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新王朝(第2/2页)

遗民早都死绝了。

如今这里只有盼着重归盛世的唐人。

“这宋主……也太赖种了吧?!”

人群中忽然爆发出了嘲笑声,有人指着赵禥的车驾,喊道:“蔫头蔫脑的,太赖种了!”

“长得忒磕碜,宋国就这种国君,怎么能不亡国……”

这些百姓们越骂越大声。

就像是一块烂肉已经从身上割下来,怎么踩都不再觉得痛。

……

在抵达开封之后的数日,闻云孙得到了李瑕的召见。

“诸公告诉朕,朕需要任命一批国史院编修官,为亡宋修史。”

没有寒暄问候,李瑕一见到闻云孙便开口说起来,像是怕忘了要说的话。

“朕有意任命李冶、郝经主导此事,两位卿家都是当世大儒,唯不太熟悉宋国,故而朕打算问你的意见。”

闻云孙因这个突如其来的话题而有些发愣,反应过来后才应道:“我并非唐臣,不宜妄加评论。”

“便当是朋友间闲聊。”李瑕道:“朕可与你说说郝经对赵宋的态度。”

“好。”

“他说,帝王受命于天,看的是德行与功劳。德行能够安抚百姓,功劳能够平定天下的大乱。汉、唐两朝都推翻了前朝的暴政,并削平了天下间的反贼,所以得天下。而赵氏侍奉柴荣时,说不出有什么功劳,百姓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谈何仰慕?让赵氏做到节度使的位置,都已经是太过份的荣宠……”

“非瑜。”

闻云孙听到一半,连忙唤了一声,其后愣了愣,行了一礼,道:“我深受宋恩,不宜听这些议论。”

李瑕道:“朕却觉得郝卿说的很对。”

他不等闻云孙回答,又继续追问道:“把朕取代赵氏时对天下所做出的功劳,与赵匡胤取代柴氏时的功劳相比,你觉得谁得国更正?”

这是场不公平的谈话。

李瑕在见闻云孙之前,已让群臣为他打好了腹稿,而闻云孙则是突然间面对这些问题。

“回陛下,我太祖皇帝对天下之功劳……在于得位之后。”闻云孙应道:“我太祖皇帝历五代之暴乱,尤以宽容而待天下,有仁民之德也。”

“朕亦希望,朕对天下的功劳更多的是在得位之后,你可愿帮朕?”

“如今归顺于陛下的宋臣如过江之鲫,我斗胆,请陛下容我出家为道。”

“朕若想让你为宋朝编史,如何?”

闻云孙沉默了一会儿,似乎有些动摇。

李瑕道:“你是赵宋的右相、枢密使,是状元。更重要的是,朕希望你能让朕知道自己与忽必烈不一样。”

“陛下自是与忽必烈不同。”

“而你不愿降忽必烈,却也不愿降于朕?”

闻云孙久久不语,末了,叹息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我读圣贤书,被先帝点为状元,赐字宋瑞。今若改换门廷,于心有愧……请陛下成全。”

“听老妪乞活之谋,领称臣纳贡之命,以保全举国纸醉金迷之癫狂,盼以此来成仁取义。你若将这当作忠,则忠得也太过了吧?”

“若往后有朝一日,李氏社稷存危,又岂可少了愚忠之人?”闻云孙叹道:“其实陛下也需要有人为宋廷尽忠到最后,既无旁人愿意当伯夷、叔齐,便由我来尽忠守节,岂不好?”

“好吧。”李瑕道:“朕再劝你最后一句吧。”

“洗耳恭听。”

“隋亡时,也有尽忠职守到最后的忠臣,尧君素。‘必若隋室倾败,天命有归,吾当断头以付诸君’,如果对隋朝的忠心于百姓有益,他也能忠昭千古、流芳百世。但你看,如今世间有几人知道他?”

李瑕是在劝闻云孙,同时也是在告诫自己。

“朕想要让后世无人在乎谁曾为赵宋尽忠守节,那只能通过一个恢宏盛世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