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第2/3页)

其他人再也没有二话,销售员们刚开始还被大家同情,这会儿却是满脸兴奋,毕竟加底薪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接着苏以沫又宣布对其他部门进行考核。

一时之间人人都开始有一个觉悟,虽然小苏总年纪小,但是她管理手段丝毫不输张总,不,或者说两人各有千秋。

张总是开拓型,她的商业嗅觉和眼光往往能带领大家往前冲,她本人也不拘小节,只要能完成她交待的任务,她可以容忍你的小缺点。

小苏总是进击型,她喜欢规范化管理,一切都要按规定办事,同时又要保持高效率。为此她愿意为你提供各种方便,比如管理软件、电脑等等。同时她也会提拔兢兢业业办事的职工,给大家向上攀爬的机会。

如果喜欢混日子的员工可能更愿意跟着张总干,毕竟张总要求并不高。但是有事业心的员工更愿意跟小苏总,因为她慷慨大方,舍得下本。说不上谁更好,只能说这母女俩的处理风格完全不同。

宣布完这条,苏以沫又给大家介绍新的销售顾问。

一位四十多岁,西装革履的男人走进来,“大家好,我叫魏祥,以前在喜隆汽车担任销售经理。此次能够加入百福,跟大家一起共进退,是我的荣幸,希望我们以后能够合作愉快。”

苏以沫介绍魏祥的业绩,“他曾经在车展上创造三天卖掉168辆汽车的傲人业绩。他带领的销售团队业绩斐然。这次我能把他挖过来,就是想让他带领公司更上一个台阶。”

魏祥的出现给销售部长带来不小的威胁,这人实战经验这么丰富,自然不可能只当个顾问这么简单,会不会是接替他的位置?

就在销售部长忐忑不安时,苏以沫继续道,“接下来我要宣布一件事。公司从今年开始会进军海外市场。”

众人神色不怎么好。毕竟国外环境并不比国内好。此时进军国外有些自不量力。

苏以沫淡淡道,“我做过调查,发达国家竞争太大,我们的汽车跟他们还有差距,只能靠低价策略占有一席之地。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底层百姓是直接受害者。他们买不起汽车。但是我们可以进行差异化竞争。”

她指出什么是差异化竞争,“有些国家是许多发达国家不愿意去、不愿意吃苦,我们可以去这些比较落后的地方卖我们的汽车。”

苏以沫看向魏祥。

对方郑重其事道,“接下来我会在公司内外招聘销售员,组建20个团队,带领他们前往巴基斯坦开拓市场。”

销售部长终于松了一口气,原来不是要换掉他。只是他心里有些疑虑,去那些落后的地方卖车,生活条件会很艰苦,在国外人生地不熟,有人愿意去吗?

苏以沫又继续补充,“之前说的狼性文化,这边还有一个补充。从今天开始公司要进行人才储备。我们需要培养干部,在客户层面、服务层面和产品体系层面进行强度训练。咱们公司现在的管理体系有个明显的漏洞。我发现公司根本没有产品经理这一职位。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产品经理从产品的创新设计到上市的创意发布,他可以组织跨部门团队合作。他最了解客户的需求,把客户的需求变成方案,再交付给客户。如果没有一个人将这个流程串联起来,我们永远不能做出最适合,最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来自百度百科)”

这话算是说到大家心坎里去了,许多部门都是深有体会。比如售后服务部将用户反馈记录下来,然后让维修部解决。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只能设计下一个产品才会来看这些总结,避免犯之前的错误。

这等于亡羊补牢,而且也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何不一开始就听取用户需求呢?

除此之外,苏以沫又表示,“公司需要重新制定管理流程。现如今的管理体制混乱,松散,会带来许多隐患。无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公司。”

大家没想到她的野心这么大。虽说百福是上市公司,这几年也进军欧美市场,但是因为它的销售额占比太少,少得可以忽略不计,大家并不认为百福是一个跨国公司。

而小苏总此举就是将百福打造成国际大公司。这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

众人心里无不腹诽,但是谁也没有当着她的面说丧气话。这位是个狠人,她跟他们这些老职工没有感情,说辞退就辞退,半点情面都不讲。

开完会,苏以沫让大家各自散去。

每个部门都人心惶惶起来,尤其是销售部,最为紧张。

苏以沫招郝思明进办公室,问他网吧卖得怎么样了?

郝思明正想汇报这件事,“已经商谈好了价格,就等你回来签字呢。还有……”他顿了顿把股价下跌的事说了。

说起来这件事只能算是连锁反应。本来跟百福没关系,但是却连累百福下跌。股价下跌关乎公司投资款以及贷款,他不能不提。

那两位秘书提醒过苏以沫,但她没什么反应,郝思明拿不准她的态度,想再试探一次。

苏以沫见他提起这事,抱着胳膊看向他,“该不会是高管私下炒股吧?”

按照规定高管知晓内幕消息,不允许炒股。但是这种一般私下里进行,想查也不容易。

郝思明没想到小苏总反应这么机敏,他只是提了下股票,她居然就想到这些了,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苏以沫让他提醒高管以后不能炒股,“这是违规行为。之前的我就当不知道。下次被我抓到,我会按照国家规定将股票收益全部归公司所有,到时他们别哭爹喊娘。”

郝思明点头应是。

说完这事,苏以沫紧接着又补充,“港股已经触底反弹,现在只是在区间内震荡,股价上上下下起伏很正常。不用太担心投资和贷款。”

郝思明点头应是,他小声提醒她,股票下跌以及她的一系列改革,高管们可能会对她心存不满。

以他的身份特地提醒苏以沫,算是主动示好的意思。

苏以沫哂笑一声,“论炒股,他们只能算是业余选手。我才是专业的。”

郝思明愣了一下,拍了下脑门,瞧他这脑子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小苏总可是金融毕业,还在国外留学过,最擅长的就是炒股。

苏以沫从抽屉里拿了一份文件递给他,“他们不能炒股,可以投资这个基金。收益还不错的。”

郝思明不明所以接过,低头一瞧,居然是苏安基金在2008年的战绩。

苏安基金炒的是港股和美股,她只在港城媒体上宣传,许多鹏城人连听都没听过这家公司。

郝思明知晓这是她开的基金公司,也听张总吹过她赚了不少钱。但是空口无凭,底下的人根本不会相信。现在有这份宣传册,只要上网查一查,就能知晓这家基金公司持有基金的过往涨幅情况。这种事造不了假,也没法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