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2/2页)

蛋黄肉粽蒸上大半天,里面的肉浸出来的汁水混合蛋黄,离老远就能闻到里面的大肉香味。

板栗蛋黄粽格外的细沙甜糯,腊肉干笋粽吃起来有种腌笃鲜的美妙……

端午节的粽子卖的十分热火,连时染都没有想到,最捧场不是那些老客人,而是一条街的街坊邻居。因为时染这里日常有帮工的原因,这些人是第一批吃到粽子的。

时染给她们一人分了三个,三个粽子都是成年男子拳头大小,一家人是够的,人口稍微多点就不够吃。

这些人也都十分识趣,不够吃了也没提前过来买,而是趁着晚上时染开摊才过来

街坊邻居们这样七嘴八舌互相一传,于是个个都过来买了。家里也不是没有,毕竟是哥节日。工作单位发的粽子,亲戚朋友送的粽子。但是那种封久了的粽子哪有这样现包现做的好吃?

银丝胡同里的多数人家都是趁着晚上过来买上一两个拿回家,糯米不好消化,拆开也够两三个人一人吃两口了,应一个节气罢了。

王大娘拉着壮壮,壮壮一手一个粽子,吃的不亦乐乎。

一条街的小摊贩也格外捧场,个个都是三五个的买。

“超市里买的虽然便宜,但吃起来就是就是没味,家里人口简单也不想包,小老板你的手艺有保证,还不如直接来买你的呢!”

“回头等到中秋也不知道小老板做不做月饼,我们家今年的月饼也指着你这儿了!”

“这个金丝蜜枣馅的真好吃!”

……

如果说刚开始,大家对时染的身份还有点顾忌,对这座四合院的那点“传说”有点战战兢兢的话。现在这些猜测顾虑已经全都没有了。

街坊邻居之间的相处就是你来我往,时染经常做些汤来当赠品,附近的小摊贩都能拿着自己的碗过来舀。一来二去,日常也熟悉了起来。

时染自然是对这样的好意照单全收,如果没有意外,她将会在这里住上好多年,自然是要把邻里关系都处好。

一群人聊着聊着,不知道怎么聊到了曾家。

来买粽子的一个街坊小声说道:“你说这冯家最近也是邪了门了,那曾老太,早上起床冷不丁的摔了大马趴,把门牙都给磕掉了。”

“还有她儿子,本来找好的工作不知道怎么又黄掉。”

“啧啧,说不定就是作孽太多,最近才连着番的倒霉。”

“听说这母子俩非说这边的地气不好,吓的要搬走呢!”

“这房子不就是他们自己的吗?还能搬哪儿去?”

“这谁知道呢?搬走也好,省的叫人看见他们母子就想起他们做过的事,丧德行。”

……

时染做的粽子滋味好,甜粽子上面裹一层白糖,咸粽子配上一碟辣椒油,当天就折服了许多顾客的胃。

“小姐姐别抖勺”的群里也热闹,今天加班订餐的几个人在群里上传了照片。一张张照片上都是不同的馅料,橙红色带着点油光的蛋黄肉粽,白色的糖粒包裹着白色的糯米粽子,里面透出一点红色的豆沙馅……

【头发能不能不翘:呜呜呜,我为什么今天没去加班?!】

【威猛阳刚新吧唧:@怨种老板,为什么不让我们加班?】

【到二仙桥:想吃……我现在在家里吃用微波炉热的粽子,难吃死了。】

【这周放假吗:老板还说是花三百多买的礼盒呢,看起来根本没有小老板做的好吃!】

【威猛阳刚新吧唧:+1】

【到二仙桥:+2】

【怨种老板:下次再过节,你们来定要什么。】

【到二仙桥:那行,我要小老板家的月饼!@时染,小老板中秋节做月饼吗?】

时染啼笑皆非,这才六月不到,中秋节已经是三四个月之后的事情了,这个点就问有没有月饼?

【敏敏:附议!我今年说是给我妈寄点粽子,死活挑不出来好的。小老板做月饼吧,到时候我跟我们公司采购说也来你这里订哦。】

时染想了想,倒也不是不可以,节日食物的赚头也不少。在群里回了一句好的,反正时间还长,到时候怎么卖再说啦。

作者有话说:

注释:

【1】乾隆白菜严格意义上根本跟乾隆没有一毛钱关系,这道菜属于是现代菜,家常做法就是拿白菜叶子拌芝麻酱,但注意芝麻酱要调味,喜欢吃芝麻酱的可以尝试下,不喜欢芝麻酱那种稠糊口感的就算了。

【2】鱼咬羊,徽菜,是非常传统的一道菜,往前追溯可以到孔子时期(也有人说是清代菜)。传统徽菜用的就是鳜鱼,也常见用鲫鱼的,不过鲫鱼多刺,用鲫鱼做的鱼咬羊多数以喝汤吃羊肉为主。

有点晚了,但是还是有二更!明天依旧是两更哈。关于乾隆白菜,北京这边太多餐厅有这道了,不过做的好吃的不多。这道菜在家也可以试试,网上教程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