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谁炮制了“隆美尔神话”

斯大林格勒战役作为“二战”历史上的转折点是任何人也无法否认的。西方一些人却想方设法试图“淡化”它,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便是一个典型例子。这本书的英文是The Second World War,即“第二次世界大战”,顾名思义,它是一部全景记述“二战”的作品。但在记述1942至1943年5月战争进程的第四卷“命运的关键”中,洋洋45章竟无一章以斯大林格勒为标题。当然,书中也曾提到那场战役,但只占4页篇幅,据说还是因为协助他写作的一位助手坚持才加进去的,而记述由轴心国司令埃尔温·隆美尔指挥的阿拉曼战役却用了15页。漓江出版社1991年以《不需要的战争》为名出版该书“精选本”,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与阿拉曼战役组合为一章,以“扭转失败:中途岛、阿拉曼、斯大林格勒”为题,目的便是要强调阿拉曼战役的重要,选编者的确领会了原作者的意图。

相比两次战役的双方兵力、武器装备和伤亡人数,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相差甚远。通常所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指的是从1942年8月23日德军抵达斯大林格勒城郊开始攻城,一直到1943年2月2日德军投降,历时五个多月的战争。而英军获胜的阿拉曼战役实际上是指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3日的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历时仅11天。此前第一次阿拉曼战役(1942年7月1日至31日)打成消耗战,以转入僵持状态结束,谈不上胜负。

1942年春,俄罗斯大地解冻便于部队作战以后,希特勒确信英美不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他可以全力投入苏联战场,于是发起以“蓝色行动”(Unternehmen Blau或Fall Blau)为代号的大规模战略进攻,主要进攻方向在苏联南部,那里是苏联主要的小麦、玉米、油料、甜菜等农作物产区,更重要的是那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二战”爆发时,战争已经离不开石油,而石油一直是希特勒的“阿喀琉斯之踵”。德国是一个包括石油、铁矿石在内大多数矿产资源都很贫乏的国家,严重依靠进口。铁矿石主要进口自瑞典北部基鲁纳铁矿(Kiruna),那是苏联以外整个欧洲最大的铁矿,而石油战前主要从美国、委内瑞拉和伊朗进口。1938年,德国消耗的石油尚有约三分之一产自国内,到1941年末国内石油资源便已消耗殆尽,而且也不可能再从美国、委内瑞拉和伊朗进口,主要来源只剩下罗马尼亚。迫于形势,德国不得不大力发展合成汽油工业。濒临里海的巴库是苏联最重要的石油产地,1942年产量为2,400万吨,占苏联总产量的80%;高加索地区邻近黑海的迈科普和邻近里海的格罗兹尼也是重要石油产地,占苏联总产量的10%。德国若夺取这些油田,既可以满足德国的需要,又可以截断苏联的石油供应,战略意义不言自明。

华西列夫斯基在其于1973年出版的回忆录《毕生的事业》中写道,1940年8月至1941年2月基里尔·梅列茨科夫(1897—1968)担任苏军总参谋长期间,曾经对纳粹德国可能发动的入侵进行讨论,以制订抗击计划。斯大林认为德国会把主力放在西南部,首先夺取苏联最富饶的工业区、原料产地和农业区,不会把主力放在东普鲁士与苏联边界。他没有想到后来希特勒会兵分三路从北到南全线同时发动进攻,并且中路投入兵力最多最强,和拿破仑一样把夺取莫斯科当作主要目标。正是在这一点上,希特勒犯了一个也许是最严重的错误。因为即使夺取了莫斯科,苏联也有能力继续抵抗下去,而一旦失去富饶的工业区、原料产地和农业区,尤其是失去巴库和高加索的石油,那就无异于陷入灭顶之灾。反过来,对于具有强大工业基础和雄厚科学技术实力的德国,得到它们也就从根本上消除了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和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行动”中指挥主力“中央集群”(Heeresgruppe Mitte)的费多尔·冯·博克元帅(Bock,Fedor von,1880—1945),被希特勒认为是最能打仗的人,这一次他又被任命为“南集群”司令官。但是,行动开始不久希特勒就和他发生了分歧,7月9日解除了他的职务,并且将“南集群”一分为二:右路(南翼)是西格蒙特·李斯特元帅(Siegmund Wilhelm List,1880—1971)指挥的“Α集群”(Heeresgruppe A),由德国第1坦克集团军、第11集团军、第17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组成,共4个集团军,任务是夺取高加索和巴库的油田;左路(北翼)是马克西米利安·冯·崴席斯将军(Maximilian von Weichs,1881—1954)指挥的“B集群”(Heeresgruppe Β),由德国第2集团军、第6集团军、第4坦克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和第4集团军组成,共7个集团军,任务是夺取斯大林格勒,沿伏尔加河掩护“A集群”的侧翼。此外还有空军和罗马尼亚黑海海军舰队配合,担任空中支援任务的是空军第4集团军,由空4军和空8军组成,飞机总数为2,690架。

希特勒调集那么大兵力来夺取斯大林格勒,显然不是偶然的。只要看一眼地图,便可明白那座城市的重要性。伏尔加河和顿河,是连接俄罗斯中部和南部的两条水运大动脉,伏尔加河从北往南偏西方向流,在斯大林格勒折转向东南,注入里海;顿河则从西北向东南流,在顿河畔的卡拉奇折转向西南,注入亚述海。斯大林格勒与卡拉奇相距仅80公里,是两条大河相距最近的地方,战后开凿的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就在它南侧。通往苏联南部的公路、铁路也都经过斯大林格勒,所以它又是陆路交通的枢纽。占领了斯大林格勒,就截断了苏联南部整个战略大通道。此外,斯大林格勒还是苏联重要工业城市,战争开始后拖拉机厂成为一个重要的坦克生产工厂。

除了斯大林格勒及其周围地区的战斗,1942年12月12日至23日为解救被围德军而在外围实施、一度进展到距被围部队仅40公里地方的“冬季风暴行动”(Unternehmen Wintergewitter),也应该包括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内。为实施那次行动,希特勒专门组建了由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元帅(Erich von Manstein,1887—1973)指挥的“顿河集群”(Heeresgruppe Don),除了从苏联战场其他地方调来部队,还远从德国本土以及法国调来一些部队,包括一个装备重型“虎式坦克”的坦克营。要知道,德国1942年底才开始生产这种坦克,到1943年春每月只能生产25辆。然而苏联红军“围城打援”,曼施坦因没能完成任务,被围的德国第6集团军及其他轴心国军队也就没能逃脱全部被歼的命运。最后时刻保卢斯决定投降,因为德军实已无力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