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微修)(第4/4页)

“我们是不甘心呀,他们活得有模有样,再看看我们日子过得像什么样?苏老师说得对,祖国的未来要看我们年轻人。如果我们都不努力,下一代的孩子要像我们这样吃不饱饭吗?”

刘刚的一番话让这群还未满十八岁的知青陷入沉思,他描绘的港城越美好,越衬得现实生活的无奈。他们为什么要读书,又是为什么而工作?难道是为了忍受饥荒和痛苦,让下一代的孩子跟着经历同样的痛苦吗?

刘刚说着忽然有些难过,他撇过头眼眶微微泛红,胸腔里热血未凉。李明听着也有些伤自尊,父母经常写信给他,写城里的情况、写大批工人下岗,很多人饿死街头……

在港城的那天晚上,他们共同目睹了餐馆的服务员倒吃剩的馒头,那一刻杨雪爸差点就上去捡馒头了,幸好被苏老师拉住了。其实他和刘刚也有想去捡的冲动,要不是过了一段不愁吃喝的日子,他真的会去捡馒头。

杨雪爸是堂堂一个大厂的副厂,刘刚是根正苗红的高中毕业生,会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还做得一手好菜,李明会吟诗、会画画,还写得一手好字。当然还有还比他们更优秀的同学、师长,他们差在哪里了,为什么会过上那么惨的日子?

刘刚和李明不觉得自己比港城人民差在哪、同样他们也不会比报纸上吹过的“西方强国”的人民差。

他们只是起步太晚了,中途又被绊了一跤。李明相信苏老师的话,国家以后一定会更繁荣、人民会更有自信心,前提是他们这代人要努力建设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