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2/4页)

不成想,徐总的面子也不管用。

“他们的收费标准,你打听清楚了么?进场费收多少?”狄思科问。

钱运旺翻出一张收费表说:“进场费一万五。”

“多少?”

钱运旺理解他的惊讶,又清晰地重复了一遍。

狄思科:“……”

他以为一万块就顶天儿了,没想到这大华进驻内地以后,开价会这么狠。

难怪徐总说超市里的商品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呢,这个天价进场费就把一大半没实力的中小厂家拒之门外了。

一万五可不是小数目。

“走,叫上供销科的柳科长,咱跟曾厂长商量商量去!”

全市第一家大型超市的东风,他们是一定要借的,但到底要怎么借,还得有个详细章程。

曾浩田看到价格表以后,也被那高额进场费,以及各种巧立名目的收费项目惊得目瞪口呆。

他与狄思科还不同,并不了解大型超市的运营模式。

这会儿只觉得港商是来内地卷钱的。

“那超市有啥了不起啊?”曾浩田甩了甩价目表,“我以前把电视机卖进过王府井和西单商场,人家那么大的单位,也没说收取个进场费啊!”

“哈哈,资本主义嘛,没有免费的午餐。”

“那他们这个超市要是干不了几个月就黄了,咱们交了那么多的进场费,岂不是会打水漂?”

“以大华超市的实力,几个月就倒闭是不太可能的,即使要倒闭,也能挺上一两年,够咱们回本儿了。”

曾浩田不是那种不接受新鲜事物的老顽固,这种零售模式在很多国家都成功了,说明人家是有狮子大开口的资本的。

但有些问题,他得问清楚。

“进入超市货架的每种商品都要交一万五,还是每个供货商交一万五啊?”

钱运旺已经将细节打听清楚了,“每个厂商在进驻超市时,一次性缴纳一万五进场费,就像在银行开户似的,交了这笔钱以后,咱们厂就在超市里有户头了。在咱们的户头下,无论销售多少种产品,人家都不管。卖一种商品和十种商品,进场费是一样的,所以,咱们能提供的产品种类越多越划算。”

“那咱们交了这一万五,岂不是可以把厂里的所有产品都放进去?连滞销的老肥皂都可以一起卖?”

钱运旺说不出个所以然,但狄思科是了解详情的,解释说:“超市里采取末位淘汰制,卖得不好的产品会被直接淘汰,人家不可能让这种滞销品占用货架资源。”

“这个端头费和堆头费是怎么回事?”曾浩田指着价格单上的名目问。

这价格单上列出了近十项收费项目,广告费、海报费、促销费之类的,他都能猜个大概。

但这端头和堆头费就让人费解了。

“端头费就是把产品陈列在货架的两端,面向过道,人流量大,咱们产品的曝光度也高!堆头费就是单独把咱们的产品堆在桌面或地上,作为主推产品。”钱运旺怕他心疼钱,忙说,“这个费用不是必选项,可以根据咱们的实际需求选择。”

柳勇:“……”

这港商可真会赚钱呀!

国营百货商店里,也有货架位置之争。

但是厂商只需要跟商店领导或售货员搞好关系,就有可能把产品放上最好的展位。

人家港商可到好,谁想要好位置,就用真金白银来换。

几人对着那张价目表讨论了一上午,在价目表的堆头费、端头费、广告费、促销费前面画了对钩。

这些费用都是每半个月缴费一次的。

趁着超市刚开业,他们可以花钱购买几个好位置。

但是开业赞助费、进场费之类的费用,在曾厂长看来就是宰人的项目,他不想交这笔钱。

“咱们厂这个月的情况好了点,但大多数货款还没回笼呢,现有的钱还得省着花。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个什么进场费抹掉?”

柳勇是老供销了,当即就有了两个主意:“第一,可以跟超市方面谈一谈,用货品的供货价抵扣进场费,咱们可以选一款利润最高的产品抵给他们。这样的好处是不需要交现金。”

“第二嘛,就是交给他们一万五的现金,但是需要他们额外附赠两个超市广告位给咱们。大华超市我去过了,门口还有好几个广告位空着。”

曾浩田问:“超市的招商情况怎么样?合作的厂家多吗?”

钱运旺回忆道:“他们一边打开业广告,一边打招商广告。昨天我去超市里看了,货架空着一大半,但是采购副经理说,已经有好多外资品牌和合资品牌与他们签订合同了。”

大型超市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那些跨国品牌对这种零售模式很熟悉,掏钱也掏得痛快。

反观内地厂商,对新事物不熟悉,又有那么高的进场费挡在前面,很多厂家都望而却步了。

狄思科心里早就有个模糊的想法,跟几人稍稍透露,便让大家眼前一亮。

曾厂长一拍大腿说:“这个办法好,要是能谈得下来,很快就能让那几个停产车间重新复工。哪怕不能减免入场费,咱们也干呀!狄厂长,你对这个项目有多大把握?”

“没什么把握,这还只是咱们一厢情愿的想法。”狄思科思考片刻说,“大华超市在三天后就要印刷特惠商品宣传单。先尽量用柳科长的办法,以供货价抵扣进场费,让产品上了这个宣传单再说。另一笔生意,咱们慢慢跟他们谈,最好能把进场费免了。”

*

厂里把进驻大华超市的工作,交给了狄思科和柳勇负责。

二人带着人分头行动。

柳勇先去找采购经理谈进场费和开户的问题,狄思科则给合资公司的副总曲涛打了电话,想跟他谈另一个合作。

然而,曲总如今水涨船高了,所有电话都是由秘书代接的。

狄思科去合资公司的临时办公地点找不到人,就只能打电话约时间。

即便如此,见面时间也是约不上的。

曲总比领导人还忙,一竿子就把见面支到半个月后了。

狄思科寻思,两人一起当领导秘书的时候,怎么说也共事过一段时间,这曲涛不至于这么不讲情面吧?

他又尝试着给对方打了传呼,请对方抽空回话。

这回曲总倒是回话了,只不过,客气地婉拒了狄思科的见面邀约。

“曲总,你就算工作再忙,也是要吃饭的吧?”狄思科玩笑道,“我知道你现在是大忙人,不占用你的工作时间,找个午饭或者晚饭时间,一起吃个饭总可以吧?”

“小狄厂长,我现在是真的抽不开身!第一家超市还没营业呢,第二家超市已经在建了,现在第三家超市又开始选址了。我最近天天在工地,吃喝都是在工地上跟工人们一起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