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第3/4页)

“所以,我们没有权限动用国家的资金捐款。腾飞的一切行动要听指挥,要服从大局。国家在抗洪抢险的工作中有统筹安排,只要上级向腾飞下达了支援任务,那么只要是腾飞有的,我们就会及时拿出来。”

李记者的钢笔在本子上快速记录,有些抱歉地说:“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其中的前因后果,看了那篇报道,就有些动摇了。”

比如她自己。

狄思科无所谓地笑笑说:“没关系,李记者好好写一篇报道,帮忙介绍一下我们这些国有企业的特殊情况,尽量减轻大家的误会吧。再说,我们也不是什么都不捐的,之前市里有过统一安排,很多兄弟单位都向灾区驰援了物资,只不过大家是统一行动,并没有在这方面搞宣传。”

送走了记者同志,狄思科又翻了翻那两份报纸。

没想到小小的一个网站还有些流量,这样一篇报道居然还能被报纸转载!

他给宣传科的赵岩打了电话,请对方来办公室一趟。

然后将那篇报道交给了赵科长。

赵岩看完报道以后说:“狄总,需要出面让他们将稿件撤下来吗?”

“撤不撤都行,”狄思科摆摆手说,“我瞧着浏览这个网站的人好像还挺多的,你觉得在他们这个网站给腾飞打打广告怎么样?”

闻言,赵岩快速思索了一番,说:“他们这个网站有中文邮箱服务,大家需要使用电子邮件,所以点击量还可以,我也注册过他们的邮箱。不过我瞧着他们网站上好像没什么广告,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业务。”

腾飞的广告宣传主要还是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和电视广播,以及路牌、车体广告。

还没尝试过在互联网上打广告。

关键是现在上网的人显然没有看电视的人多,所以打广告的主要阵地还是央视广告。

狄思科小声说:“我怀疑他们那篇报道就是收费写的。”

像这种没有常识的低智言论,在传统报纸的主编那里就无法通过审核,想让这种抹黑腾飞的言论发酵,还得是没什么监管的互联网。

“都沦落到收费写这种小作文的地步了,我估计这家网站的日子不太好过。”狄思科说,“你先让人去跟他们接触接触,广告费别给太多,也别签太长时间,这种网站能否活过一个冬天都说不准。最多一年,一年10万就差不多了。”

“10万?”

少了点吧?

在电视台打广告,一天也不只十万啊!

“10万就不少了,这玩意是新兴行业,谁也不知道广告效果怎么样,你们先去试试,也算给他们的广告业务开个张了。咱们腾飞能在他的网站打广告,也是间接证明了他的流量和实力……”

其他的就不用狄思科多说了,赵岩是这方面的行家,只要有个方向,他的队伍都能搞定。

赵岩拿着报纸起身告辞,临出门前,狄思科又将人叫住了,“要是能谈成,还是让他们把那篇报道撤下去吧,咱花了钱的。”

赵岩:“……”

咱花的是广告钱,可不是撤新闻的钱。

不过,想想狄总那雁过拔毛的性格,他什么也没说,点点头答应了。

*

狄思科并没看出同事的腹诽,将报道和网站的事情托付出去,他就撒手不管了。

抗洪小英雄彬彬已经返回军校重新开学,而他这边也要再次进入校园读书。

他已经收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这个月底即将正式开起读博生涯。

刚收到通知书的时候,他就去学校跟张教授见了一面。

张教授给他列了整整一页的书单,都是需要认真研读的。

他还没正式入学,暂时没有学生证,先借用张教授的借阅证,在学校图书馆借了几本书。

孩子刚上学的时候都有股新鲜感,对待作业特别认真,狄思科这个成年人也不例外,这段时间回家都要认真学习,跟双胞胎共用一张大写字台写作业。

与小学生们成了同桌。

眼瞅着已经过了下班时间,狄思科正想回家学习呢,周健将又敲门走了进来。

“又出什么事了?”狄思科晃了晃公文包说,“没什么重要的事,就明天再说,你也赶紧回家陪陪老婆孩子吧。”

“嘿嘿,领导,这回咱可碰上大好事了!”周健将喜滋滋地说,“中央台有个栏目组想给您做一期专题节目!要跟您约个采访!”

“怎么又有采访?”狄思科当即就摇头说,“让他们去采访别人吧,那VCD影碟机的芯片又不是我研发出来的,介绍一次两次就差不多了。腾飞的新产品还没正式上市,咱们留着点力气,等到新产品上市再采访吧。要不你让翁总和金总他们出面也行!”

“找他们可不行!人家电视台点名找您的!”周健将把一份资料递给他,“这是他们的节目策划,叫《20年,20人》。据说是为了改革开放20年做的专题节目,要从全国各行各业选出20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您属实太优秀了,被人家选中了!”

狄思科正着急回家吃郭美凤做的酱大骨,那味道跟东北夜市的大排档有得一拼。

他随手将资料放进包里说:“行了,我回去再看,有了什么决定,我直接给他们打电话,你也下班吧!”

狄思科走出办公楼,哼着小调开车回了家。

进门时,郭美凤还在厨房里忙活,另外还有四哥这个场外指导在一旁指点。

郭美凤被他指点得脑袋里乱糟糟,在厨房里做了两个钟头,晚饭还没能出锅呢!

“行了,我不用你指点!”郭美凤嫌弃地将他拱出厨房。

四哥却坚守阵地不肯离开,母子俩又因为酱骨配料的多少,在厨房里呛呛了起来。

狄思科看到酱大骨还没上桌就放心了。

去厨房打了声招呼,就返回客厅,一边等着开饭,一边从包里拿出了刚到手的那份资料,跟于童探讨起那个《20年20人》的节目内容来。

于童拿起资料认真翻阅了一阵,笑着说:“他们这个节目其实很新颖,属于纪录片和专访相结合的形式,看介绍还挺不错的,就是不知道成片怎么样。”

狄思科肯定地点头,“嗯,角度也挺好的,以前介绍改革开放的成果时,主要是介绍标志性事件。像这样专门介绍人物的,还是头一回见到。”

于童偏头看着他勾起的唇角,揶揄道:“你心里快美死了吧?”

“没有没有!”狄思科故作谦虚,但上扬的唇角真是怎么也控制不住。

“啧啧,”于童羡慕道,“一共才选20人,而且还是从各行各业中挑选,你能被选中还真挺厉害的!”

狄思科继续谦虚:“没有没有,就是运气比较好,赶上好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