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大考第一场:不及格(第2/3页)

别列日科夫回到莫斯科以后,外交部同事告诉他,与这位外交部长类似,在莫斯科奉命向苏联通报开战的德国大使弗里德里希-维尔纳·冯·舒伦堡伯爵(Friedrich-Werner Graf von der Schulenburg,1875—1944),宣读那份电文时眼眶里滚着泪珠。这位1901年就开始外交生涯、担任驻苏大使已经6年的德国伯爵宣读后对苏联人表示,过去6年来自己一直在尽力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但是无法阻止命运。回国后他参加了反对希特勒的秘密活动,是拟议中推翻纳粹政权以后新政府外交部长的两位人选之一。1944年7月20日剌杀希特勒行动失败后被捕入狱,10月23日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11月10日在柏林鳊鱼湖监狱被绞死,已经69岁,是该案殉难者里年龄最大的。

回到使馆两人才知道,他们刚一离开,使馆与外界的电话联系就被掐断了。莫斯科时间早上6点是苏联各家广播电台开始一天播音的时候,他们焦急地希望听到国内的声音。但各台都和以往一样,先是广播体操,接着是少先队节目,然后是新闻,新闻里并没有提到战争的事。天亮不久街上就有报童叫卖“号外”,使馆的人发现,从前线发回的第一批照片已经赫然在目。他们继续守候在收音机旁,足足等了6个小时,莫斯科时间正午12点才听到他们期盼已久的声音。然而,那声音不是斯大林的而是莫洛托夫的,他宣布凌晨4点纳粹德国已经不宣而战,背信弃义地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在这战争突然降临的紧急关头,代表苏联发表广播讲话,谴责纳粹德国的侵略行径,号召苏联军民奋起抵抗的不是斯大林而是莫洛托夫,让人们普遍感到意外。后来赫鲁晓夫、米高扬都回忆说,得知德国入侵的消息以后斯大林消沉了好几天,蜷缩在他的郊外别墅拒不参加有关会议。这些说法也得到莫洛托夫的证实,他说斯大林一度十分慌乱,请他发表告人民书,遭到拒绝;请他领导最高统帅部,也不接受。莫洛托夫说的这两点看来都与史实相符。其一,在那种情况下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应该发表的告人民书,始终没有发表。其二,德国入侵第二天苏联就成立了最高统帅部,通常称“大本营”。那是一个古斯拉夫词,本意“营帐”。斯大林虽然是7名成员之一,却没有担起主席的重任,把那个任务交给了国防部长铁木辛哥。另外5名成员是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布琼尼、总参谋长朱可夫和海军司令员尼古拉·库兹涅佐夫(1903—1974)。几天后斯大林才恢复常态,7月10日改组“大本营”,以沙波什尼科夫取代库兹涅佐夫,自己担任主席,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最高统帅。

6月22日当天苏联即把列宁格勒军区改建为北方方面军,波罗的海特别军区改建为西北方面军,白俄罗斯军区改建为西方方面军,基辅军区改建为西南方面军,敖德萨军区改建为南方方面军。国防部长铁木辛哥还发布命令,要求苏联武装力量发起全面反攻。总参谋长朱可夫也发布有名的国防人民委员部第3号命令,要求西方方面军包围并歼灭波兰东北部苏瓦乌基附近的敌人,6月26日晚之前夺回该地;要求西南方面军包围并歼灭沃洛基米尔-沃林斯基和布罗迪方向(位于乌克兰西北部)的敌人,6月24日晚之前攻占波兰东部重要城市卢布林。当晚朱可夫就乘飞机赶往西南方面军司令部,以保证这些命令得到执行,与他同行的有此前担任联共(布)乌克兰领导人的赫鲁晓夫。

就连不懂军事的人恐怕也能看出,当时发出这些命令实在是过于仓促,因为国防部、总参谋部都还来不及掌握德军入侵的情况和自己的损失情况,既不“知彼”也不“知己”,所提出包围并歼灭入侵之敌的要求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开战第一天,苏军补给线和弹药储藏所便遭到严重破坏,通信联络系统几乎崩溃,大量飞机被炸毁在机场上,制空权完全被对手掌握。尽管如此,不少苏军部队还是坚决执行了命令,例如,6月23日至30日西南方面军5个机械化军在布罗迪地区发动反攻,和德军展开一场坦克大战,苏军损失约800辆坦克,但也让对手损失了200辆。6月23日至27日西北方面军在立陶宛西部城市拉塞尼艾附近发动反攻,虽然损失惨重,但也第一次让德国人知道苏联KB-2重型坦克的厉害:一辆这种坦克曾经阻击一个德军坦克师整整一天。那是一种以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命名的重型坦克,重45吨,火炮口径76.2毫米,德国Panzer II(重7.2吨,火炮口径20毫米)和Panzer III(重23吨,火炮口径37毫米)显然不是它的对手。

后来朱可夫辩解说当时发布那样的命令是迫于斯大林的压力,但根据莫洛托夫、赫鲁晓夫、米高扬等人所说那时斯大林的精神状况,这个说法未必可信。

11天后,7月3日,全世界才听到斯大林姗姗来迟的声音,他发表广播讲话,号召苏联军民奋起抵抗纳粹侵略,积极投身伟大的卫国战争。讲话说及1939年与纳粹德国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即《莫洛托夫一里宾特洛甫条约》):

也许有人要问,苏联政府怎么会同像希特勒、里宾特洛甫这样一些背信弃义的人和恶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呢,苏联政府在这方面是不是犯了错误?当然没有犯错误!互不侵犯是两国之间的和平条约,1939年德国向我们提出的正是这样的条约。苏联政府能不能拒绝这样的建议呢?我想任何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都不能拒绝同邻国缔结和平协定,即使这个国家是由像希特勒、里宾特洛甫这样一些吃人魔鬼领导的。……

我们同德国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赢得了什么呢?它保证我国获得了一年半的和平,使我们有可能准备反击力量……

签订那纸条约的确为苏联赢得了一年半(其实还稍多一点)的和平,但那段可贵的时光真的被用来做反抗侵略的准备了吗?看看上一节所述对红军的第二次“大清洗”,答案自明。讲话第二天,7月4日,西方方面军司令员德米特里·巴甫洛夫大将就被解除职务并被逮捕。7月8日,西方方面军绝大部分高级将领都被逮捕,包括参谋长弗拉基米尔·克利莫夫斯基赫(1885—1941)、炮兵司令员尼古拉·克里奇、通信兵司令员安德烈·格里戈利耶夫(1889—1941)、空军副司令员安德烈·塔尤尔斯基(1900—1942)、第4集团军司令员亚历山大·科洛布科夫(1897—1941)、第14机械化军军长斯捷潘·奥博林(1892—1941)。所有这些人,除克里奇稍晚(10月16日)才被处死外,均于7月22日和巴甫洛夫一起以“失职罪”被处决。附带说说,德国发动突然袭击的第一天,西方方面军空军就损失了738架飞机,其中528架是在地面上被炸毁的。当晚18:00时,空军司令员伊凡·科佩茨(1908—1941)在办公室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