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海军战略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的运用(二)(第6/9页)

综上所述,牙买加虽然不及古巴有价值,但它仍堪称“加勒比海大门之钥匙”。古巴只有控制牙买加,才能有效地控制加勒比海区域。但是,如果说牙买加是“加勒比海大门之锁”,古巴则是能将这把锁钥拧开的钳子。古巴的交通线位于其后方的墨西哥湾,因而可以保障其安全,而古巴自己则可以利用敌人交通线漫长而又容易遭破坏的弱点,对其进行骚扰。通过骚扰其交通线,可以使敌人陷入缺煤、挨饿的境地,最后迫使牙买加的舰队撤至补给可以达到的加煤站。这便是地理条件的作用,而我相信依靠地理条件,即依靠位置是可以解决加勒比海军事问题的。关于位置,我又要再次重申拿破仑的至理名言:“战争就是处置位置。”当古巴舰队面对牙买加舰队而占据决定性优势时,它就能够掩护通往古巴的诸航道和向风海峡。向风海峡的作用我已经在前文中不止一次提到过,相信你们不会陌生。同时,古巴的舰队还可凭借位置切断敌人的增援和补给。反之,当牙买加的舰队占据优势时,情况却并不会有多大改变,因为古巴南部的港口可以从墨西哥湾经哈瓦那通过陆地运输获得补给。

关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战略特点的讨论就到此结束。我对主题的论述尚未完成,还需要联系我已经下的结论,就美国海军在我们当前所探讨的区域之内进行作战活动所需的各种设施,做进一步的探讨。

美国具体的海军战略,绝对不是本书无关紧要的部分,它是本书立题的根本动机。针对美国海军战略的具体运用,我已经在前文中提出令人满意的答案:一是重申1887年我所写的那些结论,并对当时所犯的错误进行纠正;二是指明这二十年间的变化和它对美国总体战略态势的影响。

我将两个政治时代加以对照,还有进一步的缘由,它有助于促进对国际关系的连贯性研究,因为国际关系与海军战略紧密相关,已经成为海军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引起海军军官对国际关系的注意,他们应该密切关注和考虑国际关系。从这一点看,我将二十四年前这部讲稿初次成稿之时的国际形势与现在的国际形势加以对照,是有极大教益的。

1887—1897年,美国对于自己在巴拿马地峡的利益的关注与日俱增,对于其与英国在1850年所签订的《克莱顿-布尔瓦条约》[6]所带来的束缚更是日益不满。然而,除了1846年,美国同哥伦比亚签订的条约许诺,美国为了确保通行安全可以进行干预之外,美国在巴拿马地峡别无确切的权利。这一许诺是完全必要的。当1885年巴拿马周围发生革命运动危及铁路时,美国正是根据这些条款,从大西洋各港派出一支海军陆战队在巴拿马地峡登陆,为了保护铁路和保障铁路畅通所需区域的安全。

我是这次事件的亲历者,我还清楚地记得两件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事情。当时,在巴拿马并没有美国舰船,科隆也没有,而英国海军军官已经派遣一支分遣队登陆并占领了巴拿马铁路的终点,恰好我所指挥的军舰刚刚要到达那里。我还可以清楚地回忆起当时我从英国海军军官手中接过任务时他那种如释重负的表情,因为他不确定在那种情况下英国政府到底能给他多大的干预权力。另一件事则是法国太平洋海岸舰队司令晚一些时候到达巴拿马,以法国的运河开凿工程仍在施工之中为理由,表示自己要协助维持秩序,但遭到了美国舰队司令朱厄特的拒绝。我看到他遭到拒绝时的不满表情。这两件事情之所以具有政治意义,在于其表明美国对于欧洲干预巴拿马地峡的态度,已经引起了欧洲各国政府的重视。

除了应付巴拿马铁路周围发生地区出现紧急情况的干预权力之外,在1887年,美国于加勒比海并无立足的据点。它也没有海军。那时候,美国三艘装甲巡洋舰组成的“白色中队”刚刚开始服役。英国和法国仍然是主要的海军强国,而且两国在加勒比海拥有属地,这些属地现在仍为它们所拥有。西班牙依然占据着传统的属地古巴和波多黎各。和美国海军一样,德意志海军那时候实质上并不存在,它才刚刚开始组建,不论从实际上还是意图上,当时的德意志海军都称不上巨大。1888年,威廉一世去世,他在位期间俾斯麦的权力并未动摇,这两位政治家都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欧洲,视欧洲为德国的外交舞台,将德意志陆军看成是扬国威的工具,而不是海军。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德国海军的飞速发展,犹如日本的异军突起,在当时没有显现丝毫的迹象。从那时起,俄国就像现在一样在国际上陷入停顿,使德国从对法俄联盟的顾忌中解脱,促使庞大的德国海军军费达到现在的程度。1887年,俄国尚未瘫痪,尽管它已经衰落了,但俄国内部不稳定,由于俄国的位置,俄国的军事力量一直是德国军事计划的一个巨大的传统因素。因为俄国被日本击败,革命在俄国内部扩大,致使俄国自顾不暇,德国得以扩充其海军甚至超过了美国。我要再重申,国际形势的变化,无论其远近,海军战略家都必须予以强烈关注。

1887年的美国被它于1850年与英国签订的共同分享巴拿马地峡运河的控制权的《克莱顿-布尔瓦条约》束缚着。为了保证运河的中立,美国和英国在1850年签订了该合约,当时的迹象似乎表明运河一旦要建造,就该由美国公司承建。自我这部讲稿于1887年完成以来,《海-庞斯福特条约》已经取代了《克莱顿-布尔瓦条约》,它使运河的建造和保证其中立全由美国独力承担。如今,在加勒比海无属地的美国拥有了运河地区的政治权力。此外,美国已取得关塔那摩和波多黎各及其邻近的库莱布拉港。现在,美国已经拥有了仅次于英国、居于世界第二位的海军,而英国依据其在美洲的实力,完全放弃了与美国在加勒比海的优先权和控制权。

1910年10月19日的《邮报》上,刊登了倡导海权和帝国开发运动的英国统一派的宣言:“依靠和日本的联盟,依靠印度帝国,依靠对埃及的占领,依靠对门罗主义的支持,英国的海权在最近数年之内一再地使兰开夏的工业收益获得保障。”其中我着重关注的是“依靠对门罗主义的支持”一语,这表明,门罗主义同所列的其他三项居于同等地位已经得到了普遍承认。

英国政策的改变大部分原因是德国的崛起,因此如果我的分析正确的话,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由于俄国被日本击败。正因为远东战争中俄国海军的失败,导致了德国海军的充分发展。如今德国海军已经具有强大的实力,它甚至公开宣称它的目的是超越美国海军。就美国政府的意图而言,从美国海军的计划和经费来看,显然是对德国现有的领先地位持默认态度的,而自1887年以来,法国在海军列强中的排位已经逐渐降低,从第二位跌至第四或者第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