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第3/3页)

面对规模如此空前的大决战,协调指挥华野、中野及各地方武装的淮海战役总前委成立了,并获得了中央军委“临机处置一切”的授权。

《孙子兵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用兵策略就是“任势”。所谓“任势”,即根据战场形势,机动地运用兵力,因势施谋,借势成事。与国民党所有军事指挥大权集中于远在首都南京的蒋介石和国防部,大小战事均要请示汇报相比,共产党在决策机制上有着机动灵活的巨大优势。

淮海战役总前委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华野和中野两个野战军之间的行动,使两支大军形成一双强有力的铁拳。不但如此,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还高屋建瓴地考虑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华野和中野在未来三至五个月内吃饭的人数连同俘虏在内,将近八十万人左右,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央调度起来将十分困难。于是果断授权总前委,战略物资的筹集可直接会同华东局、苏北工委、中原局、豫皖苏分局、冀鲁豫区党委统筹解决,这样,不但节省时间,缩短中间流程,还可以大大减轻中央的负担。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与国民党军队对峙与血战之际,中央赋予了总前委最大的信任与权限。

黄百韬兵团被围歼后,下一步怎么办?

淮海战役伊始,根据当时的复杂局势,中央军委曾考虑在歼灭黄百韬兵团后,歼灭邱、李兵团,夺取徐州。

11月15日,碾庄圩之战正在激烈进行之时,中央军委指示,下一步作战方针为待黄百韬兵团被歼灭后,依据邱清泉、李弥、黄维三部的情况最后确定,唯目前华野仍应争取在歼灭黄百韬后再打邱、李。

华野和中野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在阻援打援的时候做了相应考量。部署部队在阻击邱、李兵团实施东援的时候,有意识地先分割包围吃掉一些,削弱他们的力量,后视情况再定战略战术。

邱清泉和李弥久经沙场,亦非等闲之辈,他们很快意识到了对手边阻援边蚕食的目的,东援之战打得十分谨慎,为避免陷入对手重围,即使解放军有时后退让出一些阵地,也一直不肯深入冒进。特别是到了21日、22日,看到救援解围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时,他们随即调整部署,将主力收缩到大许家以西的地方,修筑坚实的工事,与徐州之守军保持首尾呼应,意图确保自身安全。

11月8日,徐州战局危急之时,蒋介石密令黄维第十二兵团从河南确山、驻马店向东开拔,实施东援徐州的计划。关键时刻,杨云枫受命紧急赶往南京,与“孤雁”接头后获取了这一重要情报。中野因势而动,及时调遣二纵、六纵和部分地方武装一路上进行阻击和袭扰,一定程度上阻滞了第十二兵团的推进速度。

19日,总前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又仔细地研究了敌我双方的态势,认为华野大多数纵队从8日起一连十余天围歼黄百韬兵团,部队已经相当疲劳,如果不经过休整继续追击并攻打邱、李兵团,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相反还可能使战役陷入缠斗之中。另一方面,刘汝明、李延年兵力强大且背靠蚌埠,进可攻退可守,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完全依靠中野力量对付他们,由于实力上的悬殊,恐怕力不从心。同时,徐州国民党守军较为集中,不易割裂,而黄维第十二兵团孤军冒进,经过长途跋涉,已经相当疲惫,另外他们在行军过程中屡遭二、六纵队和地方武装的阻击袭扰,军心斗志以及战斗力均有所下降。23日,总前委致电中央军委,提出以中野为主,集中力量围歼黄维兵团,华野在休整的同时,一部分主力用来钳制徐州之敌,另一部分主力协助中野歼灭黄维兵团并担任阻击李延年、刘汝明兵团的任务。

一天之后,中央军委回电表示同意。

粟裕等华野领导也非常赞同刘、陈、邓的意见,立即回电表示华野可以抽出四至五个纵队配合中野歼击黄维兵团,必要时还可以再增加三个纵队。不但如此,粟裕对华野的原部署进行调整,把原来负责歼击邱清泉、李弥的北线部队调过来,主要用来包围徐州,有力钳制住徐州之敌,阻止杜聿明集团西援或南撤;并派出一支部队阻止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北援。另外,粟裕还提出,如果徐州、蚌埠、蒙城之敌意欲以宿县为中间点进行对接的话,也由华野负责阻击,总之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支持中野对黄维的歼灭战。

至此,如果说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是以华野为主中野为辅全力围歼黄百韬第七兵团的话,那么即将到来的第二阶段就是以中野为主华野为辅全力围歼黄维第十二兵团。

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总前委进一步细化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