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崇祯大败局:死要面子亡了国(第3/6页)

说起来,薛国观能够当上首席大学士和多尔衮还有点关系。大明崇祯十一年、大清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多尔衮率军闯入大明腹心地区达七个月之久,对大明的打击空前巨大。前面曾经提到的卢象升、吴阿衡两总督之死,洪承畴、孙传庭被调离陕西前线,李自成、张献忠有了喘息之机等等,都是由这次战争所致。当时的首席大学士在此期间举措失当,从而丢掉了首辅的职位。于是,薛国观坐上了这个位子。

在帝国制度下,有三种人是轻易得罪不得的:一是皇亲国戚,二是太监,三是特务组织东厂与锦衣卫,其道理不言自明,这也是这个国家不配有什么更好命运的重要原因。谁知,这薛国观当上首辅之后,却一举把这三种人全都得罪得不轻。

有一天,皇帝和薛国观聊天,谈论起如今社会风气太坏,到处都是贪官污吏,君臣之间不胜感叹。薛国观叹息说:“假如东厂和锦衣卫能够恪尽职守的话,贪官污吏们就不会如此胆大妄为!”此话一出口,站在边上的提督东厂大太监王德化便吓出一身冷汗。薛国观一言不慎,便一举把太监和东厂特务双双得罪。从此,东厂的大小特务就开始恪尽职守地严密监视起内阁首相,并不时把薛国观收礼受贿的事迹报告给皇帝。

不久,君臣二人为经济窘迫、军费没有着落发愁。薛国观便给皇帝献了一策,他建议皇帝发行“国债”,向大臣和皇亲国戚们借钱。这家伙特意举出了一个离皇帝很远的亲戚侯爵李国瑞为例,说他拿出四十万两白银应该不难。这李国瑞是崇祯皇帝曾祖母即万历皇帝母亲李太后的家人,素以有钱著称。当时,李国瑞正在和弟弟李国臣闹别扭。李国臣就放出风去,说他父亲死时留下了四十万两银子,自己应得二十万两,可以全部捐献给皇帝充作军费。皇帝一听大喜,立即下令勋贵们捐资助饷。

李国瑞为了显示自己没有钱,把房子拆了,把家里的破铜烂铁统统摆到大街上叫卖,说是要换钱帮助国家渡过难关。朱由检听说后,怒火万丈,立命夺去李国瑞爵禄,致使李国瑞惊悸而死。崇祯妻子周皇后的父亲也是到处哭穷,周皇后为了帮助自己的丈夫,也为了帮助自己的父亲,悄悄给了父亲五千两银子,于是,皇后的父亲勉强捐出了一万两。后来,李自成进北京后,据说,真的从李国瑞家里敲诈勒索出了四十万两白银,而在周皇后的父亲家里,敲剥出的数字是五十三万两。

就在皇亲国戚人人肉痛不已时,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生病了。据说,病中的皇五子看见自己已经死去的高祖母李太后,如今成了九莲老母菩萨。她老人家责备崇祯皇帝对外家不好,所以,先降灾皇五子,如果皇帝不痛改前非,还要让所有的皇子都死。过后,这皇五子真的死了。这虽然是太监、宫女、外戚们联手玩的把戏,却也是最有效力的把戏。崇祯皇帝大受刺激,立即册封李国瑞的儿子为侯爵,归还了所有捐献钱财,并在心中切齿痛恨薛国观。

有一天,皇帝命令薛国观为自己起草一份谕旨,薛国观交上来后,皇帝很不满意,当场将那份草稿扔在地上,并一一历数薛国观贪渎舞弊之情事,命群臣议罪。最后,薛国观被皇帝下令开除公职,遣送回乡。

薛国观在职期间敛财有术,离开北京时,装运财物的车子一辆接着一辆。东厂特务马上报告给皇帝,皇帝遂下令将他捉拿回来处死。于是,薛国观成了大明朝二百七十六年间,继洪武皇帝朱元璋处死胡惟庸、嘉靖皇帝朱厚熜处死夏言后,被处死的第三位宰相职级的人物。时人与后人普遍认为薛国观罪不至死,死得有点冤。他死后,皇帝下令不许家属收尸,将尸体扔在那儿长达一个月,致使遍体蛆虫,腐烂不堪,臭气熏天。

与薛国观一样倒霉的还有“奸臣”周延儒。

周延儒是一个在帝国官场几上几下的老官僚,属于那种好事坏事都掺合着做过一些的人物。他的死,自有其取死之道,却也很有点让人不知说什么好的意思。周延儒死后,和大名鼎鼎的严嵩一道被列进了《明史》中的“奸臣传”,后世一些史学家认为有点莫名其妙,觉得此人似乎还没有这样的资格。

崇祯一朝十七年,总共使用了五十位内阁大学士,史称“崇祯五十相”,就是崇祯皇帝有五十位宰相还亡了国,讥讽的味道很重。

周延儒在崇祯三年九月,曾经出任过一次内阁首辅,当时,朝廷内党争剧烈,基本没有是非善恶的底线,衡量国家事务与用人的标准大体上以是不是自己人为准绳。周延儒是江苏宜兴人,他的家人子弟横行乡里,无恶不作,以至于他家的祖坟都被人在夜里掘毁,宅院也被人纵火烧掉。在朝中为首相的周延儒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口碑很糟。三年后,他在一场分辨不出是非善恶的官场倾轧中被罢官还乡。

八年后,崇祯十四年二月,国家局势一天比一天糟。一批东林党和复社的人投资几万两白银为周延儒活动,终于使崇祯皇帝想起了他的若干好处,于是召他回京,第二次出任内阁首辅。此次受召的有三个人,其他两人,一个坚辞不就,另一个到京后立即告病回乡,只有周延儒喜气洋洋地前来上任。据说,他的儿子告诉父亲,自己夜里梦见去世的母亲披头散发地抱着自己哭泣,极力劝阻父亲,不要复出。周延儒表示,此次复出,自己将要竭尽全力做好事,以报效皇帝,并且报答那些寄希望于自己的人们。

周延儒复出后,的确做了不少善事,譬如减免各地历年积欠的赋税,为一些冤案平反昭雪,制止东厂锦衣卫刺探臣民隐私等等,史称“都人大悦”。这些是导致后人为他名列《明史·奸臣传》抱不平的主要原因,却也为他后来遭祸,埋下了伏笔。帝国官场之乖戾吊诡实在令人一言难尽。

崇祯十五年元旦,文武百官朝贺完毕,崇祯皇帝请周延儒等内阁大学士站到西边的尊贵位置上,崇祯向周延儒深鞠一躬,说:“我以天下拜托先生。”然后,又给大学士们鞠了一躬,说:“自古以来,只要君臣志同道合,天下没有不太平的。”在大明帝国,这是臣子们从来没有受到过的崇高礼遇。可见,崇祯皇帝对周延儒的期待有多么殷切。

然而,此时的帝国官场早就不是周延儒第一次当首辅时的模样了。现在,官员们不但以是不是自己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而且一出手就要力图置异己于死地。周延儒在得到一批人拥护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少人的憎恨。譬如,锦衣卫首领骆养性便是最可怕的一位。原因很简单:周延儒奏请皇帝制止东厂锦衣卫刺探臣民隐私,使这些大小特务的权限大受限制,他们无法不恨得牙根痒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