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内外勾连百尺叹(二十四)(第2/2页)

至于最后出钱安葬什么的,那都是小事,可以忽略的小事。

只是在场贵族均不曾想,怎么可能会有对三方都有利的条件?

适见众人并无异议,便道:“墨家以利天下之心,促此盟誓,不知道诸君何意?”

众人点头之后,适又掏出一张纸,只是这张纸却比刚才的大的多,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

适念道:“既说到,这次罢兵是为了商丘百姓,而国人有干政之权,也有获利之心。”

“墨者只是促三方罢兵,并无他意。”

“可民意不可违,昔年夏桀与日同丧、卫侯出国、莒子被逐,均是违背了民意。”

“现,商丘之民众,为自身之利,特提出以下要求。君上既已答允,却还不知道具体如何,请听。”

民众多不识字,更不可能列出一二三四五,有些东西只是墨家的宣传与引导。

在场众人听了适这样一说,这才明白过来,只怕今天这件事没这么简单,根本不可能有三方得利之事。

适清了清嗓子,念道:“经商丘民众共商,委托墨者整理,特提出如下要求。”

“其一,君上不得私自开战,商丘民众拒绝服对外征伐之不义之战,但对守卫之战必尽全力。”

“其二,乡校,乡射,墨者祭堂,议政之市井酒肆,不得封闭禁毁。”

“其三,商丘之公田军赋,摊入私亩,固定税额,君主不得随意加税。”

“其四,凡国有政,需君主、卿、百姓共商。立询政院,分为上下。”

“君子院,六卿皆任,天地春夏秋冬之官,各选四人。君上可自选六人,非士与大夫不得为任。”

“庶人院,以商丘城三万户,以邻里划分,选乡间有望者六十人。”

“凡开战、加税、征伐、劳役、制法、分封、收封邑等事,皆由询政院共商。”

“具体细则,与战后再商。凡大事,需君子院与庶人院相合同义,方能执行允许。”

“其五,非有紧急事,每年春祭之时举行一次。庶人院之选,三年一次,期间俸禄与上士同。”

……随着适一条条念下去,宋公子田的脸色并没有难看,在场贵族也没有目瞪口呆,都城国人有参政权,这是春秋时代就有的传统,小司寇的职责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