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风歌(三十一)太上皇帝(第2/3页)

第四件事也是我们讲过的,叫“未央夸富”,就是萧何给刘邦建造了一个非常富丽堂皇的未央宫,建成以后,刘邦在未央宫宴请诸侯王和所有的列侯大臣。宴请的时候刘邦十分得意,对着他爹讲了一番话,这番话非常有名,这番话是这样说的,“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刘邦端着酒给他爹敬酒,然后就说,当初你总觉得我不如我二哥能置产业,现在你看看,我的产业和我二哥的产业比一比,到底谁的家产多?然后大臣们都高喊万岁,哈哈大笑,这就是所谓的未央宫夸富这件事。这件事就涉及到了两种评价,一种评价认为刘邦这是夸富,是炫耀自己,另一种意见认为刘邦是嘲讽太公,那这里边到底是炫耀还是嘲讽呢?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呢?这就有问题了,如果是炫耀可以理解,如果是嘲讽,这就有不敬的因素了。这件事情是个很重要的事情,理解的人不同,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听众们也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始大人常以臣无赖”,这个“无赖”可不是我们今天无赖的意思,今天我们的“无赖”就是赖皮的意思,流氓赖皮的意思,古人的无赖就是你不能创收,不能挣钱叫无赖。当初你觉得我不能挣钱,你觉得二哥能挣钱,现在你看看,是他挣得多是我挣得多?

画外音:

未央夸富这件事成了一个佐证,被后人拿来作为刘邦和父亲关系不好的有力证据,并由此得出了一个结论,刘邦不尊重父亲,然而在这个问题上王立群先生却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在王立群先生看来刘邦和父亲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呢?未央宫夸富刘邦的本意究竟是炫耀还是对父亲的讽刺呢?

王立群:

我觉得这里边炫耀的成分是主要的,这几句话《史记》还有一处也记载了,不光是在传记中间记载了,就是《高祖本纪》中间记载了,而且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中间也有一个记载,但是这个表中的记载和这个本纪的记载有一点不同,我把表的记载给大家读一读,他这样说的,“未央宫成,置酒前殿,太上皇辇上坐,帝奉玉上寿,曰,始常以臣不如仲力,今臣功孰与仲多,太上皇大笑,殿上称万岁”。《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中间记载这个事情比《高祖本纪》多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太上皇辇上坐,就是太上皇坐在一个豪华车里,辇是人拉的车,人拉车叫辇,就是坐在车上。而且这个话说完以后,这个表中间记了一句话是太上皇大笑,刘邦他爹还笑了,那至少说他爹不觉得他儿子的话是讽刺他,他要认为他儿子是讽刺他,他笑不出来了,除非他爹傻了,他儿子讽刺他他都听不出来在那笑。所以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应当是夸富,是炫耀,不是嘲讽。

第五件事营造新丰,这个记载不是《史记》的记载,是有一本书叫《西京杂记》,那么这个记载记载一个什么事呢?刘邦当了皇帝以后把他爹接过来了,住在大宫殿里,房子比原来好得多,但是太上皇就是不高兴,天天闷闷不乐。刘邦就派人去打听,他老爸换了这么一个那可不是三居室四居室了,那不知道是几居室的宫殿,住了那么好的房子还不高兴,为什么?这老头就说话了,这就是他爹的真话了,不是像前面见刘邦表演的那一套了,这是他自己的话,他说我从小以来活到这么大,我和谁在一块儿玩儿呢?和一些屠贩少年,什么叫屠贩少年呢?就和一些卖肉的、卖菜的、卖饼的,和这些人在一块儿玩耍,玩什么呢?讲了八个字,叫“酤酒卖饼,鬭鸡蹴鞠”,说这老头平时最喜欢的是什么呢?打酒,卖酒,卖饼,然后是斗鸡,玩斗鸡,蹴鞠,蹴鞠就是踢球。你现在一搬到宫殿里来了,这些全没了,所以老头住得再好也不高兴。刘邦一听说那好办,按照他的老家丰邑的原貌划了一块地方,照着那个原貌造了一座新的城,这个新城的规模样式和他老家那个样式完全一样。不但完全一样,还把他老家的人全搬过来,这男女老少一搬过来,马上都认出来哪一间房子是我们家的房,说明两地一个在今天的江苏,一个在陕西,两地造的房子完全一样,搬来的人各自都认各自的家。更神奇的是,不但把人带过来了,原来在家里养的狗,养的鸡,养的鸭,养的羊都搬过来,连这些牲畜、家畜也都认得自己的家在哪儿,这就叫皇帝。这老头一看乐了,所以太公就生活在这么一个环境中间。那个地方叫丰邑,这个地方叫什么呢?后来改名叫新丰,你要这样看刘邦对他爹怎么样,应当说不错。

高帝十年七月,太上皇驾崩,太上皇死了以后葬在万年,万年是当时的县,就是今天的西安,西安现在扩大了,把万年包括进去了。到了八月刘邦下令,所有的诸侯王在自己的诸侯国的国都都要修建太上皇庙,而且刘邦在安葬他父亲太上皇的时候还下令,所有栎阳的死刑犯以下的,死刑犯不能赦免,死刑犯以下的罪犯一律免罪,因为为太上皇下葬。六件事大家看一看,应当说刘邦对他父亲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历史上人们不认这个账,很多人写文章批刘邦,说刘邦是尊母不尊父。最明显的是明代有一个文人叫张萱,张萱这个人就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汉高祖尊母不尊父》,就批评刘邦尊母不尊父,什么理由呢?张萱讲了四条理由,第一说刘邦在山东定陶当皇帝的当天,他自己当了皇帝的当天,他还做了几件事,哪几件事呢?第一封吕后为皇后,封他的嫡子刘盈为皇太子,还尊他已故的母亲为昭灵夫人,这叫封皇后,封太子,不封太公,连他已经死去的母亲都封了,没他爹的事。人家说他尊母不尊父这是一个例子,你看母亲封了,而且母亲已经故去了封昭灵夫人,父亲还活着不封。第二件事,高帝六年封兄弟,封儿子,不封太公,这个我们讲过了,上集讲过了确有其事。第三未央宫夸富,让他的老爸很没面子,虽然是炫耀,但是这个炫耀当着那么多诸侯王和大臣的面,这种炫耀至少让人家对他爹有一个看法,说他爹眼拙,看不出来哪个儿子将来能置产业,光喜欢老二,你看老二能置多少?我能挣多少?这三条都有一定的道理。这个张萱还列了个第四条,这第四条没有道理了,说太上皇本来是封那个已经死去的人的,你现在拿来封活人,这叫大不敬,这个说法是没有道理的,但前三条都有一定的道理。所以刘邦和他父亲的关系在历史上人们是有争议的,我们也很奇怪的就是,刘邦为什么在自己即位的时候封了皇后封了太子,封了已故的母亲,不封他父亲;汉六年封了儿子,封了兄弟,封了侄子,不封他父亲,一直等到那个太公家令导演了那一出戏以后他才封,不知道是什么道理。