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艰难的庆阳攻坚战(第3/4页)

竹苛的请援行动虽然被明军外围部队截杀,但也同时提醒了徐达:庆阳城内的张良臣并没有绝望,还会继续派人潜出包围圈的,必须防范于未然!于是紧急派遣参随王敬祖率兵助守彭原——位于庆阳西南部宁州路的枢纽要道。

大军长期苦耗在庆阳城下也不是办法,徐达现在真有如同捧了烫手山药,吞下黏牙烫嘴,丢下又不舍得,也不可能!

时间一晃,七月已到,徐达只得在围困庆阳城的同时分兵收伏甘陕各部元军残余,派遣归降的元军将领李茂等人,率领千骑赴西南部的隆德、秦安等处,招降、擒拿还没有归附的元将杜伯不花、罗左丞相等人,且喜降将也不负所托,隆德、秦安等甘陕边城均被李茂平定。

庆阳城内外,守者持地利,攻者仗人多,但双方的日子其实都不好过。

庆阳攻防战的情形,其实不用接到求援也传到了宁夏王保保的耳中,王保保虽然拘押了死敌大张——张思道,但还是无法坐观庆阳小张被困毙,不管从哪方面着眼,都要出手了!

七月十九日,王保保祭出了杀手锏:派出了部下悍将韩札儿——估计大家应该没有忘记,就是前文说过的韩店一战击溃汤和、杨璟的那个韩札儿(也译作哈札尔),密令其夜行晓宿,长途奔袭,力争一举拿下庆阳西部门户原州(今甘肃镇原)。

原州,其实与庆阳近在咫尺,中间也就相隔一个驿马关,原州若失,驿马关即危,一旦驿马关被元军占据,也就等于明军的庆阳之围被击破,但是,偏偏明军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庆阳城头,对原州的危险丝毫没有察觉。

驻守原州的明军将领是指挥陈寿,恰恰这陈寿也是一名“好战分子”,本来就对徐大将军把自己置于这种观战境地非常不忿,整日面朝东方长啸:“庆阳!庆阳!克日必亡!可惜陈寿,只能观望!”

突然手下急报:“禀将军,城西突然出现扬尘,看来是有大批骑兵驰近!”

本来陈寿若当机立断关城门据守,也许原州之战就是另一种结局了,但此刻的陈寿反而兴奋起来:莫不是鞑子们的救兵到了?来得好!

陈寿不假思索率部出击迎敌,这时陈寿心中唯一的理由就是:为将者哪能依靠城墙自守保命?若鞑子兵绕过原州城进袭驿马关咋办?——实际上,只要原州城掌握在明军手中,长途奔袭的元军哪里敢进行这种“越城”作战?后路不要了?被人追尾怎么办?

韩札儿作战还是老作风,行军中保持一定马力,遇敌则是简单的三个字:冲上去!

甚至连蒙古铁骑惯用的骑弩强弓都不屑先行施放,在韩札儿看来:骑弩这东西也就是用在阻敌追击时最合适,沙场还是要凭一股杀气、血气、勇气!

近战中方能展现勇士风采,弯刀下才能劈出英雄魂魄!

大家千万莫要以为韩札儿是一位“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蒙古莽夫,一会大家——连同明军的主帅徐达将会领教到韩札儿的另一面:极为狡诈,尤其在局部进攻战事中,指挥甚是果断,并且善于出奇制胜。

自陈寿看见韩札儿骑兵部队那一刻,陈寿便没来得及判断来将何人?多少兵力?如何确定最佳应对措施?甚至连最起码的派兵列阵都没来得及,才要下令长枪队前出,蒙古兵已经扑到了大队阵前,没有呐喊,没有号角,连骑弩开路都没有,只一愣神功夫,蒙古弯刀已经劈在了头顶!

更不可思议的是:两军主将竟然处于同一位置!陈寿率先挥枪迎敌,而蒙古军也是韩札儿一马当先,双方的主将首先于马背上交手了!

这一瞬间陈寿吃了大亏:马战单骑对决,马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谁的速度冲了起来,谁的力量就会借马力大增,启动坐骑迟一些的骑手往往显得气力不如对方,其实是由于对手马力夹带人力。

而韩札儿却是有备冲阵,百步以外就已经将战马加速到了极致;陈寿沦为被动迎战,战马刚刚起步就与强敌兵器相交了。

陈寿眼见势头不对,便在紧急之刻把大枪抖了一个大大的枪花,先阻住了敌将势头再说吧?因为这时在敌人眼里,会出现几个、甚至十几个虚无的枪头,一般敌将即会带马避开,如此持枪方便会占到枪长刀短的便宜,也就基本占据了上风。

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韩札儿不为陈寿的长枪枪花所动,反而在距离丈余的那一瞬间猛磕坐骑,身子却突然不见,马战行家当然对这招一看便知,叫做“蹬里藏身”,骑手全身挂在一只马镫上,身子低伏,以披甲战马作为自己的掩护,主要是为了躲避对方弓弩。而韩札儿却把这一招用在了短兵相接。

意想不到的奇招收到了奇效!陈寿竟然愣住了:原指望趁敌人眼花给敌人一枪,却突然看不见了具体目标,谁能不犹豫片刻?而在这片刻的犹豫之际,敌人突然又出现在了马背,此时对手已经扑入长枪防守圈内,长兵器顿时优势尽失,陈寿心中一凉,瞬间脑海出现了两个字:完了!

陈寿心中的那一凉却是对方的弯刀刺入心口!韩札儿连弯刀都没有挥起,反而采取了最不适合蒙古弯刀搏杀的招式:如长剑一般突刺!

借着闪电般的马速,韩札儿一招制敌,陈寿在感觉到那心窝一凉之后便失去了知觉,随即栽倒马下而亡。

主将照面即被干掉,明军还能再鼓起什么斗志?失去了统一指挥的明军几乎立即溃散,就算有几个各自为战的勇士也无法改变总体战局了,最为要命的是:溃逃中的明军竟然大部回头奔向了原州城,而城上留守的明军却无法狠心将自己的战友关在城门之外任敌杀戮,等到发觉苗头不对之时,城门已经关不上了——是被明军自己拥挤而无法关闭。

韩札儿更不客气,直接带队杀入了原州城内,这下大势已去:原州城就此被轻易袭破。

散骑败兵逃到了庆阳城下,徐达闻报大惊,立即召集冯胜、傅友德等将领商议如何应对这种突变,会议召开之前,徐达也是采取了紧急措施,派了右丞徐礼率军助守首当其冲的驿马关;又遣指挥叶石真增援彭原;调指挥韦正助守豳州。

其时的冯胜正率傅友德、薛显所部驻守灵台,冯胜与傅友德接令紧急来到了徐达大营。

71

紧急军事会议上,冯胜向徐达建议:“现在我们大军围攻庆阳,张良臣虽然受困,但我军却不能急切攻下;而王保保令韩札儿袭占原州,无非是声援张良臣,并不一定继续进兵庆阳为张良臣解围,实际上我军只要加强驿马关军力,便足以扼制占领原州的元兵,韩札儿不会有什么施展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