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4/4页)

小时候应该还是爱笑的吧,裴谨修也忘了,他只知道从澄县开始冷淡就已经成为了他性格的本色。

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与掩盖他那实际上脆弱得不堪一击的自尊心,另一方面,身心皆披上沉重枷锁,他确实很难再开心得起来。

就这样病恹恹地度过了最初的两个月,无比漫长而又煎熬的六十来天,整日沉浮于无尽的噩梦与病痛之中,生不如死。

实在太苦了,他娇生惯养了整整八年,从没吃过这样铺天盖地且全方位覆盖的苦难,根本看不见一丁点未来的路与希望。流落澄县后,他整个人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世界都瞬间枯萎,荒芜一片,寸草不生。

周铭仕在他心底里种下的质疑种子终于于此时此刻生根发芽了。

他的梦通常都是同一个梦,细节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围绕着裴泠没死,接他回到裴家展开,他又住进了温暖明亮的别墅,穿上了柔软舒适的衣物,吃到了精细香甜的食物。

美梦醒来便是极致的噩梦。

时不时地,他也会梦到周铭仕。

梦到周铭仕居高临下的,冰冷淡漠讥诮不屑地看着他,如同他命运的裁决者一般,翻来覆去地问着同一个问题。

“裴谨修,你认错吗?”

弱小到强大需要一个过程,毫无疑问,软弱到坚强也同样需要。

剥离财富,归根结底,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八岁小孩。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裴泠死亡的真正原因,更不知道自己被无情抛弃的根本原因。刚流落澄县时他恨死了周铭仕,然而在澄县待了两个月后,他的傲骨、尊严、底线、意志就全都被磋磨殆尽,一退再退。

他无数次地想,或许真的是他错了,是他不够听话不够乖,是他太娇纵任性不懂事。

在极端的贫穷与苦难面前,他曾引以为傲的一切,其实全都脆弱得不堪一击。

深陷于无尽的苦难中,唯一有可能来救他脱离苦海的只有一个周铭仕,如果周铭仕真的出现在澄县,出现他面前,那他一定会乖乖认错,他当然错了,周铭仕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会听话,他会说东不敢往西,他会绝对服从。

幸亏,他二人之间远隔千山万水,周铭仕听不到他深埋心底的,软弱又卑微的祈求。

幸亏,那时的周铭仕对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怜爱,更以为他已经死在了深山老林了。

所谓的成长,在最一开始只不过是别无选择的被迫。

有相当漫长的时间,他都处在无尽的怨恨、委屈、不甘与极度的孤独中。

仿佛陷在一片泥泞的沼泽地里,愈挣扎愈沉沦,又仿佛行走在看不见星点光亮的黑暗中,明明天地宽广,却似逃不脱挣不开的囚笼。

可人生往往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

否极泰来,绝处逢生。

置之死地,方见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