许夫人说明来意后,便对她道:“锦姐儿现在还未满三月,确实不好让她随意挪动。不过亲家夫人说让锦姐儿住到你们在京中的宅子这事,还是稍后再说吧。那宅子许久没住人了,我们也很不放心让她住进去。”

许夫人听老太君说完这话不仅没有不喜,反为她看重自家儿媳感到开心。

她忙对老太君道:“知道您老人家心疼孩子。不过您放心,我们也不是单让她们小夫妻自己住在那里。我来之前已经跟老爷说好了,老爷让我这段时间就留在京里照顾儿媳妇。”

老太君听到许夫人说要留京照顾孙女,便关切的问道:“你来了这里,家里那一摊子事可怎么办呢?

许夫人闻言就笑道:“家里的事情都有定例了,我纵是离开一段时间也没关系。现在最要紧的是儿媳的身子。”

老太君闻言这才没说什么。

于是许夫人就暂时住在了三老夫人府上,而许英明和他堂兄则每日早出晚归的去许宅那里,看着下人们打扫安置家具。

许夫人惦记着老太君说的宅子许久没住人的事情,不仅请庙里的和尚来府上做了一场法事,还亲去寺庙里请了几件开过光的物件镇宅。

老太君和三老夫人见她做的细致,便放心的把锦大姑娘送到了许宅。

自此,锦大姑娘就暂时在京内安胎,许夫人也暂留在京城照料儿媳。

至于三老夫人送过去的那些丫鬟,则被许老爷找个理由送了回来。

若是寻常时候,亲家送回了自家给的丫鬟,三老夫人可能还会有些生气。

可自女儿怀孕后,她就总记挂着自家送过去的那几个丫鬟,后悔不该送丫鬟送的那么快。

如今许老爷主动把人送了回来,三老夫人自是十分的喜欢。

她就对三老爷道:“幸好亲家明理,不然那几个丫鬟放在那里,终究会是祸患。”

三老爷想了想道:“这些都是小事,你要是有功夫就想想怎么把女儿留在京城吧。”

“是许家出了什么事情吗?”三老夫人闻言大惊。

三老爷摇了摇头道:“倒也不是说她家出了什么事情,只是我想着亲家把一堆家事交给了锦姐儿看管,虽说外人看着是看重锦姐儿。可内里的劳苦只有咱们自己知道。锦姐儿这些年总也怀不上孩子,未必没有太过劳累亏损了身子的缘故。我想了一下,与其让锦姐儿回去继续管家,还不如趁现在锦姐儿还年轻,想办法把她们夫妻留在京城。一来是为了让锦姐儿把那一摊子家事甩出去得以调养身子。二来则是为了能让她安心待在京城多生两个孩子。”

“把管家权丢出去吗?可这样一来锦姐儿在许家族中必不会如现在这般有威望。”三老夫人所思考问题的角度与三老爷倒是不同。

三老爷闻言就说她:“你懂什么?锦姐儿纵是管家管的再好,若是没有儿子,将来日子也难熬。况且他们许家是武将世家,这样的人家将来必会送子侄上战场。俗话说的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外孙将来上战场若是没个亲兄弟帮衬,你能放的下心?”

“那也不必要来京里把管家权交出去吧。”三老夫人还是有些犹豫。

三老爷闻言就道:“若是锦姐儿嫁到了京里的话,平日里可以常回娘家散心的话,咱们自是不用说什么交不交管家权之类的话。可锦姐儿是嫁到了南平,她婆家妯娌又总是生事,锦姐儿顾及着自己是长嫂,不好认真和她计较。但她心里能不憋屈?之前太医过来给锦姐儿看诊,不也说咱们锦姐儿总怀不上孩子,和心情总是不舒畅也有关系吗?”

三老夫人一听觉得三老爷此话说的很合情理,她便点头答应了。

“那老爷是准备走公爷的路子把英明留在京城呢?”三老夫人问三老爷。

三老爷颔首应是道:“当然,不过浩淼这几日也很忙,我等过两天再去找他说吧。”

“公爷在忙什么呢?”三老夫人奇怪的问道。

三老爷闻言嘴角露出了一丝神秘的微笑,却任凭三老夫人怎么说都不肯透露李浩淼近日在忙些什么。

李浩淼倒也没忙别的,他纯粹是在想要怎么说动二皇子和三皇子把皇后娘家的姑娘也纳入府中罢了。

早前淑妃曾同皇后许诺,要将皇后娘家的姑娘纳到大皇子的府里,并通过此事获得了皇后的支持。

李浩淼自是不能看着她们拧成一股绳子。

他就想办法派人在二皇子和三皇子面前提了一嘴,告诉他们,皇后到现在还没有明确站队。

二皇子和三皇子也和李浩淼抱有同样的想法。

皇后毕竟代表着正统,纵然她不得宠,可她若是明确表示自己倒向了大皇子,那大皇子上位的可能性就又多了一分。

二皇子和三皇子自是不能坐视此事发生。

他们一面想要阻止皇后娘家的姑娘进入大皇子府,一面想办法打听皇后娘家还有几个姑娘待字闺中。

打听的结果倒让这两位皇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皇后府上只有这一个姑娘待字闺中了。

三皇子的脑筋向来转的快一些,既是永林侯府没有待嫁的姑娘了,那文安侯府的姑娘也行呀。

文安侯夫人虽只是皇后的姐姐,不比永林侯府与皇后近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