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浸润型胃癌,攻克癌症应该有四步曲(第2/2页)

“请问是贺医生吗?”

“我是!请问你是哪位?有什么事吗?”

可以听到那头有打游戏的声音。

看来这位贺医生下班后,选择放松放松。

“您好,我叫李敬生,是消化内科连涛主任的朋友。想跟您打听一个病人的情况,有一位姓林的患者,做的是X线钡餐检查……”

李敬生把情况说了一下。

“哦,你好你好!那个患者查了没什么大毛病,应该不是你们怀疑的胃癌,感觉胃窦炎的可能性很大。”

贺医生听到李敬生自我介绍身份后,态度热情了不少。

医生与医生之间,基本上都这样。

大家有机会认识,就会尽量搞好关系。这也是一种人脉资源。

“这个患者的病因确实很难诊断。这么晚还打扰到您,我想问问,患者做完钡剂造影后,钡剂排空的速度快吗?”

“唔……当时他的钡剂排出速度很慢。”

贺医生仔细回忆后说道。

“那他的胃腔有缩窄现象吗?”

“胃腔没有明显缩窄,不过我感觉他的胃上部存在轻微收窄。这种现象在给别的患者检查时,也会经常遇到,一般不太严重的话,我们出报告时就认为果正常的。”

“好的,谢谢您给我提供这些宝贵的检查信息。不打扰您了,再见。”

“再见!”

两人结束聊天。

李敬生问到了一些想要了解的信息。

这些内容不会出现在报告上,但是对于病人的诊断却很有意义。

钡剂排空时非常缓慢,然后胃上部存在一定程度的窄缩。

应该属于渐进式的那种。

如同一个麻袋的袋口慢慢收紧。

这种通常称之为革袋状胃。

只是这个患者不太明显,可能还在疾病早期阶段。随着病程不断进展,慢慢会有所加重。

“革袋状胃,这不就是典型的浸润型胃癌的特征之一吗?胃黏膜肿大、僵硬,时间久一点,会使得黏膜皱壁消失。到时候,查钡餐造影时,会更清晰。

现在尚处于早期阶段,所以只是症状初显。”

李敬生经过仔细梳理后,基本认定患者就是浸润型胃癌无疑。

现在有了这个初诊结果,再让患者补做一个超声内镜,也就理直气壮多了。

他这次没有直接找患者谈话,而是找到患者的父母。

把他们带到走廊上。

“叔叔,阿姨,给你们儿子做的检查结果已经出来了。虽然医技科的医生出报告时写的是胃窦炎,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判断,你们儿子的病很可能是早期胃癌。”

李敬生直接说道。

“癌!”

患者的母亲听到是早期胃癌,如同晴天霹雳,捂住脑袋靠在墙上。

老头也是脸色如土,半晌没说话。

尽管他们在儿子治疗一个多月,病情不见好转时,内心已经有了一些准备。但是真的从医生口中说出来,他们仍然有些难以接受。

“你们别着急,千万别着急,这也只是我个人的初诊结果。想要获得最终的诊断,还需要做进一步检查。而且就算真是胃癌,从种种迹象表明,应该是早期胃癌。只要科学合理治疗,根治的可能性非常高。

要是诊断出来是胃癌晚期,我找你们谈话的语气也不可能这么轻松。”

李敬生担心老俩口被吓出病,赶紧出声安慰。

诊断结果肯定要告诉家属。

早晚要说,这个没办法逃避。他们也必须面对现实。

“李医生,我这这么个娃,找了很多专家都看过了,都没给我孩子把病查出来,你的医术高明,可一定要救救我娃儿呀!”

患者的母亲缓过神以后,紧紧抓住李敬生的胳膊,带着哭腔恳求他。

“阿姨,癌症并非绝症。早期癌症根治起来要容易很多,您千万别太过担忧,一定要把身体保重好。既然你们找上了我,肯定会全力以赴,想方设法还你们一个健康的儿子。”

李敬生觉得这个患者的治疗应该有很大希望。

早期胃癌治愈率高。

癌症造成病人死亡,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复发,一是转移,一是并发症。

比如肝癌,它会造成肝功能丧失,然后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

凝血异常,胆汁功能丧失,各种消化酶的合成丧失等等,这些会导致患者的生命终结掉。

复发和转移就更不必说了。

有些癌症病人,积极抗癌,做手术切掉了肿瘤,然后又进行化疗,巩固疗效。

结果过了一段时间,查出复发。

病人的情况急转直下。

也许这个病人不是死于复发,而是被吓死的。

有时候,勇气也很重要。

两天后,患者的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出来了。

李敬生特意请了外科医生会诊。

最终诊断为浸润型胃癌。

尚处于一期。

事后分析,病人的胃癌因为尚处于早期,所以只有一些部位的黏膜表现僵硬。

同时,钡剂在胃内潴留不明显。

这才是造成诊断困难的因素之一。

确诊所,患者在人民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

李敬生对癌症领域的钻研,并没有因此而止步,反而变得更加勤奋。

拼命学习着肿瘤治疗的种种新老技术,深入剖析那些治疗失败的案例与成功的案例。

那位黄小姐的父亲,胃癌晚期,也在李敬生的安排下,正在积极治疗。

目前主要是化疗。

准备先做三到四次化疗,看看效果再做进一步打算。

肿瘤的攻克,可以分为几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用中医的话说,就是克邪。

手术、放疗、化疗,都是对付癌症的第一步手段。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因为肿瘤在体内生长到一定程度,并非一天两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它们已经在人体内建立了很深的根据地,这时候想要对付它们,肯定要对其实施狂风暴雨般的凶猛攻击。以雷霆手段将其清理掉。

清理完了肿瘤,接下来再考虑第二步,帮助病人重建免疫系统与骨髓造血功能。

在中医学上,可称之为扶正。

李敬生这段时间,通过深度学习,暂时还只摸索到第二步。

后期肯定还有两到三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