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3/4页)

“嚯,既然忙成这样,那就改天再说吧,回头我弄点汽水啥的,去工地上慰问慰问曲总。”狄思科跟他寒暄着,在心里轻嗤一声,就放下了电话。

不见就不见,有啥了不起的!

曲涛放下电话以后,默默抽了根烟。

他一方面是真的很忙,另一方面,也确实不想跟狄思科见面。

狄思科刚来集团的时候,职级比他低半格,见面得喊他一声曲主任。

如今人家升副处了,虽然日化厂的工作环境远不如集团,但毕竟是两千人大厂的副厂长。

而他呢,兜兜转转好几年还是科级干部,给领导当秘书赚不到什么钱,最终还是为了钞票下海来合资公司了。

面对狄思科时,他总是心情复杂。

要不是当年被媳妇闹去公司,他主动辞去了综合开发三部的经理职务,就不会被狄思科捡了自己的漏!

更不会有当下的局面。

望着秘书为他续茶的动作,曲涛的心情又很快好转了。

合资公司也不差什么,除了港方派来的那个姓许的经理有点硌牙,其他方面都很完美。

最起码工资高,还有了为他服务的专属秘书!

另一边的狄思科,已经跟硌牙的许经理约上饭了。

吃饭的地点没有多高档,就在管歧珍大姑姐的川菜馆里。

狄思科斯哈斯哈吃着菜,“许总,听说你老家是四川的,这家的川菜做得不错吧?”

许捷竖起一个大拇指:“我在港岛长大,但父母都是四川人,这菜跟我从小吃到大的口味一样!”

他吃惯了辣,比狄思科的情况好了许多,只在额头稍稍出了些汗。

“那你嘴馋的时候,就可以来张姐的店解解馋啊!”狄思科问,“你以后就一直在北京工作啦?王生那边能离得开你么?”

许捷点点头说:“王生身边有八个处理不同事务的秘书,不差我一个。”

他其实不是王生的私人秘书,而是总裁特助。

时机合适就会被派到分公司当一二把手。

王生早就有意让他来北京负责合资公司连锁超市的项目,所以每次来内地出差的时候,都是他跟在王生身边。

狄思科吃不惯辣,灌了两大杯茶水,才重新开口问:“听说大华超市已经为第三家店选址了?”

许捷笑着颔首:“确实,狄厂长消息很灵通。”

“大华超市的扩张速度可真快呀!”

“时间就是生命,大华超市开业后,很快就出现大量模仿者。我们需要尽快树立大华在北京百姓心中第一的地位。”

狄思科擦了擦嘴,笑道:“这也是我今天约你吃饭的目的呢!”

“?”

“在决定与何氏合作之前,我其实与好几家国际大型零售商联系过。”

许捷理解地点头。

大华超市背靠何氏,在港岛还算有些名气,但是与全球那些零售巨头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人家寻找合作对象,肯定首选更知名的。

“虽然没机会与零售巨头合作,但我用心研究了很久他们的运营模式。其他的先不谈,光是拥有自有品牌这一点,就比大华超市要更有优势。我去过欧洲和美国的几家大型超市,发现很多食品和日化产品的包装上都印着他们的商标,而且价格亲民。因为物美价廉,很受普通收入人群的欢迎。”

许捷默默听着,并没有打断他。

“大华超市刚刚进入北京市场,销售额即将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如果合资公司可以利用好这个机会同时推出自有品牌的产品,那么吃到超市红利的就不只是缴纳高额进场费的厂商,同时还有咱们的自有产品,比如大华洗洁精、大华洗衣粉、大华肥皂、大华豆油,大华面粉之类的。”

“你们在北京可以开三五家连锁超市,甚至接连开上十几家,但是开再多超市,合资公司的角色都类似于包租公,只是为众多产品提供一个卖货的货架。要是能趁此机会,发展自有品牌,合资公司的业务就更多样化了,发展潜力也是巨大的。”

许捷年纪轻轻就能被王铮安提拔上来,必然是既聪明又有能力的。

闻言,便笑着问:“狄厂长所在的日化厂,想为我们代加工日化产品?”

“当然,”狄思科吹牛不打草稿,“我们厂是整个华北地区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日化用品生产企业。生产线和配方都是现成的,你们今天下单,我们明天就能出货。”

许捷推了推眼镜,半是打趣半是认真地说:“我怎么听说,北方日化厂的好多产品都滞销了?”

“哈哈,那都是老黄历啦!你去我们厂实地看看就知道了,每天来拉货的卡车不停歇。最近我们刚有一款小红帽儿童牙膏上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出货一百五十万支!”

狄思科又叹了一口气说,“不过,说实话,我们厂有些产品确实存在滞销情况,但是产品在质量上完全没问题,主要是广告宣传不到位,而且产品包装有些落后了,需要更新升级一下。”

趁着帮大华超市代加工的机会,升级产品包装。

既能赚取加工费,又能扩大市场份额,还能解决厂里过剩的生产力。

简直是一举数得,稳赚不赔的买卖。

许捷对狄思科的这个提议还是很感兴趣的,他即将长期驻扎北京,大华的长远规划也是需要他来筹谋的。

自产自销自有品牌,是个可以考虑的路子。

*

许捷还需要时间思考,狄思科暂时没能拿到人家的代加工订单,但是他的这个点子免费送给许捷,帮厂里省下了一万五千块的进场费。

自家工厂只需要缴纳端头费,堆头费和广告费即可。

因着省下了一大笔进场费,曾厂长这回相当阔绰,打败好几个外资品牌,大手笔地买下了超市的最黄金促销位。

专门用来摆放小红帽儿童牙膏。

定价九块九的清洁套装,也混上了一个在大过道里的堆头展位。

因着已经全城打广告多日,又到处分发特惠商品宣传册,大华超市试营业的第一天,就差点被消费者挤破了门槛。

狄思科本想去凑个热闹,看到那拥挤的架势以后,也不敢往里进了。

又灰溜溜地开着车回了厂里。

当天晚上他就接到柳勇的电话,经过一天的抢购,大华超市的货架基本已经被清空了。

现在正在闭店补货。

日化厂的所有产品都卖得超出了预期,需要厂里尽快开仓送货。

狄思科精神振奋,第二天正好是周日,大华超市的抢购热潮席卷京城,郭美凤看到广告以后,一直念叨着去买东西,所以他打算陪着老妈和媳妇去凑凑热闹。

不过,第二天的火爆程度比开业第一天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