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4/5页)

再有做不了这些的老人孩子,就需要请过来的里正们来帮忙了。

“我想着从各村收购一批鸡鸭苗儿和猪崽子,成猪和鸡鸭还有粮食也要,就按照市价来收,若是全村都将东西卖给守备府的话,守备府承诺可以给该村子修路。”

前后被请进来的六个里正,本来还有些疑惑西宁镇上的事儿为啥要请他们过来,还忐忑着是不是要强制征收粮食,没想到听见这话,都有些激动。

“真的给修路?”

“真是按照市价收购吗?”

“不知道路啥时候能给修呢?”

“我们能报名学烧窑和木匠活儿吗?”

“还有那织布机和棉花,咱们是不是也能欠工分来领?”

……

他们七嘴八舌好多问题,乔瑞臣都在一旁记下来,递给苗婉。

徐斌和郑远对视一眼,对这个安静由着娘子发挥的守备有些诧异,一般都是男主外女主内。

他们这位新守备倒是由着娘子出头,还极为配合,像极了……吃软饭的。

苗婉不知道自己在俩武官心里已经晋升为富婆了,但她确实很豪气。

“只要西宁镇房子和城墙做好,立刻就可以开始给各村修路,各乡村的百姓不但能跟镇子上的人一样报名学习烧窑、木匠活儿,甚至铁匠活儿和厨艺也都能学,织布机和棉花也能给你们,不过不能独独以工分来结算,还要保证每年卖给守备府多少布匹。”

几个里正一寻思,这分明是保证他们做出来东西就有人收,这样的好事儿如何能不答应?

他们心里非常乐意,已经打算回去就叫各村的村长们来,赶紧将牲畜和粮食送来,赶紧报名,别叫活儿都给旁人抢了。

反倒是常举人有些不乐意,“可十里八村的百姓不少,是不是先紧着西宁镇遭了灾的百姓们为先?”

里正们都眼巴巴看着苗婉。

苗婉摇摇头,“亭长可知,斗米恩升米仇,若是西宁镇的百姓们一点压力都没有,想着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人看着他们眼睁睁冻死饿死,又该当如何?”

她想过,守备府,准确点说是乔家和阮家人把事情张罗起来,但凡不傻的就都能看明白,他们是为了救助老百姓而做事。

她原先把人心想的太简单,现在宁愿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起码不会对人心失望。

若真有人仗着有人救助就躺平了想着占便宜,那不好意思,人家没遭灾的乡下人也可以凭借工分换东西。

到时候勤快的有房子住有衣裳穿也有钱挣,懒汉屎都吃不上。

她不是圣母,扶都扶不起来,自己愿意冻死的,她不会管。

常举人知道苗婉的意思,沉默了半晌,没再说旁的。

接下来是食的部分,对这一条苗婉倒是纯粹当成了善事去做,大灾后就怕疫病,尤其是天气将要转冷,最怕有人生病。

所以她将食材等收购上来,也允许人报名跟着孙老火和阮祈的徒弟们学习熬汤做大锅菜。

有行动力的可以凭借工分来得到食物,老人五十岁往上,小孩六岁以下,都能免费得到食物。

每天的姜汤,隔天一次的四物汤,还有烧开的热水,这些都是免费的,随取随有。

苗婉看向徐斌和郑远,“到时候怕是得需要两位大人帮忙,派遣些士兵过来维护秩序,免得发生争抢偷事件,到时候所有士兵的食宿和工钱都由守备府来负责。”

徐斌和郑远也看不上这点钱,应下是应下,可军饷的事情也不能不解决。

二人看向乔瑞臣,“守备大人,如今两营的军饷最多只能到九月底,敢问年前其他的军饷该如何?”

北营人数三千二,西郊人数两千九,将士们每个月要发的俸禄并着军需品那些,每个月都至少要两万两才够。

可州府那边拨过来的军饷最多只有一半,剩下的以前都是守备府负责解决。

乔瑞臣早就被苗婉叮嘱过,笑道,“军需西宁镇百姓们做出来的东西便可以解决,但是将士们除了练兵外,也可以参与以工代赈嘛,往后西宁镇镇守的军营俸禄都分为底薪和工分提成。

不独以工代赈可以领工分,平时的训练还有值守也都由上峰打分计算工分,到时候凭工分领剩下的俸禄,只要不是浑水摸鱼之辈,我可以保证,他们到手的银子只会比原先的一半更多。”

徐斌和郑远心下一惊,改变发放俸禄一事,可得定北将军点头才得行。

毕竟固北军十五万人,还是轮值,若只有他们这边是如此,往后换了值,不满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乔瑞臣大概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如今我暂代大将军之职,我仔细考虑过了,有意见的人待得发现军需和俸禄都比原先还好的时候也会闭嘴,仍想闹事的人……”

他意味深长看了两人一眼,徐斌和郑远立刻明白过来。

谁也不知道固北军中还有没有陈嗣旭留下的势力,他们未必敢造反,可暗中使坏的法子多得是,谁也没办法保证军中一片太平。

而且固北军在西北算得上受苦,天气暖和的时候还好说,天儿一冷大部分人都会变懒,主要也是冻得慌。

若是有了工分,大家能吃饱穿暖,往后将士们的积极性也会高很多,长此以往倒是个好事。

到时候还要闹事儿的,那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他们是什么心思了,就算不是陈氏残留,也不妨碍按照残留给清出去。

两个人迟疑半晌,毕竟如今固北军算是乔瑞臣说了算,他们啥都没说,只打算暗地里将事情告诉郡城那边的人,好歹得让圣人知道这边发生了什么。

若是圣人不吭声,那他们自然只有听命的份儿,也没必要跟这位守备兼云麾将军对着干。

俩人也不是陈嗣旭的嫡系,若真想挑事儿,他们今天就不会来的这么痛快。

苗婉该说话的时候说话,不该插话的时候就安静听着,至于里正和亭长,有问题则小声请教乔盛文。

乔盛文如今不用忌惮陈家有人盯着,身为户部侍郎他胸中丘壑远飞苗婉能比,低低几句话就说的亭长和里正们直点头。

最着急的还是里正们,虽然地里收成没收到影响,可乡下人也就能稍微填饱点肚子罢了,想要活得滋润那还是白日做梦。

所以对乡下人来说,镇子上和城里低人一等的手艺人,那也是他们眼巴巴羡慕的。

如今能有机会学一门手艺,还不耽误家里的牲畜和粮食赚钱,他们也是泥腿子出身,谁也安稳坐不住。

有个胆大些的先开口,“那咱这就回去,将告示发出去吧?不知道从啥时候能开始报名呢?”

苗婉这才笑着看向乔瑞臣,“自然是越快越好。”

乔瑞臣又看徐斌和郑远,“不知两位大人明日可否各自派出两百将士一早前来?从明天开始就能计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