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第2/4页)

孙总工和研发小组的负责人早就已经试过上百遍了,样机自然是没问题的。

只是当着全体领导和研发人员的面,再演示一遍,显得更正式,更有仪式感。

一项项功能和指标试过去,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之前的芯片是从国外进口的,有些功能并不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但因着是进口的,供应商不可能根据腾飞的需要随时调整功能,所以腾飞这些年一直将就着。

如今有了自己研发的芯片,研发人员们根据用户的反馈,增加和删减了一些功能。

比如在五秒十秒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分钟和五分钟退回功能,也增加了字幕功能。

这枚芯片可以让VCD影碟机实现一次小升级。

腾飞的技术有了这样重大的突破,当然不能瞒着,公司很快就将这项突破上报了。

内地的VCD影碟机市场长期打价格战,厂商们的大笔费用都花在了营销上,几乎所有厂家都是直接采购进口芯片,在内地组装,赚快钱。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根本没有精力也没有经费来搞研发。

所以,腾飞的这枚芯片,是内地第一枚自主研发的VCD影碟机芯片。

实现技术突破的消息上报后,部里和市里都派了专家来腾飞调研,确认无误后,市里非常给力地帮腾飞牵线了一家港岛的芯片公司。

腾飞目前只有研发能力,没有生产能力,成品还需要芯片工厂代加工。

所以,市领导给腾飞牵了一条线,探讨与港岛芯片公司合作,在内地合资建厂的可能。

全开瑞很快就带着队伍飞去了港岛,狄思科留在北京应付一波波打探和采访。

这两天很多报纸都报道了国产VCD芯片问世的新闻。

主流媒体当然是一面倒的夸赞之声。

但是,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媒体也开始兴起了。

有一家门户网站上便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狄思科早在十年前就开始鼓捣计算机,一直在潮流前线冲浪,自然也会使用最近兴起的门户网站。

看到网站上挂着的文章时,险些没把他的鼻子气歪!

不知这网站的编辑是什么人,只把腾飞芯片问世的消息当做引子放在第一段,然后很快就将话题转移到了前段时间的抗洪捐款上。

在这次支援抗洪前线的过程中,很多知名企业都担负起了社会责任,向灾区捐款了。

各单位捐了多少是有数的。

新闻编辑将几家大企业的捐款金额罗列了出来,还搞了一个排行榜。

排在前三名的是三家民营企业,之后的是一些知名外企和合资企业。

腾飞在这个排行榜中以101.346万元的捐款金额,排在了第29名。

狄思科看这个排行榜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可是,这个捐款金额,放在网站编辑那里却是有大问题的!

人家说了,腾飞每年营收几十亿,还总是标榜自己是国有企业,高科技公司,动不动就就要跟外企看齐。

那这次救灾捐款,怎么就不向人家看齐呢?

哪怕捐300万也凑合呀!

规模这么大的知名企业才捐了100万,混在一众中小企业之间,实在是有些寒碜。

狄思科对着那篇报道反复看了两遍,看到第三遍时直接被气笑了。

感慨一句没文化真可怕,他就关了网页。

反正这年头上网冲浪的人不多,这篇胡说八道的报道也没什么人点击。

这种言论只要不大范围传播,狄思科就懒得管它。

可是,他这边刚收到彬彬返回军校的消息,正在担忧孩子脱落的指甲和感染的伤口时,周健将却突然进来通报说,有个记者想采访他。

“什么记者?让他们跟宣传部门对接吧。”

狄思科已经接受过两家主流媒体的采访了,再接受其他记者的采访,还要说那些车轱辘话,他觉得没什么必要。

周健将递给他两份报纸和一份打印稿,“这是那位记者同志拿来的,她想采访一下您关于这篇报道的看法。”

狄思科接过来一看,正是那个门户网站的智障言论,被记者打印了下来。

而且,竟然还有两家报纸将这篇报道转载了!

这两份报纸不是北京本地的,好像是外地的地方性报纸。

狄思科本来不想做什么回应的,但他拧眉想了想,还是点头说:“你跟记者同志约时间吧。”

周健将小声说:“她本人就在楼下等着呢,咱们还有半小时的空闲时间,要不让她现在上来?”

“那你让她来吧。”

周健将带上来的是一位年轻记者,看面相似乎刚出校门没多久。

有些紧张地与狄思科握过手,做过自我介绍后,就问起了狄思科对这篇报道的回应。

好像连她自己都没想到,真的能见到腾飞的董事长。

狄思科笑着问:“李记者觉得这篇报道有什么问题吗?”

李记者推了推眼镜说:“我认为他们没有必要相互比较,能在抢险救灾的过程中献出爱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不应该用捐款的多寡来衡量企业对此的重视程度。”

“我觉得李记者说得也不全对,”狄思科叹气说,“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确实不应该以捐款金额的多少来衡量每个人的爱心,毕竟个体能力不一样,咱们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但我认为大企业在享受时代和政策红利的同时,也确实需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李记者:“……”

这啥意思?

岂不是承认了腾飞捐的确实少?

说实话,以腾飞这几年的营收情况来看,它捐款一百多万着实有点少。

她看到那篇文章的时候,也觉得人家分析得有一定道理。

“不知李记者看过我们腾飞的捐款署名没有?”狄思科问。

“难道不是腾飞集团嘛?”

狄思科摇摇头,“准确地说是,腾飞集团全体职工。”

李记者:“……”

这有什么区别吗?

“其他企业的捐款都是整数的,比如200万,500万,而我们腾飞的捐款却是101.346万元,有零有整的,您就没想过是为什么?”

李记者恍然地“啊”了一声。

狄思科笑着说:“这101.346万元的捐款,并不是以腾飞集团的名义捐的,而是以腾飞集团全体职工的名义捐出的,因为这些钱就是我们公司职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用五十元、一百元,甚至是十元、二十元,一点点凑出来的。”

“腾飞集团是一家国有独资企业,也就是说,这家企业是属于国家的,属于全民的。公司管理层,无论是董事长还是总经理,都只是代理人而已。腾飞集团的盈利并不是放进了我们个人的腰包,而是要统一上交中央,由国家统一支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