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第2/4页)

三嫂有样学样,将另一个翅膀夹给他,憋了半天憋出一句:“两只翅膀才能飞。”

轮到林桐的时候,盘子里只剩鸡胸肉、鸡头、鸡屁股。

彬彬将鸡头夹进五叔碗里说:“五叔吃了鸡头,以后出人头地!”

“你五叔都快三十了,”狄思科嫌弃地将鸡头放回侄子碗里,“出人头地的机会还是留给你吧!”

彬彬已经是高中生了,常年练习游泳,让他的身高像翠竹似的不断上窜,跟身边的一串萝卜头比起来,好像是两代人。

闻言就在鸡头上啃了一口,然后他笑着说:“那让我们有礼表演个节目,庆祝五叔和小姑升职!”

“这个主意好!”林桐第一个表示赞成,孩子学了这么久的钢琴,她也想找机会展示一下成果,“佳佳跟弟弟一起来一个!”

佳佳:“……”

她这个年纪的孩子最烦在亲戚跟前表演节目,表演还没开始,她就已经尴尬了。

于童搂上佳佳的小肩膀说:“佳佳已经是钢琴八级的水平了,让有礼跟姐姐一起演奏,多打击咱有礼的自信呀!今天就让有礼表演一个,佳佳负责场外指导吧!”

佳佳莫名在心里松了口气,点头说:“我弟弟的钢琴也弹得很好了!”

有礼还算镇定,坐在钢琴前弹了一段最近经常练习的曲子,得到了满堂彩。

四哥撺掇道:“狄嘀嘀,你不是也学钢琴了嘛,也给大家表演一个!”

相比于十多岁的佳佳,只有四岁的双胞胎正是表现欲旺盛的年纪。

狄嘀嘀闻言就走到钢琴前,冲着观众们鞠了一躬,并自己报幕:“大家好,我叫狄……”

深知闺女习惯的狄思科适时打断,“自家人都知道你叫狄谨言,不用介绍了,赶紧表演吧!”

狄嘀嘀有自己的节奏,无视了爸爸的吐槽,继续挥挥手说:“大家好,我叫狄谨言,我是东轻幼儿园中(3)班的小朋友,我已经四岁啦!今天我要跟弟弟一起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打电话》!”

二哥偷偷跟媳妇嘀咕:“打电话也能当个节目啊?”

钟晓莎白他一眼说:“《打电话》是儿歌,咱家嘟嘟也学过,还给你表演过,一看你当时就不上心!”

狄嘀嘀一本正经地坐上琴凳,将小手放在琴键上,然后摇头晃脑地弹起了一段简单的旋律。

合唱: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

狄嘀嘀:喂喂喂,你在哪里呀?

狄嘀嗒: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合唱: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

狄嘀嘀:喂喂喂,你在哪里呀?

狄嘀嗒:哎哎哎,我在学唱歌~[1]

整首儿歌的歌词只有这几句,歌词有点短,所以狄嘀嘀唱了两遍才算尽兴。

演出结束后,还跟弟弟一起鞠躬谢幕。

“好——”亲爹带头啪啪鼓掌,“狄嘀嘀和狄嘀嗒表演得太好了!一会儿给你们一人一朵小红花!”

狄嘀嘀一下台就喜滋滋地扑到亲爹怀里,扑闪着长睫毛问:“爸爸,我唱得好吧?”

“太好听了!我闺女这嗓音完全可以去当大歌星,跟百灵鸟似的!”狄思科化身闺女的头号歌迷。

于童:“……”

没见过这么能吹的爹。

居然连百灵鸟这种形容词都想得出来!

在吹捧孩子这方面,二狗子算是接过了于宝塔的接力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在于童看来,童声都差不多,区别只在于音准和气息。

狄嘀嘀顶多就是音准比较好,声音还算清脆悦耳,完全达不到百灵鸟的程度。

这老父亲实在太能吹了。

然而,当天的聚会结束后,钟晓莎却独自找到她问:“你们有没有意愿让咱家狄嘀嘀出唱片?”

“……”于童啼笑皆非道,“二嫂,你怎么也跟着乱起哄啊?再继续吹下去,狄嘀嘀都快迷失自我了。”

“我可不是吹咱家孩子!”钟晓莎笑道,“最近我们公司要跟教育出版社合作一个少儿项目,发行《儿歌一百首》录音带。这么多的儿歌,肯定会邀请不同年纪的童星进行演唱。我之前带嘟嘟去试过音,不过这孩子音准差一点,老师那边没通过。我觉得咱狄嘀嘀还不错,你要不要带她去试试?”

中唱这边会组织一次集体试音,被选中的小歌手每人要唱10-12首歌。

不但是对孩子声音条件的考验,也是对记忆力和耐性的考验。

一次性录制那么多儿歌,很多小朋友都熬不下来。

录歌的酬劳还挺高的,录一张录音带可能会上万块。不过老五家不缺钱,她也就没在这方面着重介绍。

事关孩子,于童不能自己拿主意,只说:“我先问问狄嘀嘀自己的意思吧,她要是愿意去,我就带她去试试。”

*

狄嘀嘀当然愿意去了,她有了录音带以后,全国的小朋友都可以听到她唱歌啦!

而且她还可以像爸爸那样,把自己的录音带送给好朋友们!

狄思科听了孩子的决定后,忍不住感叹:“我闺女小小年纪就要女承父业,叱咤歌坛了!”

狄嘀嘀对于唱歌事业,明显比亲爹认真很多。

拿到二伯母送来的歌本以后,随时随地都在练唱。

这天早上,狄思科为了满足俩孩子的愿望,也为了顺便锻炼身体,不到七点就骑着“老北京胡同游”的三轮车进入早高峰的车流,送他俩去上幼儿园了。

狄嘀嘀和狄嘀嗒就像人肉点唱机似的,坐在车后座唱了一路。

来到幼儿园时,嗓子都有点哑了。

狄思科不得不将三轮车停在门口,进去跟小白老师叮嘱,双胞胎姐弟用嗓过度,今天别让他俩唱歌了。

安顿好两个孩子,狄思科又顶着路人好奇的视线,一路将胡同游三轮车骑去了公司。

职工们像看西洋景似的,围着那辆三轮车反复参观,只一个早上的时间,狄总更换座驾的消息,就在公司上下传遍了。

今天上午要开个产品会,马援朝在会议室里看到他就笑着问:“狄总,听说你的座驾从四轮变成三轮了?”

“哈哈,家里两个小孩嚷嚷着坐三轮车,我拗不过他们,就骑着三轮车送他们去了幼儿园。”

马援朝此时才算真切感受到两人的年龄差距,小狄的闺女儿子才上幼儿园,而他家孙子也要上幼儿园了!

董事长和总经理还有心思说笑,副总和工程师们却完全没有闲聊的心思。

大家都铆足了劲,想要争取新项目的资金呢!

狄思科并没一上来就谈新项目的话题,而是让万锦汇报了最近传呼机的销售情况。

“八一寻呼台首期采购1200台数字传呼机,一周内就会完成交付。除此之外,供销科的同志已经跟五个省气象台取得了联系,其中两家对筹建寻呼台很有兴趣,只要腾飞帮他们建台成功,腾飞传呼机将在两年内成为营业厅销售的唯一品牌。另外,咱们已经在本市的六所高校设置了个人代理,在校内帮大学生开通寻呼服务。不过,大学生消费水平有限,平均每天只有十台的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