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海洋战争(第2/3页)

这就是为什么富有的国家建造大舰用于施加政治压力,坚决反对潜艇,同时又战战兢兢自以为是地宣称它不人道的原因。

一战的海战方面有一种经常被人误解的特质。从表面看,海军的任务似乎只是攻击敌人交通线和保卫自己的交通线。的确也发生过几次海上冲突,但是规模不大,也没有决定意义,这导致一部分人主张海军未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卫自己的交通线和攻击敌人的交通线,报纸杂志在这方面也发表了比较正式的文章。

可是这个现象会导致严重的错误。一战的海上战争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协约国舰队在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十分有优势。德、奥在战斗刚刚开始就觉得自己没有取胜的可能,它们不想自寻死路,就躲在要塞基地内,由潜艇防守着,等待同盟国出现失误的时候出来攻击。德、奥自愿放弃自己的海上交通,把商用船只停在港口或任凭它们被中立国扣留。协约国海军实际上并没有接触敌国海军,但他们也必须时刻高度警戒,严密监视在他们控制范围外的敌人的舰队。他们在整个期间不得不这样做,他们寄希望于在敌人出现的时候能捉住它。对他们来讲不是怎样攻击敌人的交通线问题,因为敌人的交通线就不存在——敌人自愿放弃了它,他们的任务是保护自己的交通线不受到破坏。

因此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海战。英国舰队进行着隐蔽的活动,它的这种活动在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力量之前,敌人就封闭了自己的海军力量,放弃了海上交通。如果不是德国人强烈的劣势感,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由于这个原因,一些肤浅的人就轻易地认为大的水面舰队尤其大型军舰在一战中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些人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从错误的前提得出错误的结论。

事实上,从战争开始,庞大的水面舰队没有发射一发炮弹,而靠潜在的力量就赢得了战争。海战胜利的结果就是敌人停止了一切海上交通,海军部队也不见了。敌人只能依靠潜艇伏击,潜艇活动的确有可能扭转局势,但这并未降低海面最初胜利的价值。这也证明,海面胜利只是阻止了敌人的交通,却保卫不了自己的交通安全,因为在海面胜利后还要预防潜艇的突击。逼迫敌人海军部队躲藏起来或用其他办法阻止它航行,再用水面舰艇去破坏、进攻它的交通线,达到这个目的没有必要去求助于潜艇,因为用水面舰艇破坏交通线比潜艇要方便得多。

因此,如果认为由于潜艇承担了水面舰队的某些任务从而降低了水面舰艇的全面作用,那么按海军最重要的任务是与敌人海军交战并击败它来说,潜艇并没有降低水面舰队的作用。正常情况是交战双方的实力相当,一方不至于在刚开战就投降。在这种情况下,一种真正意义的海战就会发生。

“制海权”原本的含义是,自己可以自由航行而敌人却不能。如今这一概念已完全失去了它原本的含义,因为拥有海军基地的敌人很难被全部摧毁。当一支海上力量在战争中实力大大削弱后,它就会像德国舰队在一战中那样行动,胜利的一方也必须紧密监视战败方剩余力量的一举一动。因此,战胜方没有充分的航行自由,但它能完全阻断敌人的海上交通,同时保卫自己的交通不受潜艇的威胁。

今天的制海权只能理解为一种态势,拥有它的一方比敌方有更大的航行自由,类似一战中协约国海军所处的状态。虽然他们没有了过去意义上的制海权,却能有效地阻止敌人的交通,使敌人的海军部队到处躲藏直至最后投降。海军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夺取制海权,在没有取胜之前,任何一方舰队都不应冒险分散兵力,去保卫自己的交通线或攻击敌人的交通线,这种行动只有在夺得了制海权以后才能进行。夺得制海权的一方应立即切断敌人的一切交通,还必须确保自己不受潜艇的袭击。

这就是一战中海上战争特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影响水面舰队的根本价值。

从上述对一战的考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它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影响全体人民的利益和幸福。

2.取得胜利的国家,在自己筋疲力竭之前就粉碎了敌国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抵抗。

3.军队的职能是作为交战国家的消耗代理人,各国将其资源变成战争手段不断送往前线,消耗以后,再由另一些继续补充。这种消耗和补充过程持续进行,直到一方物质上和精神上完全衰竭,不能再补充它的消耗为止。

4.海军是加速或延缓消耗的机构,当它用于阻止补充资源进入时是加速消耗,而当它促进资源进入时是延缓消耗。

5.陆上战争违反了其指导者的意愿,采取了相持的形式,原因在于小口径火器的巨大威力,增加了进攻的困难,使它需要极大的兵力优势。

6.只有当各国经历了长期而痛苦的消耗过程,再不能从物质上精神上支持它的军队时,陆上战争才能决胜。

7.由于协约国军队的巨大优势,海上战争一开始就胜负已定。结果使协约国进入了一个漫长疲惫的监视时期,而德、奥则进入漫长消沉的等待,希望出现机会打击敌人。

8.虽然协约国处于能阻止敌人海上交通的地位(这是敌人自动放弃的),但自己却又被迫保卫本身的交通线不受潜艇攻击,这种攻击一度很严重地威胁着协约国取胜的机会。

9.陆军和海军都由于错误估价了技术因素,在开始交战时都没能充分地了解战争的实际情况,因此,随着战争的进行,他们不得不弥补由于物质上精神上备战不足而造成的后果。

这就是我们探索未来时可依据的前提,我们可以斩钉截铁地说:

1.未来的战争再次涉及所有国家和它们的全部资源。

2.胜利将属于能首先粉碎对方物质和精神抵抗的一方。

3.武装力量如果能正确适应未来战争的形势,并按它的要求进行训练,就能对战争做出更好的准备。

我想这三点是无可争议的。

4.陆上战争本身就具有一战的相持性,因为形成相持性的原因依然存在,在未来将更明显。

从停战至今,火器的威力一直增强,将来会更强。火器时刻在改进,各国军队装备的高速小口径火器数量也一直在增加。导致的结果是,防御价值也一直增加。为了打破这种僵局,想要进攻必须有比以前更大优势。新武器并不会改变格局,因为双方都会同样拥有。新武器又总是更容易防御,即使对很弱的敌人进攻也十分困难,在当敌人的边境是山区、部队很难广泛展开、供应困难时更是如此。双方都认为等待才有最好的时机,所以都继续采取守势,这样就违背军事领导人的意愿而出现绵亘的战线。要想打破敌人的绵亘战线,需要用到很多的作战手段,没有一个国家在战前做好了这些准备。因此,在相持的战争中加紧工业生产是很有必要的,将国家资源转为有效的战争手段。双方都会以同样的思维这样做,所以僵局会一直持续很难打破,这个局势直到某一方国家的资源完全耗尽,未来的战争无疑是持久的、缓慢的、代价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