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第3/3页)

姐妹来相知多年,宋妙仙也是明智尚义之人,危难关头强令自己振作,决定先替义妹完成任务。若柳竹秋真遭逢不测,她再按当初的盟誓追随于泉下。

二人相互搀扶着起身,宋妙仙拭泪请求:“你走之前总得给大家留个话吧。”

柳竹秋也想在临别前寄言亲友,可是那么多人没时间分别细说,少事思索,去案几前提笔默写出一篇短文。

宋妙仙看时,是苏轼的《记游松风亭》②。

文章里写作者在惠州嘉佑寺借宿时,一日散步走得很疲乏了,想去松风亭歇脚,可发现亭子还在很远的地方,愁恼间忽然转念一想:在原地也可以歇息啊。明白这点以后就好比上钩的鱼,一瞬间获得了解脱……

柳竹秋搁笔笑对宋妙仙:“姐姐可还记得,当日我们共读这篇文章时我就说最爱文中‘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一句。人的愿望无止境,就像那松风亭永远在渺渺云端。小妹这一生坚守初衷,沿途所见景致都生机盎然不曾有过颓败荒芜,即使现在止步亦无怨悔。就请姐姐将这篇文章作为我的心声转交亲友吧。”

作者有话说:

①三公,即明朝的太师、太傅、太保三职的合称。三孤,即明朝的少师、少傅、少保三职的合称。

②原文: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翻译:我曾经住在惠州的嘉祐寺,信步走到松风亭下,感到腿酸疲乏,很想找个能躺下的地方休息一下。抬头望向松风亭,还在高处,心想这么高,我可如何爬上去休息呢?就这样想了一会儿,忽然对自己说:“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为何要到亭子里才能休息。”于是心情一下子放松了,好像已经挂在渔钩上的鱼儿忽然得到了解脱。如果人们都能领悟随遇而安的道理,即便是马上就要上阵杀敌,耳边听得战鼓声声,想到前进杀敌也是死,逃跑受到军法处置也是死,到那时,一样能放下顾虑,很好地休息一番。感谢在2022-07-17 22:36:52~2022-07-18 18:13: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5m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不亦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