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沈儿峪之战中的徐达与王保保(第2/6页)

双方的实际接触白刃战,大多发生在元军回马之刻,这时的明军大阵一般都会突然敞开阵门,一些骑兵扑出追杀,元军士兵毕竟是马背长大,翻身迎敌却也吃不了多大亏。

每到傍晚,元军便步步退回深壕己方一侧,明军却也不大趁机追杀占便宜,于是双方正常休战,第二天再按部就班重复昨天的故事。

总体说来,敌对双方伤亡相当,也算是势均力敌吧。

王保保每天来到壕边,悉心观察战事过程,竟然对这种杀敌一千自损一千的战局甚为满意!

当然,这是大家内心的看法——因为第二天一早,元军将士们接到的还是与昨天一样的军令:不要手软,突击再猛点,但也不要深入南蛮军阵,过于恋战要吃亏。

一些元军低级士卒不免疑惑了:大帅这是怎么了?是在给南蛮子们做长期战术教学式演练?

高级将领逐渐明白:大帅这是逐日训练明军的作战习惯,其中必有深意!

一些王保保中军的高参却是大体明白大帅苦心:这是在等待徐达沉不住气的那一刻,那时大帅必有奇招破敌!

唯有王保保身边的几名绝对亲信才真正明白大帅在做什么:几天来捉来十余名当地樵夫猎户,严厉拷问四周地势,尤其关注能绕向明军后侧的山间小道,这不是在精心准备实施奇袭么?

一连五天同样的战局,还就是徐达先沉不住气了,但出气的方式却甚为独特:自四月五日起,便开始回敬元军,却不是正大光明地越壕挑战元军,而是小孩子斗气一般开始了夜间骚扰。

不知多少明军,估计大多是些鼓乐队之类,彻夜在沟边闹腾,这是啥新战术?噪音武器吗?

王保保不由心中冷笑:黔驴技穷矣!这是欲惊扰我蒙古男儿夜间休息,无非意在减轻第二天作战压力,岂不知,夜晚闹出动静是把双刃剑,莫非你们南蛮人能在鼓乐声中熟睡不成?

于是传令:不要理睬南蛮的夜间骚扰,随他怎么折腾去,准备天明作战的孩儿们不妨入睡前塞住耳朵,力争睡足、睡好,这是南蛮在耍‘狼来了’的小孩把戏,大家莫要上当就是。

可是,徐达好似乐此不疲,一连三天,照常命令部下进行这种深夜拙劣表演,竟然使得元军负责警戒的部队也受不了了,干脆也塞住了自己的耳朵,这下的确清净多了,看来还是大帅有办法,对付无赖自有无赖妙招!

奇怪的是:第二天正常开战之后,元军发觉南蛮们作战照常生龙活虎,战力一点不见稍弱,大伙不禁疑惑:莫非这徐南蛮也学会了咱们大帅的塞耳入睡妙招?不然如何不见明军有什么困乏脸色?

看来确实如此,只是苦了那些被迫在夜间担任闹腾任务的鼓乐手们,总不能也是塞上耳朵敲鼓打锣吧?就算是能在白天补充睡眠,可是,白天的大战场哪来的月下清风般怡静?厮杀呐喊再加战鼓号角,怎会不传到营帐之中?在这种闹腾环境下休息,可怜的南蛮呀!

这一折腾就就是三夜,一直到了四月八日,这几天的徐达与王保保,几乎都是一般心思:给对方制造习惯性思维、习惯性动作,都是在刻意麻痹对手!

徐达的夜间骚扰行为,还就是如同王保保预料那般,还就是在如同传说中的那个乐意撒谎的放羊男孩,还就是在每夜高喊“狼来了!”后人大多为王保保略感遗憾:“狼来了”这个民间寓言故事,本来就出自蒙古大草原,为什么王保保就没有意识到那个男孩以及牧民们的结局?当饿狼真正扑来的时候,形成了习惯思维的大人们还会理睬“狼来了”的呼声吗?

徐达也在认定自己的策略开始逐渐生效,睡觉越来越安心,只要这样再坚持下去,大好战机也就自然出现了,连深壕中的战马道路都由王保保给挖掘妥当了,当明军真正大举进攻时,省下了多少人力与时间呀!

人么,得意必然疏忽,疏忽必然大意,伟人、英雄、名将概不例外!有些大意的明军主帅徐达没有想过:狡诈的王保保会再给他几天时间吗?

四月八日夜,徐达的明军鼓乐队照常于沟边进行“狼来了”的心理训练,王保保的“闷宫炮”突然出手了!

97

王保保成功的抓人审讯,得知了一条能够绕向明军后方的山间小路,只是这条小路乃是猎户们用来夜间狩猎的“野猪道”,实在容不得大军通行,只能单人单骑通行。

而且,明军于小道途中建立了一座营垒,由于处于全军后面的东南方向,所以称为东南营。

王保保根据实际军情与地形制约,果断精选了一千铁骑,东绕三十余里过了深沟,顺这“野猪道”直扑明军的东南营垒:只要拿下此营,全部明军将断绝了后路,占领明军东南营的一千精兵只需要固守一天则大功告成:徐达必然全军来救,而那时的元军主力便会形成掩杀之势,一场大胜唾手可得也!

而自己则严密监视壕沟对岸明军各营垒,只要发觉明军主力躁动退军,即可立即实施全线出击。

四月二十八日夜,王保保与他的所有部队不用明军鼓乐惊扰了,全军“一级战备”等待总攻时刻,一夜无眠!

守卫东南营垒的乃明军左丞胡德济,由于所驻守营垒地处全军后方,数日来皆处于观战——应该是听战状态,相比明军其他各营,夜间也安静了许多,再加上也是形成了“明日无战事”的习惯思维,所以防守自然有些松懈。

及至元军悄悄摸近了营垒,胡德济却还在呼呼大睡,一片杀声响起时,元军尖兵已经搬开了鹿角木栏;胡德济仓促失措,急急起身迎敌,全军却已经大乱了!

失去了统一指挥的明军顿时成了无头羊率领的羊群,各自为战的有,四散溃逃的更多,尤其是胡德济的副将,一位赵姓指挥,竟然带领几个亲兵慌张向徐达大营中军方向逃窜,就此胡德济全军惊恐万状,大量伤亡自不必说,最可怜的是:被人家肆意蹂躏了半宿,竟然没弄明白作案者何人?

所幸有一部机灵士卒,紧急中登上了所筑战垒,也算能以乱箭回击黑暗中的敌人了,不过效果如何谁也说不准,眼中只见一片火光,其中隐约出没大批蒙古骑兵,遇到明军就是数骑扑上一阵乱砍,乱箭射出的效果也就不好说了,据说战后清点伤亡状况,明军尸体上也发现了不少自己人的箭矢。

东南营垒的战鼓号角惊醒了徐达。

后方遇袭!这正是考验一军主帅的关键时刻。

徐达没用过多考虑即迅速传令各营:坚守各自营垒,不准出寨,不准惊呼,不准敲击战鼓声援被劫营寨!

最令人意外的是:徐达竟然没忘了下令给在沟沿执行骚扰任务的部队:鼓乐照旧,不妨发动三秦大地的士卒们吼上几句秦腔信天游之类,越热闹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