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西线与东线(第3/5页)

计划赶不上变化,一切都要取决于月球、潮汐和天气的情况。适合登陆的日子每月只有几天。在原定的6月5日,天气状况十分恶劣。此时,德国人也在休息,隆美尔还去参加生日宴会。随后,一位出色的气象专家预报6月6日将是一个好天气,于是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就在这一天展开了。在登陆前实施的迷惑行动基本发挥了作用,盟军虚设了几个空降师,并用模型制作了假部队,成功地使德国人误判了盟军的登陆地点。法国的抵抗部队也从地面上为盟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登陆行动从一开始就取得了成功,尽管美军在奥马哈海滩的进展不够顺利。在那里,美军在低处,被德军炮火从高处攻击,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但小队的步兵最终还是成功地突破了防御。尽管没有攻下卡昂,英军的进展也非常顺利。滩头阵地稳固后,盟军搭建了两处人工港口。6月19日,一场大风暴摧毁了其中的一个,但盟军每天仍然可以卸下9 000吨补给物资(假如这场风暴6月6日到来,后果将不堪设想)。盟军的伤亡低于预期(1万人,丘吉尔担心会有2万人),而且滩头阵地也很稳固。出现这一结果或许并不意外,因为盟军建立了10比1的空中优势,法国抵抗部队也破坏了德军的铁路。当地的德军预备队遭遇了顽强的阻击,而别处的预备队还在很远的地方。此时的德军仍然认为,盟军的主要登陆点是加莱,以至于后来他们不得不整夜骑自行车赶往诺曼底。

随着盟军深入内陆,他们开始遭遇巨大的困难。6月18日,美军向西北方向进军,攻占了瑟堡港。这是一个深水港,但已几乎无法使用。英军(以及加拿大军、波兰军等)不得不穿越一处非常难行的博卡日地区进入内陆,这里到处都是高大的灌木篱墙,而道路非常狭窄,易守难攻。蒙哥马利指挥主要由英军(还有波兰军和加拿大军)组成的第二十一集团军群。在美军尚未建立起由布莱德利所指挥的第十二集团军群之前,蒙哥马利负责整体指挥盟军的进攻行动。由于6月17日到22日间的大风暴,蒙哥马利未能抓住德军军备空虚的机会展开进攻,导致德军最终围绕卡昂部署了强大的军力。盟军多次对卡昂发起攻击,但都无法奏效。直到7月底,盟军才最终进入已经成为废墟的卡昂。蒙哥马利的策略是把尽可能多的德军吸引到东部,这样一来,当美军攻下西侧防守薄弱的区域后,美军就能实施包抄,包围德军。这需要时间,不过到了最后,蒙哥马利还是达到了他的目的。他吸引了德军的7个装甲师,美军所面对的德军装甲师只有两个。 7月底,美军确实从西侧包抄了德军,同时解放了布列塔尼[261]。德军被包围在了卡昂的南部,他们的指挥官们想要撤退到塞纳河[262]沿线。现在,艾森豪威尔是盟军的最高统帅,他展现了高超的领导艺术,这一点与领导情绪不稳的蒙哥马利相对比由为明显。

希特勒一心想要发动大规模的反击,现在的他已经很难理性地思考问题。7月20日,他的一位高级军官企图在拉斯腾堡指挥部刺杀希特勒,虽然没有成功,但这次事件对希特勒造成了极大的刺激,留下的后遗症终身未愈。现在,在与希特勒商议军务前,将军们都要通过一台安检机器,同时还要接受搜身检查,配枪也要解下,放进一只托盘中。通过密码破译,盟军得知了希特勒对诺曼底的作战指令。现在,盟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德军的反攻遭到了失败。此时的盟军已经开始考虑对大量的德军实施围捕。乔治·巴顿将军一路东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然后,巴顿继续向北进军,直指阿朗松[263],把德国人围在了一个口袋里。德军继续抵抗,打算从法莱兹(征服者威廉[264]的出生地,他曾于1066年率领军队攻入英国)突围。结果在8月21日,德军仍然有5万人被俘。这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在3天后的8月24日,盟军解放了巴黎。8月15日,盟军开始从南部进攻法国,这一行动不是很有必要。一路上,盟军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到了9月,包括法国军队在内的7支军队已经基本抵达德国边界。盟军补给充分,而且自7月份以来,盟军在兵力和坦克数量上都占据着极大的优势(坦克数量的优势为4比1),空军的优势更加明显。到目前为止,盟军伤亡24万名士兵(其中3.6万人死亡),4 000辆坦克被毁;在法国的德军伤亡30万人,其中2/3被俘,另有2 000辆坦克被毁,只剩120辆坦克退到了塞纳河的另一边。德国空军已经无力影响战局,上一年,德国制造的飞机在数量上仅仅相当于盟国的1/6。

