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希特勒的历史观:种族斗争(第2/2页)

按照这个标准,1933年德国有近50万犹太人(详细数字499,682),2,000名“四分之三犹太人”,21万名“半犹太人”,8万名“四分之一犹太人”,加在一起约为79万人。吞并奥地利以后,又加上185,246名犹太人和约15万名不同级别的混血者,总人数超过100万。到1943年4月1日,按照官方数字,仍然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以及不同级别的混血者只剩下3万人(详细数字31,910)。

纳粹德国1940年拍摄的反犹宣传片《另类的犹太人》海报,可以清楚看出对犹太人的丑化、妖魔化。

在戈培尔领导下,纳粹还开动宣传机器大肆进行反犹宣传。1937年,纳粹党中央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题为《另类的犹太人》的反犹书籍。从1937年11月8日到1938年1月31日,在慕尼黑举办同名展览,后来又在维也纳和柏林展出。1940年拍摄了一部反犹宣传电影《另类的犹太人,关于全球犹太人的文献纪录片》。

在这部影片中,犹太人被描述为一个邪恶、堕落、寄生的民族,“仅占世界人口百分之一,但借助于所掌握的资本,他们控制了世界股票市场、世界舆论和世界政治。”影片谴责犹太人应对德国通货膨胀和失业负责,解说词说道:

在柏林,1,000个工人里只有2个是犹太人。1933年初,柏林100个检察官里15个是犹太人,100个法官里23个是犹太人,100个律师里49个是犹太人,100个医生里52个是犹太人,100个商人里60个是犹太人。德国人平均每人拥有财产810马克,犹太人平均每人拥有10,000马克。

不难看出,纳粹非常懂得利用人们的仇富心理,使这部电影具有极强的煽动性。1982年圣诞节我是在哈尔茨山一个德国朋友家度过的,在戈斯拉城(Goslar)他指给我看一些富丽堂皇的建筑,告诉我那些房子原来的主人都是犹太人。

1938年,犹太人被禁止从事医学和法律工作,并且被强迫登记财产,以便将它们充公,或者强制以低价卖给雅利安人。这一年德国犹太人已经有三分之二被迫流亡国外,可看作是犹太人的又一次“离散”。仍然留在德国的犹太人必须随时随地佩戴六角星符号“大卫之星”。许多公共场所都标注有那个符号,告示:“犹太人在这里不受欢迎”。

许多公共场所标注有带六角星符号的告示:“犹太人在这里不受欢迎”(Juden sind hier unerwünscht!)(德国中学历史教科书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