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乾坤

岁月如白驹过隙,倏忽而逝。隆冬元月下了几场大雪,时令反倒渐渐暖和了许多。冬日将去,万物复苏。等到小庭院里的花树抽出缕缕新芽时,一年一度的花朝盛会也纷至沓来。

这一天,是长孙蛮及笄之日,也是她满打满算生活在这个世界的第十五个年头。

打从月前病了一场,长孙蛮夜里就睡得不太踏实。原因无他,梢间外的小丫鬟绿绸被吓了一遭,连带其他人也杯弓蛇影。每至夜半,总会有人捧着烛台悄声走进内室看看。

长孙蛮明里暗里劝了好几次,春娘却不为所动,反倒乐见其成说院里的丫头们懂事了。

春娘自她出生时就在服侍,挂心她身上大小事。长孙蛮难以拒绝这份好意,只能拉过绿绸等人,委婉提了提自己夜里不喜旁人在床边转悠。

好心办了坏事,绿绸等人自然又是一阵惊慌。她们连忙诚惶诚恐应下,心里却暗自琢磨以后在梢间待着耳朵得竖直了。

这不,刚听到内室有些小动静,早在外间整理衣裳的绿绸猛地站起身。她先是开条门缝告知春娘,紧接着忙转进内室。

打起薄幔,拥被而憩的少女睁了睁眼,她嗓音里还带着浓厚鼻音,问:“多少时辰了?”

“还有一刻钟就到辰时了。郡主,您该起了。”

屋外响起春娘吩咐人的声音。

长孙蛮又使劲眨巴眨巴两下眼睛,脑子放空了好一会儿,等到鱼贯而入的侍女捧着洗漱用具进来后,她方坐起身来伸了个拦腰。

自逢月前病愈,萧望舒就特意叮嘱了小庭院众人好生照看,春娘遂由着她多睡会儿。时隔多年再次眠床,长孙蛮感动得眼泪汪汪。

因及笄之由,打前日起长孙蛮就在平就殿告了假。可今天不同往日,郡主这会儿才醒来……辰时过后,那些参加笄礼的宾客可就陆陆续续来了!

春娘脸色着急,忙催促底下人准备梳妆,小丫头们喏喏应声,手脚更麻利了些。等到收拾完毕,长孙蛮看着镜中垂髫簪花的少女,目光微微怔然。

她不由想到文曦、林滢及笄时,是否也像她这样突然感怀还未长大的日子。

正想着,院里长廊传来女儿家的嬉笑逗乐声。长孙蛮眺向半开窗扉,艳阳晴日,海棠花正开得茂盛,空气里浮动着清幽花香,亭廊曲折,远处走来几道裙衫妍丽的窈窕身影。

春娘望了一眼,赶紧上来替长孙蛮挽了个小鬏鬏,“是长平郡主她们来了。”小丫鬟们纷纷收拾起用具,绿绸小跑出门,传声小厨房赶紧把准备好的茶水点心端上来。

一切收拾俱毕,廊下姑娘们也走近了。

春娘打起精神,又仔仔细细整理了一番长孙蛮衣裳。

她可不想让人看出来今天郡主也赖床了……

打头进门的小小少女衣着素衫,只因前不久刚过热孝,她仅头顶簪了一朵浅青色宫花。这会儿她扬起脸,笑眼弯眉,看着十分和善喜庆。

春娘等人赶忙见礼,道了一声:“景宁公主。”

……

囚禁永巷的先淑妃文氏殁,七公主便成一介孤女。

虽然文家仍在京都,可到底不能护佑人一辈子,七公主早晚是会嫁人的。十二三岁正是定亲的好年纪,长安城里不少败落人家心思活跃起来,指望尚个公主回去,下半辈子安安逸逸享受荣华富贵。

反正这位公主与当今陛下打小就不对脸,想来那位寡言少语的帝王对这些无伤大雅之事并不会在意。

一众人心头的算盘打得啪啪作响。

结果没等到计划开始,素来不过问宫闱之事的陛下却一反常态,亲自拟旨赐下封号“景宁”。一抬再抬的圣恩厚赐,谁都瞧得出这番重视之意。长安的破落户们瞬间作鸟兽散,再没了声响。

说起这个封号,萧成霜额角就忍不住跳了跳。

宫规森严,永巷灵堂摆不了多久,长孙蛮提出把棺椁送出宫,至于送去哪儿,文曦心里早有成算。

萧成霜就跟着马车摇摇晃晃到了京外庄子上,听说这地方是她娘以前爱待的地儿。等到要下葬时,她昏天黑地哭了两宿,哭舒坦了,眼睛也肿得像核桃。

赶巧文曦带了个消息过来。

说是泥猴要给她万年不动的名头升个级,萧成霜高兴得连眼泪都少掉了两颗。

等看到亲亲表姐在纸上写出两个大字,萧成霜终于想起来了,泥猴打小爱欺负人的臭屁性子也是万年不改。

“……他这是存心的!!”

文曦翻来覆去看了两遍,也没发觉奇怪之处,“有什么不妥吗?”

萧成霜满脸悲愤,指着字疯狂输出:“他在嘲讽我!静宁静宁,你看看我身上哪里有一点’静宁’的苗头。张冠李戴,货不对板,这要是传出去,长安城里的小妖精们肯定笑得皮都展开了!我还有什么脸面在平就殿里混!可恶!他绝对是在以权谋私,仗势欺人……”

文曦揉了揉眉心。她觉得萧成霜还是没长大,现在风口浪尖的,是她争论抠字眼的时候么。

但转念一想,文曦又微微松了口气。

不谙世事也好,萧成霜的性子随了文雪,大大咧咧心境随和。这样的人在以后面对再苦窘境,也不会想不通干些傻事。

如文雪所托,她能安安稳稳过一辈子便好。

思及此,文曦吐出浊气,好脾气同她说道:“可是中书省那边已经听了口谕,正在着手拟旨呢。”

萧成霜眼珠骨碌碌一转,“口谕多好办呀。”

文曦面色疑惑,端看她握起笔,写了个大大的“景”字。

“喏。”她拍拍手念了两声,满意点头:“嗯,勉勉强强吧。”

……她到底知不知道传下口谕的人是当朝天子。

岂能随意朝令夕改。

文曦对此很是无奈。回到宫中后,她原想提醒萧定霓或许可以暂缓赐封一事,不料随行黄门先把事情委婉报给了少年帝王。

御下不力,文曦很是恼怒。她去紫宸殿请罪,希望他能宽恕萧成霜出言不逊,不承想刚走到半途,萧成霜加封景宁公主一事便传遍了长安。

……

内宫侍人惯会踩高捧低,相比没落下去的文家,坐在龙椅上的帝王自然更受青睐。

即使萧定霓从来没有插手朝政的心思,可总耐不住有些人喜欢往跟前凑。加之万俟葵放手未管,这股势头愈演愈烈,到如今稍有风吹草动,萧定霓便能听到一耳朵。

起初,文曦也不懂公主府之意。

直到某日撞见万俟葵静静立在巨石后,面色如常,假山林立外的几步之距,龙袍着身的少年不发一言,身旁一名小黄门躬着腰,谄笑道:“今日宣室殿上了本折子,是谏议大夫柳植柳大人的。柳大人真不愧是两朝直臣,挂念陛下不说,还狠狠叱责她们祸乱朝纲。奴婢今日看着宣室里的那位脸色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