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孙、黄、袁、黎四巨头协定(第3/4页)

袁世凯这时正在讨好孙、黄,因此对黄的谦辞批复不准:

“据呈阅悉,该前留守,奔走国事廿年,提倡共和,改革政体,热心毅力,百折不回,出死入生,坚苦卓绝,凡所经历,中外咸知,即起诸先烈于九泉而质之,当无愧色。授以上将,非曰酬庸之典,只征心理之同。来呈谓共和造成皆诸先烈之碧血所化,抚今悼昔,悲壮苍凉;蒿目时艰,弥深悚惕。斯则本大总统与国民所当同思惕励,永矢不忘者也。该前留守谦挹之怀,足以风世,惟事经国务会议,佥谓该前留守名冠军界,众论翕然,所请收回成命,碍难照准。”

8月27日黄兴在上海搭铭新轮北上,同行的有陈其美、李书城、张孝准、何成浚、赵铁、徐少秋、徐申伯、梅同生、杨谱笙、陆惠生、龚禁侵、孙棣山等。北京特派总统府顾问官张仲华和旅长陈元白来接。宋教仁则迎于天津。9月11日抵北京,北京政府和各界热烈欢迎,其隆重仅稍逊于孙中山。第二天黄赴总统府拜访袁,袁同样地和黄热烈握手,亲切寒暄。

21日晚八时袁正式宴黄及随来诸人,同座者有参议院正副议长、秘书长、各部总次长及各高级军官约七八十人。酒酣,袁起立致欢迎词:

“现在世界专制国断不能存立,非建设共和不可。盖专制国为家天下,仅以少数人负国家责任,故国事愈颓废;共和国为公天下,以全国人负国家责任,故国家可振兴。时至今日我国非采用共和国体不足以巩固国基。克强先生有见于此,惨淡经营,苦心创设共和,其丰功伟烈彰彰在人耳目,无俟赘述。在南京留守府时军队林立,鄙人未能时时接济饷项,先生于军饷缺乏之余,不仅能镇慑军心,并能首倡退伍,此先生至诚感人,是谓武备的精神,望我军界诸君均以先生武备的精神为模范,然后可维持于不败。曾涤生云真心爱国百折不回,先生艰苦卓绝成此大业,乃所谓真心爱国百折不回者,鄙人极为钦佩。就一班人观之,皆谓克强先生为磊落英雄,据鄙人所见不仅是磊落英雄,更是诚笃君子。鄙人对于先生敬之爱之,莫可言喻。此次先生北来,各界极欢迎,我两人相见所谈政见均属相同,先生所筹划各事或皆出于真挚爱国之心,由惨淡经营而来,切实可行。今人言以国家为前提者甚多,大率口头禅,惟先生真是以国家为前提云。”

黄兴答词:“今谬蒙大总统奖饰逾恒,愧不敢当。共和成立,实赖大总统救国之决心及国务员与各军长、师长各位一致赞助,始能收此效果,兴极为感佩。现在国基初立,建设之事甚多,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人民,当此艰巨困难之时局,一方面要维持破坏秩序,一方面要建立共和国家基础,其困难情形可以想见。兴此次来京,亲见大总统为国宣劳之苦心,及一切苦心规划,尤为感佩。以后国家困难之事,或较今日为尤甚,凡中华民国之人民无论在政界、在社会须出真实爱国心,以赞助大总统建设之伟业,使中华民国与各国立于平等之地位,维持世界之真正和平,此兴之所希望于在座诸君,并用以自勉者。”

孙中山在北京的活动,非常普遍,他认为革命并非以排满为目的,而是在于以平等地位结合五族汇为大中华民族。因此他曾和前清摄政王载沣互相拜会,前清隆裕太后曾命太保世续开放颐和园欢迎他参观,9月12日又命贝子溥伦等在金鱼胡同那桐宅欢宴孙、黄二公。席间并由溥伦致欢迎辞。溥伦说:

“两先生都是非常之人,所以能建非常之业。这次国体变更,完全是两先生鼓吹奔走之力,咱们太后久仰孙先生的仁德,且信共和政体为廿世纪大势所趋,所以毅然以国政还之国人。咱们所期待的五族一律平等,国基从此永固,皇族受福无穷。”

这天,孙中山感染喉疾,所以没有讲话,改由黄兴起立致答辞,黄说:

“这次共和告成,是由孙先生数十年的领导,坚苦卓绝,才使国人闻风景从,人心依归;如果没有隆裕太后的明哲,毅然决然主张让国退位,则革命成功不能如此容易。所以我们今天追源溯始,隆裕太后对于民国成立也有莫大的功绩。我们大家举杯为她的健康干一杯!”

10月3日参谋部在颐和园欢宴革命党的两位伟大军人

黄兴和陈其美,邀请了前清太保世续作陪。黄兴和世续坐得很近,黄问起溥仪的起居近况,世续说溥仪今年四岁,已经剪了发,每日读书写字甚勤。黄说:“我们今天五族一家,清朝皇族多才,也是民国之福。”

由于这几位创建民国的伟人在北京的态度,使得退位的清朝皇族感到非常安慰,认为他们今后在新中国里面是不会遭到迫害或是清算的了。

袁世凯本希望在民国元年双十节(即辛亥武昌起义周年纪念)于北京举行孙、黄、袁、黎四巨头会议,共同签署了一个施政纲领。因为民国《约法》早经公布,可是政府本身并无明确切实的施政纲领。在辛亥武昌起义周年,孙、黄、黎如能联袂晋京,不仅象征全国统一,也奠定了袁的总统地位。不巧是黎元洪因张振武案不敢入京,四巨头只好改成三巨头会议。孙、黄、袁三巨头几番讨论,最后确定了大纲八条,用电报征得副总统黎元洪的同意,遂于9月25日由总统府秘书厅正式通告,宣布“孙、黄、袁、黎协定之八大政策”,全文是:

“民国统一,寒暑一更,庶政进行,每多濡缓,欲为根本之解决,必先有确定之方针,本大总统劳心焦思,几废寝食,久欲联合各政党魁杰,捐除成见,商榷救济之方,适孙中山、黄克强两先生先后莅京,过从欢洽,从容讨论,殆无虚日,因协定内政大纲,质诸国务院诸公,亦翕然无间,乃以电询武昌黎副总统,征其同意,旋得复电,深表赞成,其大纲八条如左:

(一)立国采统一制度;(二)主持是非善恶之真公道以正民俗;(三)暂时收束武备,先储备陆军人才;(四)开放门户,输入外资,兴办铁路矿山,建置钢铁工厂以厚民生;(五)提倡资助国民实业,先着手于农林工商;(六)军事、外交、财政、司法、交通皆取中央集权主义,其余斟酌地方情形,兼采地方分权主义;(七)迅速整理财政;(八)竭力调和党见,维持秩序,为承认之根本。”

根据这八大政策,又订定了实行手续四项协议:

(一)实行统一:各省军政府尚未取消者,电饬其限期取消。一面派员分赴各省调查情形,军事、外交、交通各司长皆由中央委任,一切事宜均直隶于中央各部,以期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