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康熙此子,断不能留!(第2/3页)

这可是破家灭门丧命之仇啊!

这么大的仇,怎么可能不报?

而且康熙还是杨起隆和朱慈炯的死仇啊!

想到这里,李中山又看了看朱慈炯和杨起隆。

朱慈炯点点头,“对!大将军所言极是,康熙最大恶极,不死不足以平民愤!”

康熙年间惨死的“朱慈炯”至少有十几个!这仇朱慈炯得报,不报就对不去死去的十几个“自己”!

杨起隆也点了点头:“没错……康熙此贼,断不能留!”

他倒不是想为另一个自己报仇,而是想为福全报仇!而且康熙不死,杨小弥怎么当太后?杨小弥不当太后,他这个隋国公怎么进步?

“那我和小弥之间的通信……”

杨起隆点了点头,“行,包在我身上!”

……

杨起隆带着李中山写给杨小弥的第一封亲笔信离开南京,北上去往开平府的第二天,李中山就把尚书左臣陈永华、尚书右丞卢三好和礼部尚书朱舜水一块儿请到自己的大将军府。然后向他们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朝鲜王国正在准备入侵日本!

“朝鲜入侵日本?这怎么可能?”朱舜水朱老爷子头一个表示不相信,“朝鲜国哪有进攻日本的国力?就算他们勉强出兵,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大将军,您别看日本国承平多年,但他们是武家当国,当官做吏的都是武士,武力之强,绝非朝鲜国可比!所以咱们还是规劝镇东将军一番吧。”

李中山摆摆手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何况是国家?朝鲜在杨起隆监国之前,的确兵弱民疲,根本无力入侵日本。但杨氏主政之后,一扫过往弊政,整军备武,训练水师,打造战船,造枪筑炮,国力军力一日千里,绝非往昔之弱韩可比!舜水先生,你可别忘了,杨起隆那是一仆二主,他不仅是我大明的镇东将军,还是大清的朝鲜监国,而且还是大清杨皇后的亲哥哥……他手里除了有朝鲜本土的军队,还有施琅的水师,直隶的团练,以及来自黑龙江的索伦人、巴尔虎人,还有澳门抓到的葡萄牙人,可能还有从东道草原上招募来的蒙古骑兵,实力可一点都不弱啊!”

陈永华也跟着帮腔,连连点头道:“杨起隆有钱啊,有钱就可以雇兵!

福全辛辛苦苦贪墨来的银子都落到了杨起隆的口袋里,他的瑞信堂又是唯一一个能在大明、大周、大清三国都开买卖的银号,三国之间的银钱汇兑,也只有瑞信堂能做。另外,高丽参、东珠和产自长白山、兴安岭的毛皮,也是他手里的摇钱树。”

卢三好补充道:“他何止有钱?他还可以雇到便宜又能打的精兵……白山黑水间的野人女真能有多贵?东道蒙古的牧民能要多少钱?就算朝鲜国的人工也是非常便宜的!

在朝鲜,哪怕是一品大员,一年也就中米十四石,糙米四十八石,田米两石,黄豆二十三石,还有四匹绸和十五匹棉布……这可是一品大员!都是和我,复甫还有大将军一样大的官,才这俩钱。下面当兵的苦成什么样,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朝鲜兵过去是不能打,而是吃不饱穿不暖,不值当为那点钱送命。如果杨起隆给手下的朝鲜兵发给一二十石米一年的军饷,这些朝鲜兵会不会拼命可就不好说了。

另外,朝鲜人口并不少,起码八九百万!那么多人,组织个十万大军去入侵日本,一雪万历年间被丰臣秀吉几乎亡国之恨,也无不可啊!”

这个朝鲜国的穷,也是冠绝东亚了!

不仅朝鲜的百姓穷,连朝鲜的国王和百官都穷得不像话。

朝鲜国王的王宫在倭寇入侵的时候给烧了,正宫景福宫根本没钱重修,历史上一直拖到那个明成王妃的公爹兴宣大院君掌权时,才算攒够了修复的钱……修好没几年日本鬼子又来了,然后朝鲜都没了!

因为没钱修正宫,所以朝鲜国王这二百大几十年(差几年就三百年了)先是“借房子住”,住在月山大君的私宅里,后来又好不容易攒了点钱原来的离宫昌德宫马马虎虎修复了,修好没多又烧了,然后继续攒钱……攒了快三十年,才有钱重修,但是钱还是不大够,为了能省一点钱,又拆了另一座名叫仁庆宫的小王宫中的许多建筑,用那拆出来的材料来修昌德宫。

这个老百姓买个房要攒三十年的钱是挺多的,当国王的攒三十年的钱去修房子的,朝鲜大概是独一份。而且,这个朝鲜国王只是明朝的郡王,他的房子只相当于明朝的郡王府。只要照着紫禁城修一个,那不知道得攒多少年了?

国王都穷,百官的俸禄当然更低,一品大员才八十七石各种粮食和十九匹布……大清和大周那里,最小的从九品官的俸禄也有三十多两银子加三十几石米。而大明这边的官俸则比大清、大周要高一倍还多,从九品的年俸是八十两银加四十石米!

而且大明、大清、大周的官多少都有的额外的油水……而朝鲜的官员因为朝鲜国内的工商业很不发达,捞钱的机会也很少,不说两袖清风吧,那也是没什么去钱的。

当官的都没钱,当兵就更穷了,恐怕饭都吃不饱,兼职的机会可能都不多。

这种穷官饿兵,能有啥战斗力?打不过日本武士很正常。

但是杨起隆有钱啊!

他真要想发动朝鲜侵日战争,拿点出来,给朝鲜兵发个一两银子的月俸,你看他们肯不肯卖命!

听陈永华、卢三好他们这一番忽悠,朱舜水也有点信了,摸着白胡子道:“看起来朝鲜还真有可能会去打日本……大将军,那咱们怎么办?是不是要劝说杨镇东放弃入侵?”

“劝什么呀?”李中山道,“朝鲜和日本是世仇,两国必有一战……除非日本国能够正视历史,向朝鲜君臣国民赔礼道歉,并且赔偿损失,才有可能取得朝鲜人的谅解。要不然以朝鲜国今日的同仇敌忾,一场大战那是不可避免的!”

“正视历史?赔礼道歉?还有赔偿……”朱舜水摇摇头,“不可能的,日本人不肯的。”

“不肯?”李中山冷冷一笑,“那就只能等着挨朝鲜人的揍了!”

陈永华也点点头,说:“日本人要不肯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那挨揍也是活该……咱们就算有心说和,也没道理可说啊!”

卢三好也是这个意思,一脸义愤地说:“日本当年杀了朝鲜那么多人,抢夺和毁坏了那么多的财物,就是赔偿个几千万两银子也是应该的!如果他们拒不赔偿,那咱们真没什么好说的。”

李中山对朱舜水道:“舜水先生,您和日本德川幕府的大人物都挺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