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第5/5页)

中午,每个支前队员都分到了满满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饺子。端着香气四溢的饺子,杨云林想起了英子。“过阳历年了,托解放军的福能吃上饺子,但英子呢?她有饺子吃吗?是不是又在忙着照顾伤病员而忘了吃饭?”想到这些,刚才还恨不得一口吞下一盆饺子的云林却连一个饺子都咽不下去了。“不行,香喷喷的饺子不能光自己吃,应该给英子送去!”

三十个饺子云林只吃了五个,就停下了筷子。“不能再多吃一个!今天下午不但没有赶路,还坐着看了场大戏,人家英子一定在医院忙得不可开交,得多给她留点!”因为没有更多的饺子可以添,云林双手捧盆,一口气把里面的饺子汤一饮而尽,咂了两下嘴:“香,真香!”为避免饺子粘在一起,云林从一名战士那里借来一个饭盒,用冷水过了几遍后就把饺子一股脑儿倒在了里面。

走了不到一半路,天就黑成一团。寒风呼啸,云林的心里却是热乎乎的,没有感觉到一丝一毫的寒冷。雪后寂静的旷野白茫茫一片,云林有时分不清哪里是道路哪里是田野,好几次摔进了路边的水沟里。每次摔倒时,云林拎饺子的右手都高高举起。“头和脸可以摔,就是饺子不能摔!”云林在心里反复叮嘱自己。

路过一个村庄时,云林特意来到一户人家,用井水把饭盒里的饺子又过了一遍。过水的时候,他用手指一个个拨动饺子,嘴里不停地喊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当数够二十五个饺子的时候,云林怦怦跳动的心才安定下来,“要是少一个饺子,英子一定会怪俺的!”

晚上九点半,云林终于摸到了刘桥镇。一打听,英子值的是夜班,这会正在手术室。云林不忍心打搅英子,就在手术室门口坐了下来。坐下之后,云林把冰冷的饭盒揣进怀里,他要把饺子焐热,等英子做完手术后可以吃上热饺子。

坐下之后,跟上一次和英子见面一样,打盹的云林一下子就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杨云林突然听到有人喊:“云林哥,醒醒,醒醒。你怎么坐在这里啊?”

云林一下惊醒并跳了起来,看到英子后问的第一句就是:“几点了?”

英子说:“十点半了!”

“哎呀,糟了,糟了。俺怎么就睡着了?!”

说着话,云林从棉袄里取出饭盒,冻僵的饺子已经融化。“英子,今天是阳历年,你肯定忘了吧。你看,俺给你送什么好吃的来了?”

英子小心翼翼地打开饭盒,一股喷香的饺子味扑鼻而来。饺子温乎乎的,一点都没有粘连。

“俺们每人发了五十个饺子,俺吃了二十五个,给你留了二十五个,够你吃吗?”

“够!够!”英子说完,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

“英子,俺给政委说了,要十二点前准时回去,俺见到你心里就踏实了。你照顾好自己,俺走了!”

“云林哥,你在支前队里要好好干!等仗一打完,就赶快回家!”英子哽咽着说。

“俺会好好干的,到时候俺给你看样东西,你就知道俺干得怎么样了。英子啊,等仗一打完,你也早点回家!”云林边走边扭头喊。

“好!到时候,俺在家里等你带人来——”英子再也忍不住,把心里的话喊了出来。

“俺说话算数,到时候一定带提亲的来!”

这里交代一下杨云林和英子的后续故事。

1950年春节前的腊月二十六,这对年轻人“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大杨庄举办了一场隆重的新式婚礼,云林的家人和所有支前队员都前来参加。婚礼在云林家的堂屋举行,堂屋中央摆放着一辆扎着红绸子的独轮车,这是云林送给英子的结婚礼物。独轮车的两个车把上用刀密密麻麻刻满了这辆车跋山涉水走过的江苏、安徽和河南三省六十六个地方:大杨庄—新安镇—窑湾—炮车—碾庄圩—曹八集—贾汪—潘塘—宿县—萧县—姚庄—陈官庄—永城—萧县—汉王—土山—新安—大杨庄……

婚礼开始前,新郎杨云林一直在村头翘首等待一位远方的客人,可始终没有等来。中午婚宴结束后,一辆吉普车赶到了村里。从车上走下一对城里人模样的夫妇,手里拎着一只崭新的暖水瓶和一对绣着鸳鸯的枕套。这对夫妇是代表儿子专程从南京赶来参加婚礼的。他们的儿子不是别人,正是杨云林在村头一直等待的李政委。至于他为什么没有来,这对夫妇解释说儿子说好来的,临时生病下不了床,实在没有办法,就托他们来了。

这对夫妇在云林大喜的日子里没有说实话,他们的儿子已经于半个月前因病去世了。去世前,除了一对枕套,李政委特意买了一只暖水瓶,对父母交代说:“我们支前的时候,整天喝的都是凉水,甚至是雪水,现在打完仗了,这对新人该喝上热乎乎的开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