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威廉公爵(第2/3页)

威廉最终崛起并成为强大的领袖,这并不奇怪。他一定储存了足够的力量,确保自己在艰难的童年存活下来。他对暴躁的保护人没什么耐心,尽管是他们替自己行使统治权。他解散保护人,召集了一批新的谋士。这些人大都年轻有为,愿意永远追随威廉,后来则成为英格兰最大的领主。

然而,威廉的做法非常危险。被遣散的大臣大都是公爵家族的成员,他们不可能容忍威望的丧失和被“新人”取而代之的羞辱。有人甚至要求登上公爵之位。一种新的观念悄然形成:毕竟公爵也可以被废黜。

起初他们试着客气地请求恢复自己的地位,但随着威廉确定无疑地、持续地表现出其独立的想法,他们意识到形势正在改变。对伊夫二世等人而言,现在只有一条路:公爵必须死。

公元1045年,一次刺杀行动失败,主要原因是行动成员的组织混乱,然而这反倒坚定了他们的决心。他们推选威廉的堂兄勃艮第的居伊(Guy of Burgundy)为主谋,进一步制订了刺杀计划。计划的关键在于速度。到公元1046年时威廉已接近18岁了,他们感觉到机会正在溜走。当威廉前往诺曼底西部地区狩猎时,这群阴谋者郑重发誓,在他回到住所的晚上将其刺杀。

幸运的是,一名弄臣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提醒公爵不要返回。威廉小心提防着随从,迅速逃跑。他避开了主路和城镇,尽其所能蹚过河水,全力冲刺穿过树林。在里村(Ryes)他遇见了一位友善的地方领主。这位领主送给威廉一匹精力充沛的马,并派三个儿子护送他。他们一行四人安全地抵达法莱斯,威廉得以躲进城堡避难。

彼时半个公国都起兵叛变,威廉不知道自己能信任谁。他在绝望中向他的宗主——“城堡掠夺者”亨利国王——寻求帮助。事实证明这个惊人的决定非常精明。由于封建体制下欧洲的叛军同盟迅速进军,二人之间的恩怨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强大的国王需要控制诸侯,因此亨利完全有理由支持威廉。靠王权支撑的弱小公爵绝对比勃艮第的居伊这种位高权重的强力竞逐者更好,因此亨利召集军队,加入了位于法莱斯的威廉军队,组成联军。

联军和叛军在瓦尔斯沙丘对峙,孤注一掷陷入激战。尽管叛军之中也有人叛变,但仍具备相当的数量。然而叛军缺乏协调,因为居伊无力要求自己和其他贵族如己所愿交出军队。在初期一次小规模战斗中叛军曾把国王拉下马,但国王军队重新集结,经过数小时激战,叛军分崩离析。失利的叛军试图越过附近的河流14,却遭到王室军队屠杀。

尽管勃艮第的居伊成功地逃到布里奥讷(Brionne),并坚守数年,叛乱仍被有效地平息。逃亡的贵族越少,获得宽恕的重要贵族就越多,他们反思自省,回到了宫廷。对威廉而言,他想充分利用这次胜利,迅速着手强化个人权力。在中世纪时期,宣誓是一种有力的方式。或许是依稀想起了当年圣诞仪式上的父亲,威廉在他获胜的地方附近举办了“和平会议”。这是一次室外会议,奥恩河岸堆满了叛军的尸体,有效地向贵族们展示了公爵的实力。威廉派出所有手下,全程参与会议。教士们肃穆地将附近修道院的宝贵遗骸搬走,贵族们聚集一堂,宣誓尊重和平。

这是一项重大的成就。作为纪念,威廉在这里修建了一座致力于维护和平的小教堂。

年轻的公爵完全有理由骄傲。尽管年仅20岁,他在充满磨难的童年中做到了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功地生存下来,并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无视法律的内讧局面并未完全结束,仍然有人把他视作可以控制的棋子,但威廉已经在稳定公国局面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此时,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开始考虑婚姻大事,以确保诺曼底王朝的未来。

中世纪的权贵婚姻是由他人选定的政治联姻,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不会考虑个人感情的因素,但威廉拥有难得的自主权。他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的地位不足以施加任何影响,谋臣们要么和他同龄、要么已经失去信任并遭到罢免。那个时代他是为数不多可以自己选择妻子的统治者。威廉决定接受教会的制裁,避免重蹈父亲的覆辙。

如果威廉为爱结婚,他也可以足够务实,将其转变成政治优势。经过一番搜寻,他看上了邻邦佛兰德斯公爵美丽的女儿、法王的侄女——玛蒂尔达15。这绝对是令人激动的联姻。她与威廉年龄相仿,自身实力强大,显然二人会一生忠于彼此。威廉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诺曼底公爵:他没有情妇,也没有私生子。

然而,二人成婚之前遇到了一个潜在的问题。威廉和玛蒂尔达是五代表亲,但教皇禁止七代以内近亲通婚。此外,玛蒂尔达的母亲被发现曾与威廉的叔父订婚。尽管二人最终没有成婚,但仍被视作违反近亲通婚的规则。

这些问题在中世纪普遍存在。由于婚姻通常在同一阶层成员之间订立,因此各皇室之间的关系并不复杂;几乎所有皇室成员彼此都有血亲关系,所以多数时候大家对此都客气地视而不见,除非出于政治原因做出反对。

然而,教皇利奥九世有许多理由给诺曼人制造困难。作为第一位伟大的改革派教皇,他认为统治者应成为民众的榜样,但诺曼底因其神职人员的恶行而声名狼藉。除了买卖圣职的猖獗,这些世俗的神职人员完全不尊重自己的牧区。诺曼人的暴行激发了源源不断的抱怨,也引起了教皇的注意。出于个人原因,教皇也不能视而不见。

一方面,教皇要依靠德意志皇帝16亨利三世的支持,而当时亨利与玛蒂尔达的父亲产生了争端。更重要的是,对教皇而言,抵达意大利的诺曼雇佣军日渐成为一个大麻烦。这支雇佣军由残暴的汉弗莱·吉斯卡尔(Humphrey Guiscard)和罗伯特·吉斯卡尔兄弟领军,实力与日俱增,引起了所有人的担忧,甚至连教皇都准备亲自带领一支盟军将其逐出意大利。因此,当威廉要求教皇同意这桩婚事时,教皇却召集委员会议谴责买卖圣职的行为——显然是表明不同意。

当然,诺曼底大多数主教都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几乎都违反了教会规定,拥有情妇、言行失检,不愿意面对教会的谴责。参加会议的主教将坏消息带回诺曼底:教皇明令禁止这桩婚事。

但威廉继续准备婚事,并于次年举办私人仪式与玛蒂尔达成婚。他没等多久,政治风向已然转变。汉弗莱和罗伯特兄弟击溃了教皇的大军,俘虏了教皇。一年后利奥去世,继位的教皇认为与诺曼人讲和是更为明智的决定。威廉承诺修建两座教堂和一些慈善机构,作为交换教皇正式同意了这桩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