盟军在意大利还保留有相当数量的部队,丘吉尔想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或许,他们能阻止苏联军队进入中欧,减少共产主义势力对地中海地区的影响。盟军的进展十分缓慢,将军们爱慕虚荣,总司令哈罗德·亚历山大[265]爵士也过分礼貌。此外,德军也罕见地雇用了一个哥萨克[266]师和一个土库曼师。8月下旬,盟军对歌德防线发起了攻击。9月中旬,盟军逼近了伦巴第平原。然而就在这时,天上下起了大雨,导致山体崩塌,河流汹涌。盟军的进展极为缓慢。德军重组了意大利傀儡政权的军队,但意大利游击队有可能在盟军到达前夺取意大利的政权。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45年4月,就在德军将领与盟军代表签订投降协议前10天,墨索里尼的尸体被倒吊在米兰的一间车库外面。杀死墨索里尼的意大利游击队是共产主义者,他们完全可以在当时当地取代墨索里尼,掌握权力。然而,斯大林坚决要求他们的领导人帕尔米罗·陶里亚蒂[267]与西线盟军及其提名人合作。此刻,随着德军的E集团军群退往克罗地亚和的里雅斯特[268],英国人和苏联人实际上已经占据了巴尔干半岛属于各自的部分。

与西线的战况一样,德军在东线也遭遇了同样的溃败。苏联红军现在有大量的部队可以调遣。他们与西部的盟军协调一致,在诺曼底登陆的同时对德军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这次行动的代号为“巴格拉季翁”,它是拿破仑时代一位俄国将军的名字。6月23日,苏联红军对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发起了攻击。为了守住第聂伯河与西德维纳河之间的大陆桥,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正驻守在斯摩棱斯克以西的暴露位置,同时也与在波罗的海地区遭遇困境的北方集团军群取得联系。在此之前,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已经将一部分坦克派往了西线战场,也抽调了大量飞机去保护德国的城市。此时的苏军已经能熟练运用“伪装”战术,使用各种计策在兵力部署和进攻方向上迷惑德军。而且,由于德国已经被迫放弃了敖德萨,德军在南部的战线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罗马尼亚也不例外。8月下旬,在巨大的压力下,罗马尼亚国王效仿一年前意大利国王逮捕墨索里尼的做法逮捕了自己的总理扬·安东内斯库[269]元帅。随后,罗马尼亚成为了苏联的盟友。希特勒低估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对面的苏军的危险,他已经把中央集团军群1/3的火炮和几乎所有的坦克调到了南方,他认为苏军将在那里发动进攻。曼施坦因所率领的装甲集团军在罗马尼亚边界大显身手,但与此同时,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力量却遭到了削弱。在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进攻中,苏军投入了4个集团军群。同时,苏军也对德军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发起了大规模的攻击。在南面,苏军的矛头指向了波兰东南部的主要城市利沃夫。此外,苏联游击队也在森林中炸毁铁轨,同时攻击分散的德军部队。在这场战役中,苏联投入了170万兵力、2.4万门火炮、4 000辆坦克和6 000架飞机,而德军只有80万人、9 500门火炮、500辆坦克和800架飞机。不过,德军的优势在于他们经营已久的坚固防线。6月23日,苏军大举进攻,首先是一轮压倒性的大规模轰炸,使德军的防线几乎崩溃。在北部,苏军的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跨过了西德维纳河,并于6月25日在维捷布斯克围住了一支3万人的德军部队。两天后,该城陷落。另外,苏军的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沿莫斯科通往明斯克的公路攻克奥尔沙,直抵别列津纳河。1812年,拿破仑的军队曾经在这里遭遇惨败。现在,两支德军也被苏联人围困在这里,因为在南部,一支强大的苏军已经在莫吉廖夫[270]附近跨过了第聂伯河。到6月27日,这两支德军已经被苏军包围在了巴布鲁伊斯克[271]以东的一个口袋里,并不断遭到轰炸。最后,尽管德军第九集团军的一部成功突围,但德军仍然有7万人阵亡或被俘。此役过后,苏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指向了明斯克。3年前,苏军曾经在这里溃不成军。6月28日,苏军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已经开始跨越别列津纳河。在南部,苏军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也来势汹汹。7月4日,苏军部队在明斯克西侧会合,把德军的第四集团军整个儿围在了明斯克。随后,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德军一共损失了25个师,约30万人,这可能是德军有史以来最惨重的一次失败。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德军又损失了10万人。此刻,在莫斯科市中心,为了庆祝斯大林的胜利,9万德军战俘和包括4名军长在内的22名德国将军被游街示众。在这当中,很多人被吓得大便失禁。事后,这些俘虏经过的所有街道都被专门清洗了一遍。然而接下来,德军的战斗力得到了迅速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