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3/4页)

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万多块,将近两万块的订单,不比机关食堂的走货量差。

李报国这个配送员,每月能赚好几百块的提成,直接把送菜当成了正经工作来做。

唯一不足的就是,这些街坊们的要求太多了。

这天下班回家,狄思科刚进门,就听于童说:“刚才刘大妈来串门了,让我问问你,能不能往菜单里加点水果。”

狄思科:“……”

因为这些街坊们,他们配送中心已经联系了牛肉羊肉鸡肉的货源。

要不是鸡蛋的损耗量太大,连鸡蛋都能给弄来。

“他们总不能天天在家呆着吧?没事也去菜市场溜达溜达买点水果嘛。”

郭美凤和小阿姨,拿着最新的菜单勾勾画画,随口说:“过年前的水果涨价涨得厉害,你们要是能弄来水果,咱家也从配送中心买。”

“即使我们有水果,也不会太便宜。”狄思科摇头道,“现在的水果大多是从南方运来的,价格都不算低。”

他嘴上抱怨街坊们太能找事了,次日去上班的时候,还是把农贸公司的供销科长喊了过来。

张文青曾经是市蔬菜公司下属国营菜站的站长。

前几年蔬菜公司搞体制改革,关停了几个菜站,他就顺势下海贩水果了。

结果水果的水比蔬菜还深,他因为两车皮的烂柑橘赔了一半身价,此后彻底上岸。

正赶上星火农贸服务公司招人,他就来公司当供销科长了。

此时,听说狄主任想卖水果,张文青连连摇头。

“狄主任,听我一句劝,水果的损耗量太大了,冬天的水果一冻就烂,咱还是专心卖蔬菜肉类吧。咱们的保鲜库不够大,千万别招惹水果。”

“我寻思过年前这段时间水果需求量挺大的,而且咱们单位也要采购水果发过年福利,可以趁机弄一批水果来试试。”狄思科有时候说风就是雨,穿上羽绒服就要出门,“走,咱去批发市场看看行情。”

张文青拦住他说:“您要是一定要看水果,那就别去批发市场了,这段时间水果特抢手,批发市场都未必有货,咱直接去货运站看看吧。”

狄思科奇道:“连批发市场都没货?那农贸市场的货是从哪里来的?”

“您跟我去看看就知道了。”

两人一起出门,去了建在区里的一个火车站。

这一站是小站,客车经过时并不停留,只有货物列车仍在使用这个火车站。

每天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辆货物列车在此卸货,新鲜蔬果由此被送入首都百姓的菜篮子。

他们抵达货运站的时候,有一批货刚刚卸在货场。

狄思科二人刚走过去,就有一个外地口音的男人主动问:“兄弟,刚从海南运来的香蕉要吗?”

“怎么卖啊?”狄思科好奇道,“大哥,你这批货没联系到买主,就敢往北京运呀?”

那男人在他脸上瞄了两眼,便警惕地闭了嘴,不再跟他搭话了。

狄思科摸不着头脑,“他这是什么意思?还卖不卖货了?”

“狄主任,您问得太多了。”张文青低声道,“现在好多南方老板都不联系买主了,货到北京自然有人来买。”

他指了指在货场上来回穿梭的几拨儿人,“那些都是来进货的。”

“他们不去批发市场交易?”狄思科很快就反应过来,“那岂不是偷税漏税?”

外地蔬果进京的正常流程是,货物先在货场卸货,由货主雇车将这批货物送往全市各大批发市场销售。

每个市场都有工商税务的工作人员,货主卖货以后,直接在批发市场缴税。

若是在货运站私下成交,就会省下许多税金。

张文青:“您可小点声吧,那些人看过来了。”

狄思科:“……”

张文青带着他走远,刻意降低音量说:“在货运站交易,不但不用交税,还省下了雇车运货进城的钱,他们拉一趟货进京不容易,当然想多赚点。”

狄思科没再吭声,重新走回货场,不远不近地观摩了几笔交易。

果然都是就地买卖的。

运费由买卖双方一人一半,不一会儿就拉走了好几车货。

他们在货运站呆到快要下班,才返回办公室。

今天当然是什么也没买到的。

他们是国营单位,不可能明知道存在偷税漏税的漏洞,还用这种方式交易。

毕竟跟税务局是邻居,咱得自觉点呀!

不过,虽然没能采购到水果,狄思科整个人却非常兴奋,总有一种天上即将掉馅饼的感觉。

他刚回单位,就去了潘芝花的办公室。

潘芝花已经在收拾背包,准备下班了。

即使经合办已经有了不少业务,也阻止不了大家准点下班的脚步。

“狄主任还没下班呢?”

狄思科了解单位里准点下班的习惯,他也不想干讨人嫌的事,只道:“我说几句话就走了。”

潘芝花放下背包等着他的下文。

“潘主任,你知道咱们区里那个火车站吧?”

“知道呀,就在我之前工作的向阳乡附近,我以前还在那边坐过火车呢,不过现在好像已经没有客车在那边经停了。”

“对,现在就是单纯的货运站,外地的很多蔬菜水果都是从那边进京的。”

潘芝花点点头,还没理解对方的意思。

狄思科向她介绍了下午在货运站的见闻,然后问:“货场那块地是咱们区里的吗?”

“不是,应该是归铁路部门的。”潘芝花答得肯定。

狄思科起身在办公室里转了几圈,潘芝花被他转得眼晕,正想说要是没什么事就下班吧,就听他停下来道:“潘主任,你觉得在货运站那边开一个农贸批发市场怎么样?”

“啊——”潘芝花一下子就卡了壳。

狄思科却自顾自地说:“咱们出钱修建市场,让铁路部门出地皮,双方合伙搞个批发市场。既能省了货主向市内批发市场运货的运费,又能阻止国家税收流失。”

潘芝花:“那对人家铁路部门有什么好处呀?”

“那块地用来当货场,只能收点寄存货物的租金。但是建了市场以后,既可以收租金,又可以收管理费和入场费。这不是给他们创收嘛!”

潘芝花看看手表说:“狄主任,我看咱还是先下班吧,这批发市场的事不是一朝一夕能落实的。你看莲花乡的那块地,三四个月过去了,还没动工呢!咱们都回家好好合计合计,我也找人打听一下货运站货场那边的土地性质。”

*

狄思科下班回家的一路上都在琢磨在货运站修建批发市场的可能性。

确实如潘芝花所言,这项合作不是轻易能促成的。

毕竟地皮是人家铁路的,人家财大气粗,未必能看得上那点管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