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德军的灾难日(第2/5页)

澳大利亚有影响的人曾想让莫纳什离开战场,欧洲有影响的人则想办法阻止莫纳什升官。1918年,有人建议授予他三星将军,统领20万澳新军团,这个建议引发争议,他不仅只是一个业余军人,不仅是一个殖民地居民,而且是一个父母来自德国的犹太人。他成功地渡过难关,唯一的原因是每个与他合作过的将军都是他的赞赏者、辩护者,并且英王尊重他。

哈梅尔战役展示出莫纳什的能力。他利用自己的组织天才和管理大型项目的经验,把战场上的各种新式武器都集成起来,包括机关枪、大炮、飞机、坦克。按照莫纳什制订的计划,他的部队只用了93分钟就达到所有目标,俘虏了数千敌人,自己的伤亡轻微,亚眠处于安全地位,同时为盟国进一步进攻留下一条通路。因为这次胜利,巴兹尔·利德尔·哈特称赞莫纳什是“有可能是所有指挥作战的军官中最有能力的指挥官”。哈特上尉是一战老兵,他把自己的余生都用来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哈特深入地分析了莫纳什的能力,莫纳什抛弃了英、法职业军人老式的草莽习气,在大战的实践中逐渐发展出一种新的作战理念,这种理念核心是:由于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性质,军事指挥官必须具备能管理“大企业”的素质,他必须有很强的建设性和组织能力。

哈梅尔战役被称为第一个带有现代意义上的战役。它成为英军作战的模板;每个英国远征军军官都得到一本描述莫纳什战术的小册子。此后,澳新军团有了一个新角色,它常与加拿大人一起组成英国的突击部队。

哈梅尔战役之后11天,发生了一件令人不解的事,皇储威廉手下的49个师再次发动对兰斯的进攻。这应该是鲁登道夫进攻舍曼代达姆的高潮。这次进攻的目标是打通连接马恩河突出部的第二条铁路线,为期待已久的佛兰德斯攻势做准备。按照计划,佛兰德斯攻势5天后展开。贝当耐心地劝说法军第四集团军指挥官采用自己的策略,在兰斯东面设置强大的纵深防御阵地。战斗结果证明了贝当的正确性:德军的进攻没能产生突破。在兰斯西面,福煦的攻势教条还很盛行,尽管德军的进攻毫无突然性,但德军仍然快速突破法军的防线。第二天,德军发现东面进攻受阻导致西面进攻部队的侧翼暴露在危险之中。鲁登道夫命令停止进攻。他动身去图尔奈与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见面。此时已经到了发动佛兰德斯最后进攻的时间了。布鲁赫米勒的大炮已经在开往佛兰德斯的火车上了。

在经历了4个月的斗争和退让之后,德军在佛兰德斯的局势离鲁登道夫期待的状况有距离,但并不十分遥远。黑格大幅度地改善了防御工事,他利用10万劳力修建新的堡垒,铺设数英里的电话线,在附近安排了强大的后备部队——这要感谢福煦,他拒绝把兵力派往马恩河。但是,佛兰德斯是鲁登道夫最后一张牌,他决心打出这张牌。就在他和巴伐利亚王储深入讨论时,他俩接到一条惊人的消息。德军在苏瓦松南面和西面的部队遭受到法军大规模的攻击,正处于后退之中。

法军从舍曼代达姆西面的森林发动攻击,这又是曼京带来的惊人之举。攻击部队中有23个法国师和4个美国师,前面是500辆坦克,攻击自西向东,目标是重新夺取苏瓦松,把德军包围在像麻袋一样的突出部中。早晨9点半,鲁登道夫此时正乘坐列车向南赶,而法军和美军已经突破3条德军防线。美军第一师和第二师是进攻的核心力量,战斗异常激烈。一名战士写道:“机关枪四处咆哮;步枪发出处噼啪噼啪的喧嚣;手榴弹像咳嗽一样吼叫着。连和排都失去了控制,士兵们奋力拼杀,战斗非常激烈,士兵根本无法排队。每个人好像都在单打独斗,毫无规则,防线断断续续,乱糟糟缠在一起,爬过倒伏的大树,沉重地落入德国兵射击掩体坑里。到处有马克西姆重机枪坚守着阵地,但对面有无数的人正想着如何打哑它。无论是军官、军士、士兵,只要他能纠集几个人,就从左面或右面匍匐接近它,从侧翼打哑它。有些机关枪是被身穿黄褐色军服盲目狂奔的士兵打哑的,但总有几个手持上着刺刀步枪的狂热的海军陆战队士兵冲入机关枪据点;此后,据点里爆发出射击声、尖叫声、痛苦声,然后机关枪寂静下来。”

最后,及时赶来的德军后备部队阻止了法军的进攻,德军用野战炮进行近距离平射,摧毁了大部分曼京的坦克。那天的战斗结束时,德军成功地在原防线之后5英里(约8公里)处修筑起一条新防线,但是,有1.5万名德国士兵被俘,损失了400门大炮。虽然德军没有让曼京进入苏瓦松,但是曼京随时可发动致命威胁。如今,德军已经没有希望占领兰斯,苏瓦松也处于危险之中,马恩河的突出部变得难以防守。鲁登道夫别无选择,只能无限期地拖延佛兰德斯攻势。

鲁登道夫派遣一个军的兵力守卫苏瓦松。那天晚些时候,他与德皇威廉见面,他对德皇说德军需要像1914年那样撤出马恩河。德军开始准备将所有部队后撤至苏瓦松以北的安全地带,大炮和军需品也要尽可能地运走,越多越好。

战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改变。德军在3月份的时候比盟国多30万军队,但米夏埃尔攻势改变了力量对比,到7月底的时候,有100万士兵被杀、被俘、负伤,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是被训练成为突击部队的精英年轻士兵。英国和法国各损失了50万人,法国像德国一样已经没有能力补充新兵。但是,大量美国士兵抵达法国,大约每个月增加25万人参加战斗。至此,盟国比德国多出20万兵力,双方差距每天都在加大。虽然盟国有较少的步兵师,但这个统计数字的意义不大。许多德军的师都遭受重创。有100多个师被判定为不适合用于进攻了。

鲁登道夫驱使德军向南进攻马恩河所消耗的力量算是白费了。那些奋力跨越过马恩河的德军部队反被盟国军队消灭,其伤亡人数达到可怕的程度,留给他们的问题是能不能在突出部被彻底截断前逃出危险地带。一名德军士兵记录下撤退时的情景:“午夜,离开的时间到了,必须逃脱黎明前的毁灭性炮击。第六连留在后面掩护撤退。我们分组走,第一组出发了,第二组10分钟后出发,在几次步枪齐射后其余部队出发。我们离开被破坏的林中空地,爬过无数矮树丛下的炮弹坑。到处都是沙土丘,步枪插在沙土丘上,钢盔挂在枪托上。那些永远无法离开马恩河的战友被埋在沙土丘下……在部队向罗米吉尼进发的路上,我们的队伍追上了边走边发出咔嗒咔嗒声的炮兵车队,骑手在大雨中弯腰伏在马鞍上,炮手则靠在马拉的两轮车辆上。步兵三五成群地走着,看上去无精打采,他们都是各连的残部,枪吊挂在脖子上,防水油布罩在头上,防水油布被背包拱起,看上去整个队伍就像一队滑稽的骆驼……步兵长队列队行进,在灰蒙蒙的晨曦中走出森林,进入开阔田野,步履平缓……工兵在后面开始爆破。工兵很快从坡上跑下来,他们之后是步兵殿后的警卫兵……只有死去的战友留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