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第2/3页)

朱标还不知道自己是太子的时候,帮朱元璋算过当官需要的包括排场在内的基本支出。这个时空的大明官员目前工资水准比历史中的大明要高一些。

南京还是应天的时候,举办的第一次有烟花的元宵节让朱元璋印象深刻。朱元璋提前把元宵节加入了大明的法定节假日,规定放十天。现在大明的假期一共有二十八天。

所以大明现在百官的生活不算差,只是仍旧比不上宋朝。

朱标原本以为这样够了,朱元璋更是以为自己是个仁慈的好皇帝。

当朱标自己当了这么多年的地方官之后,才发现了其中有很大问题。

首先,南京北京的房价节节攀升,官员们看似丰厚的薪水在交了房租后,就不剩多少;

再者,封建朝廷的“官”和“吏”是两个系统,读四书五经科举入朝的官员大多不通庶务,必须自己花钱聘请更多的“吏”和“幕僚”,比如地方官的“师爷”,否则就无法完成官员的本职工作。这请人又是一大笔支出;

其次,这个时代不可避免有很多人情来往,逢年过节都要送礼,偶尔还要互相请客。官员那点钱够买菜在自家做饭,去酒楼饭馆就捉襟见肘了……

很多在朱标和朱元璋看来不必要,但在这个时代现实中都需要的排场和礼节,让不拿潜规则钱的清官日子变得拮据。

朱标知道自己是太子后,拉着他爹一同反省。

他们犯了孤立、片面、没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大错误。封建时代的官员是统治阶层,如果不给他们相应的待遇,仅凭刑法和道德去强迫他们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只有失败这一条路。

要让大明的官员少对百姓伸手,就需要朝廷补贴。

朝廷补贴之后,想不造成宋朝冗官的问题,就需要改革官制。

改革官制,科举就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适应新的官制。

环环相扣,朱标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官员们得到了实惠,皆大欢喜。

朱标开始向百官诉说“福利”。

为了“不让金钱腐蚀”官员,所以朱标制定的是“普通薪酬高等福利”。

他会兴建后世小叠野一样的官邸,打造一个“园林小区”,有职位的官员就能免费居住,减轻官员房租压力;

加大食堂建设,皇商旗下商店酒楼逢年过节都发折扣卡、购物卡,让官员们吃饭应酬无忧;

养老金和公积金制度,官员退休和返聘制度等一系列现代科学化的福利制度,确保官员们老有所依……

朱标一条一条将福利抛出来,让文武百官一条一条地斟酌。

现代福利制度有很多不适合大明的地方。面前可是大明最顶尖的聪明人,朱标要做的只是抛砖引玉,让他们自己一点一点磨出他们想要的福利。

到后来,朱标捧着内侍端上来的蜂蜜水发呆,百官们争论得面红耳赤。

百官们吵得激烈,脸上的笑容也十分浓烈。

有一个“暴君”的大明官场,对大部分百官而言还是太压抑了。他们第一次聚在一起讨论自己的利益,第一次听到坐在上面的人直白的关心,忍不住有些激动过头。

朱标又抿了一口蜂蜜水,轻轻长舒了一口气。

慵懒,惬意。

朝堂偶尔还是要气氛轻松一些,坐在上面的人心情也会好一些。大家心里的弦不能一直绷着,有福还是得享。

把潜规则放到明面上,给官员们作为福利,钱还是耗费那么多,这不就变成皇恩浩荡了吗?

爹就是抠门,和他说了其中利害,他也捂着胸口满脸不乐意。朱标腹诽。

“福利”只争吵一日,争吵不出结果。官员们都带着满意的笑容回家,继续思考该给自己定下怎样的福利。

朝中相公们和一些勋贵大臣留了下来,趁着朱元璋不在,去蹭朱标亲自做的饭。

“事没吵出个结果,居然可以回家了?”汤和满脸不适应,“我上了这么多次朝,难得一见。”

“今日不可能拿出结果,在这吵和回家思索没什么不同。何况,我不想加班。不是人人都能像我爹那样,每日只睡两个时辰。”朱标摸了摸屁股,“真的不能换张椅子吗?好歹加个垫子啊!”

朱标的长辈们忍俊不禁。

刘基开玩笑道:“凳子不能换,可以给你加垫子。主公闹你,你就说是中书省参政们一同商议决定。”

话音刚落,其他人还未笑,刘基自己率先笑了起来。

朱标揉着鼻子道:“爹怎么突然跑了?难道他真的因为不想花钱,太过心疼,所以撂挑子不干?”

“有可能。”李善长拄着拐杖,笑着道,“不过主公除了心疼,还有其他目的。你之前把百官吓坏了。这等施恩百官的事,还是由你主导更好。”

朱标没好气道:“爹在信里也这么说,他说和我约好了,我当仁君,他当暴君。我什么时候和他约好的?我自己怎么不知道?胡扯!!”

听着朱标满口抱怨,众人再次大笑。

主公知道标儿会骂他,所以才连夜带着马皇后跑路吧。如果被标儿撞见,标儿绝对会把主公硬留下来,让主公做这个施恩百官的人。

“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看出来,你的目的不是给他们福利,而是改革科举。”叶铮捋了捋胡须。

朱标纠正道:“给他们福利也是我的目的。让好人好官也能过得舒服,重要性比改革科举还要高一些。我相信,让好人好官过得更好才能引人向善,而不是宣传当了好人好官就得受苦。”

季仁寿笑得开心极了,轻轻拍了拍朱标的肩膀:“标儿说得对。”

汤和揉着肚子叹气:“别聊了,我都饿了。嘿,徐达和周德兴两个家伙陪着老大偷溜不带我,我蹭标儿的酒菜也不带他们!”

王袆没好气道:“汤将军,你没和主公一同出门,难道不是因为你喝醉酒后又吹了风,身体不适吗?”

汤和加快脚步:“赶紧赶紧,饿得肚子都咕噜叫了。”

朱标忍不住笑出了声,小跑两步跟上汤和。

……

朱元璋亲自开着蒸汽船,嘟嘟嘟来到了辽东半岛,住到了燕乾府中蹭吃蹭喝蹭住。

他抖了抖从南京运来的报纸:“从每月五日休沐变成每旬休两日?!那群大臣的脸皮也太厚了吧?!一群懒骨头!!”

戴着老花镜的马秀英一边给儿子们绣着冬装,一边道:“你不满就回去阻止标儿,在这抱怨什么?”

朱元璋闷闷不乐道:“我这不是知道我在南京肯定会阻止他,所以才出来。”

说完,他再次骂骂咧咧,把官员福利制度批了个体无完肤。

他还拉着燕乾,问燕乾是不是也认为这官员福利制度就是在养懒骨头,这群大臣是吸他朱家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