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查士丁尼的神学思想和正统教会的创立及宗教迫害(519—565 A.D.)(第2/2页)

奥利金[346]的躯体到现在为止已经被蛆虫吃掉有300年之久,他认为能先世存在的灵魂已落入创造者的手里。在他的作品中,查士丁尼锐利的眼光发现十多处形而上学的错误,这位原始时代的博学之士,与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一起,被教士送进永恒的地狱烈火,而他在过去根本就否认会有此事。以这个先例作为掩饰,对准卡尔西顿的大公会议给予了阴狠的一击。这些神职人员耐心倾听莫普苏埃斯提亚的狄奥多尔[347]所发出的赞许之词,他们公正或纵容的态度使得西拉斯的狄奥多里特和埃德萨的伊巴斯,都能恢复教会领圣体的恩典,但是这几个东部主教的品德都沾染了异端邪说的恶名,这里最前面那位是聂斯托利的老师,其余两位是朋友。他们最可疑的文字曾在“三章”这个大标题之下受到指控,要是谴责他们生前的事迹,必然会涉及一个大公会议的荣誉,它的盛名无论受到真诚还是虚假的尊敬,早已传遍整个正统基督教的世界。

不管这些主教是清白还是有罪,如果他们在死亡的沉睡中被彻底消灭,那便不会在100年以后被他们坟头上的喧闹吵醒。要是他们已落入魔鬼的毒牙之中,任何人的努力也无法减轻或加重他们的痛苦。要是他们已经与圣徒和天使为伍,享受虔诚的报酬,那么对于那些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愤怒,而又仍旧在地球上爬行的神学虫豸,必定会微笑以对。在这些虫豸的前列是罗马皇帝,也许根本不清楚狄奥多拉和她那些教会派系的真正动机,就在那里发射毒针喷出毒液。原来的那些牺牲品已经不在他的权势之内,他的诏书只能用暴烈的作风给他们定出罪名,号召东部的教士加入谴责和诅咒的大合唱。整个东部带着几分迟疑态度,勉强同意他们的君王所定出的音调。

在君士坦丁堡召开的第五次大公会议(公元553年5月4日—6月2日),有3位教长和165位主教参加,把“三章”的创作者和辩护者全从圣徒的行列中除名,用严正的态度把他们交给邪恶的魔王。拉丁教会更加羡慕利奥和卡尔西顿的大公会议所获得的荣誉,要是他们仍如以往在罗马的旗帜下作战,就会使理性和人道的大业获得优势的地位。不过他们的领袖是被敌人抓在手里的俘虏,圣彼得的宝座一直为买卖圣职所玷污,现在被怯懦的维吉利乌斯出卖,他在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以后,终于屈服于查士丁尼的专制和希腊人的诡辩。他的叛教行为激起拉丁人的愤怒,现在找不到两位以上的主教,愿意对他的辅祭和继承人贝拉基乌斯举行按手礼。然而,教皇的坚毅在不知不觉中将教会分裂分子的称呼转移到他们对手的头上。伊利里亚、阿非利加和意大利的教堂,全部受到行政和教会势力的压迫,军队的力量也不是没有效果。遥远的蛮族照抄梵蒂冈的信条,只要一个世纪的时间,“三章”引起的分裂便在威尼提亚行省一个偏僻的角落宣告结束。[348]意大利人在宗教方面的不满,却有助于伦巴第人的征服行动,罗马人一直习惯于怀疑拜占庭暴君的信仰,厌恶自己的政府。

查士丁尼为了坚定自己和臣民那种轻浮善变的宗教观点,其间的过程非常微妙,事实上他的作为难免前后矛盾无法始终如一。他在年轻的时候,对任何偏离正统路线的微小过失都会气愤不已,等到了老年以后,自己却超越了异端所容许的限度。他公开宣称基督的肉体是金刚不坏之身,他的人生经历不会遭受匮乏和疾病之苦,那是每个凡夫俗子与生俱来的烦恼。雅各派对这种说法所感到的惊讶,不亚于正统基督教徒。诸如此类异想天开的观点都在查士丁尼最后几道诏书中宣布,就在他适时离开人世的时候,教士拒绝签字副署,君王准备进行迫害,民众决定忍受苦难或者加以反抗。特里夫的一位主教,安全地躲在皇帝的势力所不及之处,以权威与慈爱的语气写信给东部的君主:

仁慈的查士丁尼,请记住你的洗礼和信条,不要让你在年老的时候蒙受异端邪说的恶名,请从流放地召回被你放逐的神父,把你的追随者从绝境中解救出来。相信你会知道,意大利和高卢、西班牙和阿非利加已经为你的堕落感到悲伤,大家都在诅咒你的名字。除非你立即摧毁那些要颁发的告示,除非你大声宣布:“我错了!我有罪!要把聂斯托利革出教门!要把优迪克革出教门!”否则你就会将自己的灵魂投入烈焰之中,跟他们一样接受永恒的惩罚。

他逝世时并未做任何表示。[349]就某种程度而言,他的死亡恢复了教会的平静,在后来的4位继承人查士丁二世、提比略二世、莫里斯和福卡斯的统治期间,出现的最突出的状况,就是东部的教会史有幸成为一片空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