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竹林与青杏(一)(第2/2页)

柳拂衣想了想:“老一辈捉妖人说,魅女乃世间至情至性,妖力巨大,但并不会主动伤人。倘若遭遇背叛,则会于同体内孕育出一个不同妖魂,是为'怨女’,外貌相同,但本性极恶,二者共用一个身体,为祸四方。这怨女,是所有捉妖心里最最忌讳的一个。”

妙妙敛声闭气,偷眼看向柳拂衣。

凌妙妙听得一脸震惊:“人……人格分裂?”

二人一前一后进了船舱,走到属于妙妙那间小阁子前,和神情冷淡的慕瑶碰了个面对面。

不愧是《捉妖》,这个世界的妖物设定不同凡俗,大世界才展开小小一角,便已千奇百怪,花样百出。

“说这个做什么?”柳拂衣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微笑起来,“走,我带你进房间看看。”

凌妙妙吃过了馒头,又拿了几个包好,预备给慕瑶他们送过去。

半晌,妙妙颓然道:“对不起啊柳大哥……”

船行至漩涡处,微微摇摆,凌妙妙胃里又有些难受,抱着包裹半倚在栏杆上。

此刻甲板上没什么人,慕瑶和慕声也不在,柳拂衣和凌妙妙大眼瞪小眼。

刚刚浮出的月色让乌云遮去了半截,四周暗下来,是一个有些阴郁的夜晚。

这是宛江上最舒适的一艘客船,长约数丈,最狭处都有五六米,船舱里分成一间间的小房间,足足可容纳二三十人。乘客们多是见过世面又要行远途的人,这会儿都钻进船舱里休息,两舷一排雕窗,有的还半开着,露出里面弯着腰收拾铺盖的人影。

慕瑶的门紧紧闭着,凌妙妙看见一抹熟悉的衣角。

船已向江心驶去,码头一同出发的那些或华丽或简陋的船只见不到了,四周只剩茫茫江水。

是慕声的鹅黄色衣衫。凌妙妙不敢动了,偷眼看去,他坐在慕瑶门口,袖口利落地扎紧了,放在膝盖上,整个人半眯着眼睛,有些疲倦,但脸色仍然紧绷着,宛如一只蓄势待发的小兽。

妙妙怅然回过身来。

凌妙妙吃了一惊,黑莲花至于这样守着慕瑶吗?

“小心。”柳拂衣拉住了她的袖口,将她拽回了甲板,“这栏杆不稳当。”

下一秒,她耳中听见哗啦啦的水声,仿佛有什么东西从江水中冲出来了。

妙妙心里一酸,半个身子越过了栏杆,用力招了招手,示意他回去。

她回头一望,船舷外什么也没有,呼呼的夜风直往进吹,带着一股湿冷的水汽。

带着水汽的风将她的头发吹得乱七八糟,隔了老远,看见那个人影在旁边下人的搀扶下又往前追了两步,追到了岸边边,毫无形象地抹起了眼泪,带着哭腔儿喊,声音也是小小的了:“我家宝儿——给爹来信——”

咦,窗户什么时候开的?

“哎——”身上落了几道路人好奇的目光,凌妙妙忍着胃里的翻江倒海,大声应着。

凌妙妙瞪大眼睛,猛然发觉地面上一层若有若无的黑雾,慢慢聚拢在一起,凝成一个奇怪的人形,像蜥蜴一般四脚并用,飞快地从妙妙脚上掠了过去。

“乖宝儿——路上小心——”案上的郡守爹越来越远了,脸上表情已看不清楚,只能看见那黑影夸张地挥舞着手臂。

她觉得脚背上一热,低头一看,从裙角到鞋面,都被水洇湿了。

凌妙妙的脚立即软了,整个人有气无力地趴在了甲板细细的栏杆上。

什么鬼东西?

木质的大舶离了岸,发出哗啦一声响,随即荡开了两缕波纹,船身上下随着水波浮动起来。

这团黑气一样的东西速度飞快穿过隔板,如入无人之境,那块隔板上很快显出了层层叠叠的暗黄水渍。

宛江水患已平,太仓郡又恢复了歌舞升平的常态,江上各色船只来来往往,江堤浪涌,在阴天水汽蒙蒙。

它直奔慕瑶的房间而去。

江水茫茫,烟波之上拂柳摇曳,码头上人来人往,赶路的书生,背着包袱的生意人,带着二三翠衣丫鬟的官家小姐,欢声笑语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