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撕毁《凡尔赛和约》买得人心

魏玛共和国历届政府的总理和主要成员,即便算不上政治家也算得上是政客,对《凡尔赛和约》那套在德国头上的“紧箍”也既敢怒也敢言,还做了不少摆脱限制的小动作,但他们的勇气也就到此为止,都不敢违背国际政治的公开规则和“潜规则”。希特勒就不同了,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所有本事都是在《我的奋斗》所描述的那种“奋斗”中学来的。纳粹党其他要员,除个别例外,如戈培尔是海德堡大学日耳曼学博士,大多数也和希特勒类似,懂得的只是街头无赖的游戏规则。

纳粹1933年上台执政以后,首先做的自然是打击政治对手,巩固自己一党专制的地位,但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收买民心。紧接着,重整军备成了头等大事,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很快就不再只是谈谈而已,有了实际行动。当然,一开始还是秘密进行的。应该说,这样做符合当时大多数德国人的意愿,也符合普鲁士将军们的想法。正是在重整军备这一点上,普鲁士军人与来自慕尼黑的街头无赖们有了第一次合作,而且合作得不错。

希特勒上台不久,便命令陆军在1934年10月1日以前把规模从《凡尔赛和约》限定的10万人扩充到30万人,要求海军建造两艘2.6万吨级军舰,但要保守秘密,公开场合只说“改进”1万吨级军舰的事。那两艘军舰建成后,分别以18—19世纪普鲁士杰出将领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Gerhard Johann David von Scharnhorst,1755—1813)和奥古斯特·冯·格奈士瑙(August Graf Neithardt von Gneisenau,1760—1831)的名字命名,成为德国海军两艘主力舰。《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国拥有的潜水艇也在秘密建造之中,到进攻波兰时已经完成47艘,还有7艘即将造好。此外,两艘3.5万吨级主力舰、4艘万吨级巡洋舰、5艘驱逐舰也已下水。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不得拥有作战飞机,使它丧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具有的很大的空军优势。纳粹党“二号人物”戈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空军服役,曾经是著名李希霍芬战斗机中队的成员,并且继李希霍芬之后担任过中队长。1933年纳粹执掌政权以后,他成了大忙人,身兼数职,其中之一便是表面上只管民用航空的航空部长,实际上做的却是秘密重建空军,在航空体育的幌子下训练空军作战人员。1935年3月13日戈林正式宣布重建德国空军,不久又宣称德国空军的实力已经和英国相当。他说这些话并非虚夸,到1939年入侵波兰前夕,德国空军已经发展到26万人。

就在戈林宣布重建德国空军之后两天(1935年3月15日),希特勒宣布撕毁《凡尔赛和约》。第二天签署法令,恢复被《凡尔赛和约》取消的义务兵役制,组建36个师、50万人的陆军部队,而且这个数字也很快就被突破。德国人曾经寄希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雄兴登堡元帅,称他为“救星”,但他毕竟老了,在洗雪民族屈辱上第一个真正做了点实事的竟是那个曾经被他和大多数普鲁士军人看不起的“奥地利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